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鐵打”的娘子軍:我承諾我愛你

團結創新的婦科團隊

採用微波綜合治療儀配合中藥直腸滴入治療

先進的體外高頻熱療機配合中醫藥傳統治療

“大醫、大愛”, 這是許多走向健康與希望的患者對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科由衷的評價。 簡單的四個字, 卻概括了這支“鐵打”的娘子軍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情懷。 病榻旁是她們沁心的微笑和叮嚀, 科研中有她們嚴謹的治學和創新, 2004年12月該院婦科獲准成為省級重點學科, 2011年10月被確立為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 2012年2月被批准為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2013年6月被列為國家重點專科(十二五建設單位)。 這一份份肯定既是榮譽又是重擔, 既是對過去工作的肯定又是繼往開來的期望。 攻堅克難、改革創新、群策群力、真抓實幹,

在發揚祖國醫藥國粹、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道路上, 這支娘子軍灑汗水, 奉獻愛心, 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針藥結合中醫藥特色攻關醫學難題

多年來, 該院婦科始終堅持以提高中醫藥療效為中心, 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宗旨, 始終將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確保醫療安全、創造中醫婦科品牌作為重中之重, 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通過系統而深入的專(學)科建設, 全面提升該專(學)科醫、教、研水準, 加強產、學、研一體化的運行方式, 對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進行攻關。

婦科通過名老中醫學術傳承及多年臨床經驗積累, 形成了具有中醫治療特色的優勢病種和主要研究方向。

逐漸形成完備的理論體系及治療方案, 通過不斷對治療方案的優化和總結, 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 該科室採用針藥結合的方式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性疾病、不孕症、絕經綜合征、外陰白斑等疑難雜症, 取得了顯著成績, 為廣大患病女性解除痛苦, 獲得良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 該科室針藥結合的治療手段在全國婦科領域也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標誌。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特色及優勢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臨床的常見病和疑難病, 約使5%~15%的婦女受累, 在盆腔疼痛和不孕婦女中該病的發病率高達60%~80%。 該病患者80%有痛經, 50%合併不孕, 給育齡婦女健康和生活品質帶來巨大的影響。 該病雖屬良性病變, 但卻表現出細胞增生、浸潤、復發等惡性行為,

被稱為“具有癌症侵襲特徵的良性病變”, 因此成為難治之症和現代醫學研究的重點疾病之一。 中醫藥治療該病具有自身獨特優勢, 疼痛緩解明顯, 復發率低、遠期療效好,不良反應少, 能明顯改善臨床症狀和體征。 中醫認為血溢於脈外之“離經之血”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產生的病因, 又是該病進展的病理基礎, 中醫多從“瘀”論治。 該院婦科帶頭人叢慧芳教授根據臨床疾病特點及多年經驗總結, 創新性提出由“伏寒傷腎”理論論治子宮內膜異位症。 採用中藥口服, 溫經散寒, 理血調經。 行經期重在調經理血, 活血止痛, 以治其標, 及時控制或緩解疼痛, 平時以辨證求因治其本。

經過多年臨床實踐, 該科在給藥途徑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增加了中藥直腸滴入法、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浴、中藥蒸氣浴治療等中醫特色治療手段,同時配合微波、中頻脈衝電治療、半導體鐳射治療、婦科特殊治療等物理療法增強藥效。

中藥直腸滴入法的治療優勢是使藥物直達病所,避免肝的首過效應,增強藥物利用率,“肺與大腸相表裡”,直腸給藥可通過肺的宣發肅降,使藥物運行周身,調暢氣機,使瘀滯得通,包塊得散,疼痛得緩。同時緩解患者長期口服中藥所帶來的不適,對緩解疼痛,減少術後復發,防治術後粘連,縮減病灶包塊,提高受孕率等方面,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中藥離子透入療法不僅可通過皮膚滲透吸收藥物,並使藥物在局部保持高濃度,直達病所,通過穴位輸入特別的脈衝波使機體相應的經絡腑穴產生物理刺激,加強神經血管的反射,促使血管擴張而達到消炎鎮痛、促進局部血液迴圈、軟化瘢痕,松解粘連的治療效果。達到扶正祛瘀、活血化瘀和通絡止痛的治療效果。

