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倪惠英:必須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傳統文化

倪惠英。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肖雄 攝

代表委員這五年

為支持民營劇團, 她四處奔走;為推動戲劇進校園, 她堅持多年;為普及傳統文化,

她把戲劇身段與體育結合創作“粵韻操”……

作為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廣東省文聯副主席, 倪惠英還有一個身份是連任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 “當人大代表讓我把眼界從對戲劇的熱愛提升到從全社會的角度來關注和建設。 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履職能力, 傳遞群眾的聲音。 ”她說。

“我們應該有這樣一種文化自覺”

“對我來說, 粵劇是我的終身事業, 會在不同的年齡段作出自己不同的努力。 ”對於14歲開始表演生涯的倪惠英來說, 如今年過六十的她不僅依然活躍在舞臺上, 還通過自己的影響, 推動戲劇藝術和傳統文化走向更廣闊的大眾。

倪惠英說:“我們應該有這樣一種自覺和自信, 我們中國戲劇藝術在當今世界各種藝術中是極具魅力的。

我們正處於現代時尚文化和傳統藝術碰撞的歷史階段, 堅守傳統文化必須要讓更多的年輕人認識它。 ”

“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粵劇, 這是我最大的滿足。 ”她表示, 要重視傳統戲劇的挖掘保護, 利用資訊化、數位化方式將經典劇碼記錄整理, 甚至可以編成教科書。

推動劇場舞臺向老百姓低價開放

今年, 倪惠英帶來了“劇場舞臺要向老百姓低價開放”的建議。 “我國文化設施建設投入了很多, 但很多城市大部分的劇場使用率不到50%。 同時很多民間劇團遍佈城鄉各地, 老百姓學了才藝也需要表演的平臺, 但由於劇場租金很高, 他們消費不起”。

倪惠英說, 政府應該制定政策, 充分用好社會資源。 比如推動劇場拿出一定舞臺排期向民間免費或低價開放。

“有這樣的舞臺, 老百姓很開心很認真, 對他們水準的提高會有幫助, 對我們的文化藝術發展也有很大幫助。 ”她說。

倪惠英呼籲政府出臺政策扶持民營劇團。 她說, 旮旯的、邊遠的地方都需要藝術, 很多時候專業劇團不會去, 民間劇團在滿足老百姓文化需求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只要走進去, 一定能把你征服”

“我從藝47年了, 一直在一線, 舞臺演出超過5000場。 觀眾的需求喜好在變, 戲劇的生存和發展天天都要面對啊。 ”談到如何振興傳統文化, 倪惠英表示, 社會發展有高有低, 低潮的時候怎樣去應對和堅守, 怎樣去闖過難關, 唯有創新。

“傳統藝術在繼承的時候也要有揚棄, 如果人們在茶餘飯後都不願提起,

那肯定是死水一潭。 當年《花月影》的出現, 就是通過創新而 一石激起千層浪 。 ”倪惠英以自己作品為例表示:“我們大膽革新, 把交響樂等現代音樂和武術等表演手段吸收融入到傳統粵劇中, 被很多專家看作是 社會轉型期的代表作 。 ”

“我自己最滿意的是這為粵劇開闢了一批新的觀眾群。 所以說, 只要你走進去, 一定能把你征服。 ”她莞爾一笑。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肖文舸

實習生 章瑞容

(原標題:必須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傳統文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