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假新聞氾濫應該責怪社交網路嗎?不,它只說明人們有多麼著急想讀懂這個世界【好奇心日報】

亞瑟·亞瑟拉夫在《大馬士革的理髮師》, 水手稱美國“反叛者”被英國軍隊所擊敗。 此後, 享有倫敦新聞中心美譽的勞埃德咖啡館(Lloyd’s cafe)便張貼出了佈告。

霍拉斯·沃波爾(Horace Walpole)描述了當年謠言的傳播過程:“鐘聲大作, 槍炮齊名, 為的就是確認這一消息的真偽。 最終人們才知道,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假消息。 ”

宗教文化中, 新聞一直以來都被視為一種形式的預言。 基督教認為, 《福音書》就代表了“好消息”。 在伊斯蘭教的傳統文化中, 新聞(naba)與預言(nubuwwa)具有相似的詞源。 不過, 不僅僅是有信仰的人才認同這種邏輯:從本質來看, 似乎只有最新的消息才有能力幫我們理解未來。 金融領域的預測背後也隱藏著類似的邏輯, 因為最新的發展才最有可能影響明天的市場變化。 受這種理念影響, 人們才會根據最新動態大量買進賣出。 最有影響力的新聞往往是那些蘊含著説明我們預測未來資訊的新聞。

整體來看, 上述所有例證表明新聞就是個混亂的過程。 它在不同傳播媒介中“跳轉”, 還能輕易在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中切換。 我不是說現代媒體技術的變更沒有對新聞的定義或者重要性產生任何作用。 事實上, 技術更新的確改變了我們對新聞功能的期待, 也改變了我們對新聞速度的憧憬。 曾幾何時, 人們要花一天時間才能將新聞登上報紙;時光穿梭, 人們要花一小時時間才能讓新聞登陸有線電視;反觀當下, Facebook 上每分鐘都在傳播各種新聞。 麥克盧漢的觀點並非百分百錯誤。 但是任何一種媒介形式都是更廣闊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 而我們則在這個生態系統中貪婪的“吞食”來自多種不同管道的新聞。

任何單一形式的新聞媒介都不能徹底改變我們與時間的關係。

人們認為時間是線性且扁平的, 但新聞的複雜性對這一想法產生衝擊。 經歷過 2015 年的恐怖襲擊後, 我每次想到十八世紀的巴黎就會產生一種奇怪的感覺:我懸浮在不同的時間觀念中。 恐怖襲擊發生之初, 我覺得一切都是全新且混亂的。 另一方面, 閱讀歷史讓我發現數個世紀前人們也和我有同樣的感觸。 面對當下, 飛快流逝的時間令我緊張震驚;回顧過去, 悠長緩慢的時間則輕柔的在身邊流淌。 面對讓我坐立不安的事件時, 我選擇投奔過去, 希望那種放空能幫我找到理清現在處境的蛛絲馬跡。 這些線索反過來又能幫我弄清楚未來可能發生什麼,

也就是所謂的利用歷史推測未來。 對於新聞的定義而言, 所有這些反應都不可或缺。

因為虛假新聞而指責任何一種技術都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現實中, 新聞從來都不是塵埃落定或者穩定不動的。 如麥克盧漢一樣, 很多人試圖按照媒介類型將歷史安放在一個排列整齊的發展序列之中。 實際上, 這個過程與新聞產生的過程如出一轍:兩者都想要整理時間, 以便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給自己找到一席落腳之地。 目前, 人們對虛假新聞的恐慌並沒有太多反映出社交媒體在分享資訊過程中的作用。 相反這種情緒表明身邊的世界在以一種難以預測的加速度改變, 而我們則試圖尋找一種讀懂變化的方式。

翻譯 糖醋冰紅茶

題圖來自 Public Domain Pictures、《聚焦》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