中藥足浴治療簡便易行,足部為三陽經的起點和終點,分佈著300多個俞穴,足浴使藥物通過皮膚俞穴吸收,發揮其功效,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同時熱水浴具有舒通經絡和調節神經的功能,促進代謝,改善內臟功能,消除壓力,消瘀止痛的作用。同時配合微波、中頻脈衝電治療及半導體鐳射治療等物理治療手段,進一步促進藥物的吸收利用,增強療效,縮短療程。

中藥蒸氣浴治療,具有啟動植物神經系統的作用,使機體正負反饋回路得以平衡。中藥蒸氣浴治療具有增強活血化瘀、散寒利濕、舒經通絡、消炎止痛的作用,增加了皮膚的藥物化學刺激,改善全身機能。通過局部加熱,促進血液迴圈,放鬆痙攣肌肉,促進瘀血阻滯得通,寒濕之邪得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院婦科積極開展針刺治療方法,在辨病辨證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穴位,達到緩急止痛,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快速止痛大大緩解了患者痛苦。針刺對炎症過程的滲出、變性和增生的病理變化均呈現一種調整作用,可以減少炎性滲出液,控制機體的炎症反應,縮短炎症過程。針對部分患者不能堅持針刺治療,為了方便廣大門診患者及外地患者的治療要求,該科又引進了肌層穴位埋線治療技術。肌層穴位埋線治療與針刺效果相同,由於一次埋針治療持續作用時間較長,解決了部分患者因個人因素無法堅持每日針刺治療的困難,臨床收效良好。針藥結合的治療手段

使該病的臨床效果登上了新的臺階。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療特色及優勢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近些年,隨著社會及環境的變化,盆腔炎性疾病的致病菌及臨床表現發生了變化,支原體、衣原體及淋球菌等性傳播疾病導致的盆腔炎性疾病較為常見。而該病急性期若未能得到及時、徹底治療,可導致一系列後遺症,即盆腔炎性疾病後遺症。主要表現為不孕、異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甚至盆腔包裹性積液反復發作。目前西醫手術及抗生素治療效果甚微,往往束手無策,而中醫藥在此方面的治療卻頗有效果。

盆腔炎性疾病急性期可出現高熱、寒戰、腹痛劇烈、甚或出現盆腔包裹性積液等全身症狀,病勢急驟,患者疼痛難忍,患者白細胞增高時,需要聯合西藥抗生素治療,但要避免過量及濫用抗生素。針對急性期該院婦科由“正虛邪戀”理論出發,“扶正祛瘀”為根本治療方法,潛方用藥,配合相關物理治療後,患者可在1~2日內熱退痛緩,促進包塊的吸收,迅速改善臨床症狀。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臨床症狀的各異,結合患者的素體情況及有無生育要求,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如中藥口服、中藥直腸滴入、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浴、中藥蒸氣浴治療等中醫特色治療手段,同時配合微波、中頻脈衝電治療、半導體鐳射治療、婦科特殊治療等物理療法增強藥效。針對術後形成的盆腔包塊、粘連及慢性盆腔疼痛均有很好的效果。

