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洪雅:“柔性引才”為綠色發展聚智蓄力

眉山網記者 邱文清 陳燕利

如何有效化解西部縣域發展人才總量偏小、專業人才儲備不足, 特別是高端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的現實困境?洪雅縣創新人才引進模式,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借力區外高端專業人才為縣域綠色生態發展注入新活力。

2007年通過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驗收;2010年成為全省首批省級生態縣, 2015年通過驗收成為國家級生態縣;2016年榮獲“中國生態文明獎”榮譽稱號……

有著豐富生態自然資源的洪雅在高起點定位、高規格謀劃、高品質打造綠色生態及休閒度假體驗旅遊和森林康養產業中,

生態旅遊、城市規劃、醫療康養等領域高端人才不足成為其“短板”。 洪雅該如何適應新常態, 把握新要求, 破解發展“瓶頸”?

政府主導

形成人才彙聚強磁場

專注學校教學科研、謀劃洪雅旅遊發展, 從2016年7月開始, 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旅遊管理專業和文化遺產與旅遊開發專業“雙料”博導楊振之都是在這兩項工作上“跨界”打轉。

楊振之的另一重身份是洪雅縣旅遊發展顧問。 洪雅縣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 楊教授是該縣出臺“柔性引才”辦法後聘請的“旅遊發展顧問團”主要成員之一。 作為洪雅“柔性引才”不可或缺的“招數”之一, 效果明顯:顧問團指導全縣80%鄉鎮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 並助力洪雅成為全國第19個、四川省唯一一個綠色發展工作突出單位,

榮獲“中國生態文明獎”。

“落腳不必落戶, 引智不必養人。 ”洪雅的“柔性引才”辦法突破地域、戶籍、身份、檔案、年齡、人事關係等政策性限制, 在不改變戶籍(國籍)以及與原單位人事關係的前提下, “不求所有, 但求所用”, 重點引進旅遊業、城市規劃、生態文明等符合當地產業方向、帶動突破關鍵環節的戰略型和創新型領軍人才。

生活、經濟、政治上“三管齊下”, 保證引進人才“舒心、順心、安心、留心”。 該縣為聘期在1年以上的高層次人才辦理“洪雅縣引進人才VIP卡”, 可享受域內景區免費游、優先就診、優惠買房、子女入學優先擇校等優惠待遇。 充分發揮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雙重積極性, 把對人才的事前評估資助改為事後績效激勵,

對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4—8萬元獎勵;對年度考核優秀的引進人才, 單獨給予年終一次性1萬元獎勵。 同時, 洪雅縣委、縣政府還定期向引進人才回饋通報全縣工作成效、階段發展成果、產業發展進度, 讓引進人才共用發展成果和榮譽。 2016年引進的中國地質大學碩士研究生張恒月說, “縣委、縣政府為引進人才提供強有力保障, 注重人才全方位發展提升上‘絕對捨得’的態度, 讓我們以生態洪雅為家, 以服務洪雅為榮。 ”

築巢引得金鳳來。 洪雅的“柔性引才”政策和真誠“留才用才”的姿態, 引起了國內外專家關注。 “柔性引才”與“剛性引進”相融相促, 互聯互動。 僅2016年, 該縣就“柔性”引進各類人才79名, 其中教授級專家學者10名、碩士以上高學歷人才21名、其他高層次人才48名。

繼去年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3名碩士研究生簽約助力洪雅旅遊發展後, 今年1月,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中山大學和上海交大等名校的13名碩士研究生也已簽訂了來洪雅工作的意向協議。

用好用活

實現引才聚智新突破

自2016年10月起, 四川省川菜老師傅傳統技藝研習會的烹飪大師陳廣生就多次往返于成都與瓦屋山之間。 和陳廣生一樣, 百名來自該研習會的烹飪大師與瓦屋山農家樂業主認親結對, 説明其餐飲層次從農家樂到經典川菜的提升。

