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雅言傳文明 經典潤人生——安慶市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有聲有色

近年來, 安慶市大力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使傳統文化教育得到青少年學生的呼應, 與社會、與時代產生共鳴。

春節期間, 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火爆。 安慶市初中生葉飛, 是在《中國詩詞大會》百人團中脫穎而出的年齡最小的選手。 從詩詞大會回來後, “飛花令”就成了他和同學們的新遊戲。

一場詩詞大會, 讓孩子們產生濃厚興趣, 如何讓孩子們的喜愛不是一陣風, 讓傳統文化真正能長久地在孩子們心中紮住根?老師們說, 這要打一場“保衛戰”。

(老師汪瓊同期聲)周圍的事都是浮躁的, 都是喧囂的, 所以我們經常說我們在進行一場看不見的保衛戰,

我們要把他們回到那種安靜的、專注的、沉思的生活方式當中。 用什麼來, 我們靠閱讀的力量。

相信傳統文化魅力的汪瓊老師, 幾年前就開始推行傳統文化教育, 但一開始卻並不順利。

(大觀區十裡中心學校小學老師汪瓊同期聲)我會帶學生去讀很多詩詞, 會帶學生參加各種活動, 家長是很現實的, 他要成績的, 雖然他也知道你為孩子好, 他希望你既為孩子好, 又能取得成績, 要兼顧。

苦惱中, 汪瓊老師得到學校的支持。

(大觀區十裡中心學校小學老師汪瓊同期聲)我就碰到我的吳校長, 我說這一次考試, 考的不太好, 我挺難過的, 他說那有什麼, 這都是暫時的, 你路是對的, 你的方向是對的,

你就堅持下去, 他說日久就會見效果。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古詩詞的教學, 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的認知、習慣、品行。

(家長張雲同期聲)發現我們的孩子主動學習了, 都不用催著寫作業了, 有一天問他, 他竟然說, 少年智則國智, 哎呀, 我們特別欣喜。

近年來, 安慶市將傳統文化逐步納入課程體系, 各中小學堅持每週一節誦讀經典課。

(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長方敏同期聲)我市的做法就是內外兼修, 修內就是讓我們廣大師生真正的認識到, 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 從根本上堅定學習和傳承優秀文化的信心。 修外就是我們健全制度, 完善措施, 切實的把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 落實到課本上, 落實到課堂上,

也落實到我們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上。

安慶廣播電視臺記者江源, 特約記者高慶甯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