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嗨哩文旅丨歌聲響起,世界回到洪荒

圖文…行者老杆

編輯…《嗨哩蹦蹦新媒體》

時間…2017.03.20

來到恒河邊上的帕爾馬特•尼克坦門, 已經是日落時分。 門外就是每天唱誦的地方。 恒河誦唱, 由帕爾馬特•尼克坦靜修院組織。 這座古老的靜修院不簡單, 占地寬, 格局大, 寺廟群外, 辦有住宿學校, 瑜伽中心, 印醫醫院, 還有座專門收留牛的牛廄。

印度教的世界, 牛是神聖的, 又都是無主的, 處在自生自滅的流浪狀態。 建牛廄收留病牛, 提供救治, 是很積德的善行。 實現了憲政民主的古老國家, 牛無差別地普遍神聖, 人有種姓尊卑分三六九等, 想來很有意思。

帕爾馬特•尼克坦門後, 是座小廣場。 西面是鐘樓, 東面是神猴哈努曼的塑像。 哈奴曼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裡的一隻猴子, 有四張臉, 八隻手, 豐功偉績是大戰羅刹惡魔羅波那, 解救美女悉多。 悉多是阿逾陀國王子羅摩的妃子, 顏值爆棚, 被楞伽城十頭魔王羅波那用計劫走。 羅摩外出尋妻, 途中助猴王須羯哩婆奪得王位。 猴王派手下大將哈努曼, 跟隨羅摩國王完成救妻大業。

哈奴曼本領高強, 能騰雲駕霧, 且勇敢機敏。 他火燒楞伽宮, 盜仙草, 幫助羅摩戰勝魔王, 成功救出悉多。 國內有學者考證說, 《西遊記》裡的孫大師兄, 原型就是神猴哈奴曼, 引發口水一地。 兩位神猴之間, 也許有前啟後承, 也許幾杆子打不著, 不管怎麼樣, 在印度神話體系裡, 哈奴曼的地位很是高山仰止, 在印度和印度文化影響所及的東南亞地區, 備受尊崇。 地位之崇高, 遠非取經歸來獲封鬥戰勝佛的大師兄可比。

巨型哈努曼塑像, 在印度隨地可見。 最所向無敵的兩尊, 在新德里。 一尊聳立群廟之間, 有五六層樓那麼高, 頂天立地, 舍我其誰。 另外一尊屹立高架路邊, 高架路看來也有四五層樓高, 來往穿梭的車子, 就在神猴的腰間走過。 相比之下,

人類社會的帝王將相, 聖賢志士, 塑像能有多大?真不可同日而語。

五點整, 靜修院學員出現在廣場, 按部就班, 有條不紊地擺設各種設備, 在臺階上坐定, 在導師的帶領下, 開始誦唱。

伴奏的樂器,有笛子、手鈴跟鐃鈸,主樂器是西塔琴跟塔布拉手鼓。西塔琴的形狀構造很有趣,有點像吉他,共鳴箱是葫蓋,頸部比吉他長,弦分兩層,上層7根,下層11根持續共鳴弦。記不起哪年哪月了,聽過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唱片轉的MP3,曲名Tanamana,身與心的意思。西塔琴、薩羅達琴還有塔布拉手鼓組成主樂器,儘管結合了電子鍵盤和合成器的現代音樂元素,古印度音樂韻味中的古雅、優美和精緻,依然演繹得淋漓盡致。

恒河誦唱源遠流長,始於遠古時代,到底何年何月,想必印度人自己也說不清楚。古老世界的嗚噎在琴弦間流淌,時虛時幻,氣若遊絲。塔布拉手鼓時急時緩,震撼人心。恒河上空,晚霞絢麗多彩,如詩如畫。委婉反復,如泣如訴的頌歌聲中,修行者走下河岸,緩步走進水中。黝黑的皮膚,在霞光裡變成古銅色。他們把銅壺舉過頭頂,恒河聖水傾泄而下。遠在他們的身後,仿佛清晰看到河水流過他們深陷的眼窩,淌下臉龐,滴落在歲月風霜摧殘的肌膚。

唱誦持續近一個小時,天黑下來時,岸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不斷有人走進河裡,其他人坐在臺階上,安靜聆聽,拍手和應。夜幕降臨,誦唱落下最後一個音符,祭河儀式開始了。廣場上的擴音器響起祭祀樂曲,三位身穿黃色袍子的祭司,舉著火燈,緩步朝河邊走去。

唱頌跟祭河,是敬拜濕婆神的儀式。印度教的神靈體系,有梵天 (Brahma) 、 毗濕奴 (Vishnu) 和濕婆(Shiva)三大主神。三位至尊各有分工,梵天創造宇宙,毗濕奴保護宇宙,瑜伽的創造者濕婆,終將摧毀宇宙。唱頌是對神靈的讚美,唱誦者和聆聽的人,心靈得到洗滌。作為無神論者,活在無限理性與實用主義世界裡的我們,恐怕難以理解,難以體會信仰者得到的平和、快樂和靈性的喜悅。