不孕症的治療特色及優勢

不孕症發病率近些年逐年呈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困擾女性身心健康,影響社會及家庭穩定的主要問題之一。不孕症的發生多與盆腔炎性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功能異常及免疫因素等多種病因相關。多年來,該院婦科在中醫治療不孕症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辨證辨病相結合的治療中,科研團隊根據西醫不孕病因抓住“通暢輸卵管、促排卵健黃體、改善盆腔內環境”三大關鍵,從中醫“腎主生殖”、“經水出諸腎”、“肝主疏泄,司血海”、“男精壯,女經調,有子之道也”等經典理論出發,在辨病辨證結合的同時,給予中藥調周治療。對於排卵障礙性不孕,於行經期活血調經,重在祛瘀;經後期滋陰養血,陰陽並調;經間期補腎活血,重在促新;經前期補腎助陽,調理兼施,經調則胎孕乃成。針對輸卵管性不孕,採用辯證治法,增加治療手段及給藥途徑,使婦科治療不孕症從傳統單純的口服中藥擴展到中藥直腸滴入、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浴、針刺、中藥蒸氣浴治療等中醫特色治療手段,同時配合微波、中頻脈衝電治療、半導體鐳射治療、婦科特殊治療等物理療法,改善盆腔內環境,增加受孕率。尤其是採用針刺方法,調暢氣血,補益肝腎,辨證取穴,臨床療效顯著提高。叢慧芳教授在注重“補腎”的同時,注重“清心”的作用。“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腎”、“心主血脈”,故在治療中探討由心論治,予以清心火,壯心陽,同時配合心理疏導,藥療心療雙管齊下,臨床療效進一步提高。患者受眾者廣,埠外就醫率達43%,收到很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

絕經綜合征的治療特色及優勢

絕經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病,影響廣大女性的身心健康,臨床表現錯綜複雜,諸證蜂起,累積多個臟腑,患者的臨床表現也是變化複雜的。如患者出現“更年心”,發作欲死,有時,常急診入院,經查卻無器質性病變,患者極為痛苦;有的患者表現為精神障礙,焦慮、抑鬱,不能正常生活及工作,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患者深受其苦。

中醫對該病的認識多根據“腎主生殖”、“經水出諸腎”等理論,圍繞腎虛展開,諸多醫家皆圍繞補腎填精法,由“腎虛”出發。叢慧芳教授創新性提出由“樞機”理論治療絕經綜合征。認為“腎虛”是絕經綜合征的病理基礎,“地道不通”是引動臟腑、氣血、陰陽、營衛不和的樞紐,“樞機不利”是絕經前後諸證的病機關鍵。進一步創新性的提出了“和解樞機”為治療經斷前後諸症的治療方法。在運用中藥辨證口服的同時,根據患者臨床症狀的不同,配合針刺、肌層穴位埋線、艾灸、耳穴貼壓、中藥蒸氣浴治療,可謂效如桴鼓,中醫治療有效率極高,是該科室優勢病種中的拳頭品牌。

外陰白斑的治療特色及優勢

外陰白斑是婦科的疑難病症,西醫臨床上通常採用對症治療,往往療程長,療效不佳。而中醫認為該病與肝、腎、脾三臟器關係密切,臨床表現可分為虛和實兩種症狀。所謂虛者,是指血虛失榮化燥,以至於沖任虛損,陰部失去濡養或者溫煦所致;所謂實者,是由於肝鬱克脾土,肝熱而脾濕,濕與熱相互浸漬,沖任受損,導致陰部被濕和熱阻遏,引發此病。臨床上以虛症為主,既是實症也是本虛受邪所致。經過豐富的理論研究及臨床實踐,該科採用中藥口服、中藥外敷、中藥蒸氣浴熏洗、中藥穴位注射、中藥離子透入等方法,同時配合微波、半導體鐳射治療及中頻脈衝電治療,達到減輕局部瘙癢,促進微循環,加快破損組織癒合,改善局部色素脫失的作用。

近兩年來,該科創造性提出採用“圍刺”療法治療外陰白斑,將針灸治療引入外陰白斑的治療中,改善局部血液迴圈,加強營養代謝,達到快速緩解瘙癢,改善局部皮膚彈性,恢復局部皮膚粘膜色澤的作用。經臨床觀察收到極好的治療效果,獨特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填補了中醫治療外陰白斑的空白,在國內外均屬首創。