“陳老師現在快成半個瓦屋山人了。 ”瓦屋山農家樂業主楊啟洪說, 從旅遊經營到管理, 從服務技能指導到培訓, 只要遇到難題或疑惑,

老師們都能及時趕來給予幫助解決。

“不求常在, 但求常來, 老師們的這種工作方式對於農家樂業主而言很實用。 ”洪雅縣旅遊局負責人介紹, 截至目前, 烹飪大師已為洪雅開展旅遊經營管理和服務技能培訓500餘人次, 使本土餐飲旅遊人才技能得到極大提升, 帶動周邊農家樂增收超過2000萬元以上。

“不拘一格, 用好用活。 ”洪雅縣樹立開放共用、開明合作、開門納智理念, 將高層次人才才智嫁接到重點專案、重點產業。 靈活採用“顧問指導”、“短期兼職”、“專案引進”和“邀請考察”指導等方式, 邀請、組織高端專業人才從戰略諮詢、發展規劃、產業升級等方面專題研究、參與論證, 提供智力支持。 “世遺之父”、“古城衛士”同濟大學阮儀三教授受聘關注洪雅歷史文化, 為古鎮保護利用“把脈問診”。簽約城市規劃專家同濟大學教授胡汀、重慶大學教授王輝,幫助編制的城市建設總規被列為全國典範。邀請宋城演藝、中青旅等國內上市旅遊公司一流規劃設計師現場勘查論證瓦屋山景區整體開發打造,提出意見建議10餘條。舉辦“中國旅遊發展北京對話·眉山七裡坪峰會”,現場簽約9名專家教授為洪雅生態康養旅遊“代言”、“發聲”,提升了洪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拓寬視野引、靈活方式用、保障待遇留,縣域外高端人才如“鯰魚”一樣啟動本土各類人才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動。參與郭亙榮教授瓦屋山總體規劃服務協調的洪雅縣規劃建設局設計室主任王宇說:“自己不僅在森林保護、文化內涵、森林體驗、森林康養、自然環境教育等方面理念、視野觸動很大,在規劃設計專業水準上也得到明顯提升。”瓦屋山投資公司借鑒上海建工集團入駐瓦屋山景區專業規範的現場施工管理經驗,景區建設速度明顯加快,創造了全縣爭相學習的“瓦屋山速度”。

“既緩解了人才壓力,啟動了本土人才資源,又使人才優勢迅速轉化為經濟發展成效,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洪雅縣委書記陽運良評價。截至2016年年底,洪雅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5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5.8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4%、13%。

為古鎮保護利用“把脈問診”。簽約城市規劃專家同濟大學教授胡汀、重慶大學教授王輝,幫助編制的城市建設總規被列為全國典範。邀請宋城演藝、中青旅等國內上市旅遊公司一流規劃設計師現場勘查論證瓦屋山景區整體開發打造,提出意見建議10餘條。舉辦“中國旅遊發展北京對話·眉山七裡坪峰會”,現場簽約9名專家教授為洪雅生態康養旅遊“代言”、“發聲”,提升了洪雅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拓寬視野引、靈活方式用、保障待遇留,縣域外高端人才如“鯰魚”一樣啟動本土各類人才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動。參與郭亙榮教授瓦屋山總體規劃服務協調的洪雅縣規劃建設局設計室主任王宇說:“自己不僅在森林保護、文化內涵、森林體驗、森林康養、自然環境教育等方面理念、視野觸動很大,在規劃設計專業水準上也得到明顯提升。”瓦屋山投資公司借鑒上海建工集團入駐瓦屋山景區專業規範的現場施工管理經驗,景區建設速度明顯加快,創造了全縣爭相學習的“瓦屋山速度”。

“既緩解了人才壓力,啟動了本土人才資源,又使人才優勢迅速轉化為經濟發展成效,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洪雅縣委書記陽運良評價。截至2016年年底,洪雅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8.5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5.8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4%、1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