此刻,想起曾造訪此地的約翰•列儂,仿佛更深地體會他在瑞詩凱詩寫下的那首《印度》,體會他坐靜明道的一刻,對生命的感知和淡淡的詩情。

印度,印度,領我進入你的心田

掀開你古老的神秘

我在尋覓一個謎底

我知道我永遠不會在這裡找到

它將出現在我意識的深淵……

年輕的祭司手持火燈,站在水邊,面對漸入夜色的恒河,不停舞動,召喚冥冥中的神靈。人群躁動起來,爭先恐後朝水邊擠過去,只要能接過火燈,拿在手上,哪怕只是幾秒鐘,哪怕只是摸一下,就是無比的幸福和滿足。浪濤般洶湧的人群裡,燃燒的火燈照亮一張熟悉的臉。恰瑪律!那位把我們帶到瑞詩凱詩的引路人!那張黢黑的,鮮明刻畫種姓特徵的達羅毗荼人的臉,讓我猛然想起他的名字,朝他大聲呼喊。他沒有聽到我的喊聲,沒有轉過頭來,依然在人海裡掙扎。我見到他的最後一眼,是他在人潮裡起伏的模糊身影,像離棄了塵世,擺脫輪回的靈魂,奮力朝火光撲去……

行者老杆,環球旅行者,歷年以背包、騎行與自駕方式走過160多個國家與地區,本文選自他的遊記《行走印度》。

「本文完」

最後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小夥伴兒覺得還有點用別忘了訂閱、轉發、收藏哦?!哈哈……

【嗨哩蹦蹦新媒體】致力於打造“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行專屬社群。

伴奏的樂器,有笛子、手鈴跟鐃鈸,主樂器是西塔琴跟塔布拉手鼓。西塔琴的形狀構造很有趣,有點像吉他,共鳴箱是葫蓋,頸部比吉他長,弦分兩層,上層7根,下層11根持續共鳴弦。記不起哪年哪月了,聽過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唱片轉的MP3,曲名Tanamana,身與心的意思。西塔琴、薩羅達琴還有塔布拉手鼓組成主樂器,儘管結合了電子鍵盤和合成器的現代音樂元素,古印度音樂韻味中的古雅、優美和精緻,依然演繹得淋漓盡致。

恒河誦唱源遠流長,始於遠古時代,到底何年何月,想必印度人自己也說不清楚。古老世界的嗚噎在琴弦間流淌,時虛時幻,氣若遊絲。塔布拉手鼓時急時緩,震撼人心。恒河上空,晚霞絢麗多彩,如詩如畫。委婉反復,如泣如訴的頌歌聲中,修行者走下河岸,緩步走進水中。黝黑的皮膚,在霞光裡變成古銅色。他們把銅壺舉過頭頂,恒河聖水傾泄而下。遠在他們的身後,仿佛清晰看到河水流過他們深陷的眼窩,淌下臉龐,滴落在歲月風霜摧殘的肌膚。

唱誦持續近一個小時,天黑下來時,岸邊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不斷有人走進河裡,其他人坐在臺階上,安靜聆聽,拍手和應。夜幕降臨,誦唱落下最後一個音符,祭河儀式開始了。廣場上的擴音器響起祭祀樂曲,三位身穿黃色袍子的祭司,舉著火燈,緩步朝河邊走去。

唱頌跟祭河,是敬拜濕婆神的儀式。印度教的神靈體系,有梵天 (Brahma) 、 毗濕奴 (Vishnu) 和濕婆(Shiva)三大主神。三位至尊各有分工,梵天創造宇宙,毗濕奴保護宇宙,瑜伽的創造者濕婆,終將摧毀宇宙。唱頌是對神靈的讚美,唱誦者和聆聽的人,心靈得到洗滌。作為無神論者,活在無限理性與實用主義世界裡的我們,恐怕難以理解,難以體會信仰者得到的平和、快樂和靈性的喜悅。

此刻,想起曾造訪此地的約翰•列儂,仿佛更深地體會他在瑞詩凱詩寫下的那首《印度》,體會他坐靜明道的一刻,對生命的感知和淡淡的詩情。

印度,印度,領我進入你的心田

掀開你古老的神秘

我在尋覓一個謎底

我知道我永遠不會在這裡找到

它將出現在我意識的深淵……

年輕的祭司手持火燈,站在水邊,面對漸入夜色的恒河,不停舞動,召喚冥冥中的神靈。人群躁動起來,爭先恐後朝水邊擠過去,只要能接過火燈,拿在手上,哪怕只是幾秒鐘,哪怕只是摸一下,就是無比的幸福和滿足。浪濤般洶湧的人群裡,燃燒的火燈照亮一張熟悉的臉。恰瑪律!那位把我們帶到瑞詩凱詩的引路人!那張黢黑的,鮮明刻畫種姓特徵的達羅毗荼人的臉,讓我猛然想起他的名字,朝他大聲呼喊。他沒有聽到我的喊聲,沒有轉過頭來,依然在人海裡掙扎。我見到他的最後一眼,是他在人潮裡起伏的模糊身影,像離棄了塵世,擺脫輪回的靈魂,奮力朝火光撲去……

行者老杆,環球旅行者,歷年以背包、騎行與自駕方式走過160多個國家與地區,本文選自他的遊記《行走印度》。

「本文完」

最後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小夥伴兒覺得還有點用別忘了訂閱、轉發、收藏哦?!哈哈……

【嗨哩蹦蹦新媒體】致力於打造“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行專屬社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