醫研並進人才培養構建學科中流砥柱

該院婦科現為國家重點專科(十二五建設單位)、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專案、黑龍江省級重點學科、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帶頭人叢慧芳教授多年來長期工作在中西醫婦科學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的第一線,在省內外中西醫結合婦科領域有較高的聲譽。在臨床醫療工作中,採用辯證辯病相結合方法治療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如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卵巢綜合征、異位妊娠、外陰白斑、盆腔炎性疾病、絕經前綜合征、婦科惡性腫瘤等疾病療效顯著。曾主持及參與了多項各級科研項目,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級2項,獲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發表論文110餘篇,論著8部,其中參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專案《中醫婦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研究生規劃教材《中醫婦科臨床研究》,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針灸專業創新教材《中醫婦科學》。培養博士研究生7人,其中畢業3人,碩士研究生80人,畢業63人。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並做主題講座。

多年來,該科培養了大量的青年骨幹,架構了高水準的人才結構,形成了一支職稱高、學歷高、綜合素質高,具有改革創新精神、愛崗敬業的學(專)科梯隊。該院婦科現有病房2個,婦科門診2個。共有醫護人員33人,醫師17人,護士18人,現有正高職人員6名,副高職人員2名,中級職稱6名,初級職稱3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7名。博士後3人,博士學位8名,碩士學位9名,學士學位4名。所有醫師均為研究生學歷。

該院婦科注重梯隊人才的培養,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中醫經典學習,使業務學習常態化。專才培養,鼓勵支持每位醫師形成各自主要研究發展方向。安排專科人員外出進修學習,鼓勵學科成員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共參加國際會議4人次、國內會議100餘人次。同時接收我省及外埠進修學習人員20余人次/年,國外參觀學習團隊3~5批次/年。

近年來,該科成員主持參與各級別科研專案20余項,其中獲省部級獎勵6項,廳局級獎勵11項。發表科技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

在高素質人才輩出的同時,該院婦科十分注重中醫藥與輔助醫療設備相結合的重要性。現擁有宮腔鏡、電子陰道鏡、多功能微波治療儀、體外高頻熱療機、中低頻溫熱機、薰蒸椅、半導體鐳射治療機、中藥薰蒸治療儀、LEEP刀、監護儀等,各項設備完好率及使用率均達到100 %,能夠圓滿地完成工作需要。

強有力的人才結構、先進的輔助設備,有力地促進了該科醫、教、研水準的提高,促進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年區域外患者量逐年增加,現就診病人數達45.1%。學科的影響逐年擴大,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該科呈現了蒸蒸日上的發展局面。

辨證施護優質護理于細微保健康

伴隨著社會發展病情的複雜化、患者的增多,該科在臨床實踐中逐漸認識到患者需要的不僅僅是親切的微笑、溫情的服務、熟悉的護理操作,更需要的是一整套優質的中醫藥特色護理。何種疾病適宜開展何種中醫特色護理治療,成為了這支娘子軍一個亟待開發的新課題,在臨床護理工作的積極摸索中,該科總結了一套適合婦科護理的新經驗,受到了患者的廣泛好評。

該科首先將婦人腹痛(盆腔炎性疾病)、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子宮腺肌病)、絕經前後諸證等婦科優勢病種作為探索管道,將各病種的護理方案分為基礎護理、飲食護理、情志護理、用藥護理、臨證施護、健康指導等幾大方面,由科室主任、護士長制定總體方案,對全科護士進行細緻的指導培訓,全科護理水準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臨證施護的開展,使患者縮短了治療期,減輕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如盆腔炎性疾病,腎陽虛衰型患者的護理強調室內溫度要適當偏溫,光線柔和,陽光充足。注意保暖,勿涉冷水。熱敷腹部。口服中藥宜熱服。飲食方面宜食烏雞,羊肉等溫補之品,忌食生冷之品,如冷飲、寒性瓜果、涼拌菜等;寒濕凝滯型患者的護理強調要注意保暖,勿涉冷水,忌坐臥潮濕之地。忌食生冷肥甘厚味之品;血虛失榮型患者強調要注意休息,勿過勞。飲食方面宜食補氣補血之品,如雞肉、枸杞、大棗、菠菜、動物肝臟等;氣滯血瘀型患者應注意調節情志,保持良好心態。飲食方面多食具有活血理氣散結之功效食品如山楂、桃仁、玫瑰花等,忌食生冷之品,否則會加重瘀滯,導致病痛不止;濕熱蘊結型患者的護理強調要保持外陰清潔及經期衛生,內褲宜選用柔軟、寬鬆的棉織品,且每日更換,清潔消毒。飲食方面宜食有營養、清淡易消化食品,如鯽魚、薏苡仁、豆腐、赤小豆、綠豆、冬瓜、扁豆、馬齒莧、苦菜等。在絕經前後諸證中醫特色護理中,該科主要採用艾灸、耳穴埋豆(耳穴貼壓)等特色護理方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經過長期的臨床護理實踐,該科的護理團隊形成了人人有特色、人人有絕活的局面,經常有其他科室的人員前來偷經,很多中醫藥特色護理的方法在全院得到了推廣。

