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天長市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碩果累累

釜山水庫水天一色

高郵湖堤防

安徽省天長市實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以來,按照“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思路,以治理的薄弱環節為突破口,加快解決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問題,全面提升了小型水利工程的保障能力和管理水準。

農田水利建設實現新跨越。 2013年以來,天長市累計完成小型水利工程7634處,其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37座、小泵站更新改造220座17942千瓦、小型水閘除險加固22座、中小灌區改造16個21.4萬畝、塘壩擴挖6869口、整治河溝343條、末級渠系改造31處40萬畝,堤防加固17處51.5公里、其他面上工程79處,完成土石方6155萬方,累計投入資金達9.52億元,新增灌溉面積12.4萬畝,改善灌溉面積49萬畝,為全市糧食增產、農業豐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產權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 一是規範頒證,完善登記台賬。 在頒發小型水利工程“兩證”(所有權證和使用權證)過程中,注重抓好“登記造冊、分類定性、明確權屬、核發證書、整理歸檔、建立機制”等六項流程。 累計頒發“兩證”6423套,簽訂小型水利工程管護責任書6423份。 二是試點探索,推進物業化管護.積極籌建安徽省首家鄉鎮級水資源資訊化監管中心,通過試點探索、穩步推進,全面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物業化管理新機制,達到服務於民、以水養水、管養分離的目的。

三是權屬交易,將“資產變資金”。 出臺《天長市農村產權交易管理辦法》和《天長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建立小型水利工程權屬交易平臺,將農村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權抵押貸款增加為一項信貸產品,開展抵押貸款工作,調動農村廣大群眾參與投入水利建設的積極性,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打通“末梢神經” 迎來新期待。 編制完成了《天長市農田水利專項規劃(2018-2022年)》,計畫將天長市未治理的農田灌排區全部治理一遍,打通灌區“末梢神經”,徹底解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最後一公里”問題。 《規劃》重點實施小型水源工程、渠系工程、節水灌溉及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農田排水工程和圩區和窪地防洪排澇工程等五類工程項目。

專案覆蓋天長市15個鎮(街道)123個行政村,計畫總投資21.56億元,按輕重緩急,分年實施。 到2022年,基本構建成穩妥可靠的防洪減災安全體系、節水高效的供水安全體系、生態良好的水環境安全體系和協調發展的水利產業安全體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