刻苦的攻關、精湛的醫術、溫情的服務、人文的關懷註定了這支娘子軍排頭兵的地位,在這裡,處處是微笑、處處是樂觀、處處有著一份風輕雲淡的恬靜,這支娘子軍堅信中醫藥的博大精深,堅信中醫藥能夠引領女性的健康、堅信中醫藥在世界醫藥舞臺上能夠一枝獨秀,得到世界尊重的眼光。“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女性健康”是該院婦科不變的口號,她們將一如既往地在中醫藥領域內攻關婦科疑難,為更多的女性帶來健康的希望。

該科在給藥途徑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增加了中藥直腸滴入法、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浴、中藥蒸氣浴治療等中醫特色治療手段,同時配合微波、中頻脈衝電治療、半導體鐳射治療、婦科特殊治療等物理療法增強藥效。

中藥直腸滴入法的治療優勢是使藥物直達病所,避免肝的首過效應,增強藥物利用率,“肺與大腸相表裡”,直腸給藥可通過肺的宣發肅降,使藥物運行周身,調暢氣機,使瘀滯得通,包塊得散,疼痛得緩。同時緩解患者長期口服中藥所帶來的不適,對緩解疼痛,減少術後復發,防治術後粘連,縮減病灶包塊,提高受孕率等方面,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中藥離子透入療法不僅可通過皮膚滲透吸收藥物,並使藥物在局部保持高濃度,直達病所,通過穴位輸入特別的脈衝波使機體相應的經絡腑穴產生物理刺激,加強神經血管的反射,促使血管擴張而達到消炎鎮痛、促進局部血液迴圈、軟化瘢痕,松解粘連的治療效果。達到扶正祛瘀、活血化瘀和通絡止痛的治療效果。

中藥足浴治療簡便易行,足部為三陽經的起點和終點,分佈著300多個俞穴,足浴使藥物通過皮膚俞穴吸收,發揮其功效,達到內病外治的目的。同時熱水浴具有舒通經絡和調節神經的功能,促進代謝,改善內臟功能,消除壓力,消瘀止痛的作用。同時配合微波、中頻脈衝電治療及半導體鐳射治療等物理治療手段,進一步促進藥物的吸收利用,增強療效,縮短療程。

中藥蒸氣浴治療,具有啟動植物神經系統的作用,使機體正負反饋回路得以平衡。中藥蒸氣浴治療具有增強活血化瘀、散寒利濕、舒經通絡、消炎止痛的作用,增加了皮膚的藥物化學刺激,改善全身機能。通過局部加熱,促進血液迴圈,放鬆痙攣肌肉,促進瘀血阻滯得通,寒濕之邪得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院婦科積極開展針刺治療方法,在辨病辨證的基礎上,選擇相應的穴位,達到緩急止痛,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快速止痛大大緩解了患者痛苦。針刺對炎症過程的滲出、變性和增生的病理變化均呈現一種調整作用,可以減少炎性滲出液,控制機體的炎症反應,縮短炎症過程。針對部分患者不能堅持針刺治療,為了方便廣大門診患者及外地患者的治療要求,該科又引進了肌層穴位埋線治療技術。肌層穴位埋線治療與針刺效果相同,由於一次埋針治療持續作用時間較長,解決了部分患者因個人因素無法堅持每日針刺治療的困難,臨床收效良好。針藥結合的治療手段

使該病的臨床效果登上了新的臺階。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療特色及優勢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近些年,隨著社會及環境的變化,盆腔炎性疾病的致病菌及臨床表現發生了變化,支原體、衣原體及淋球菌等性傳播疾病導致的盆腔炎性疾病較為常見。而該病急性期若未能得到及時、徹底治療,可導致一系列後遺症,即盆腔炎性疾病後遺症。主要表現為不孕、異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甚至盆腔包裹性積液反復發作。目前西醫手術及抗生素治療效果甚微,往往束手無策,而中醫藥在此方面的治療卻頗有效果。

盆腔炎性疾病急性期可出現高熱、寒戰、腹痛劇烈、甚或出現盆腔包裹性積液等全身症狀,病勢急驟,患者疼痛難忍,患者白細胞增高時,需要聯合西藥抗生素治療,但要避免過量及濫用抗生素。針對急性期該院婦科由“正虛邪戀”理論出發,“扶正祛瘀”為根本治療方法,潛方用藥,配合相關物理治療後,患者可在1~2日內熱退痛緩,促進包塊的吸收,迅速改善臨床症狀。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臨床症狀的各異,結合患者的素體情況及有無生育要求,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如中藥口服、中藥直腸滴入、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浴、中藥蒸氣浴治療等中醫特色治療手段,同時配合微波、中頻脈衝電治療、半導體鐳射治療、婦科特殊治療等物理療法增強藥效。針對術後形成的盆腔包塊、粘連及慢性盆腔疼痛均有很好的效果。

不孕症的治療特色及優勢

不孕症發病率近些年逐年呈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困擾女性身心健康,影響社會及家庭穩定的主要問題之一。不孕症的發生多與盆腔炎性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功能異常及免疫因素等多種病因相關。多年來,該院婦科在中醫治療不孕症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在辨證辨病相結合的治療中,科研團隊根據西醫不孕病因抓住“通暢輸卵管、促排卵健黃體、改善盆腔內環境”三大關鍵,從中醫“腎主生殖”、“經水出諸腎”、“肝主疏泄,司血海”、“男精壯,女經調,有子之道也”等經典理論出發,在辨病辨證結合的同時,給予中藥調周治療。對於排卵障礙性不孕,於行經期活血調經,重在祛瘀;經後期滋陰養血,陰陽並調;經間期補腎活血,重在促新;經前期補腎助陽,調理兼施,經調則胎孕乃成。針對輸卵管性不孕,採用辯證治法,增加治療手段及給藥途徑,使婦科治療不孕症從傳統單純的口服中藥擴展到中藥直腸滴入、中藥離子透入、中藥足浴、針刺、中藥蒸氣浴治療等中醫特色治療手段,同時配合微波、中頻脈衝電治療、半導體鐳射治療、婦科特殊治療等物理療法,改善盆腔內環境,增加受孕率。尤其是採用針刺方法,調暢氣血,補益肝腎,辨證取穴,臨床療效顯著提高。叢慧芳教授在注重“補腎”的同時,注重“清心”的作用。“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腎”、“心主血脈”,故在治療中探討由心論治,予以清心火,壯心陽,同時配合心理疏導,藥療心療雙管齊下,臨床療效進一步提高。患者受眾者廣,埠外就醫率達43%,收到很好的社會及經濟效益。

絕經綜合征的治療特色及優勢

絕經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病,影響廣大女性的身心健康,臨床表現錯綜複雜,諸證蜂起,累積多個臟腑,患者的臨床表現也是變化複雜的。如患者出現“更年心”,發作欲死,有時,常急診入院,經查卻無器質性病變,患者極為痛苦;有的患者表現為精神障礙,焦慮、抑鬱,不能正常生活及工作,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患者深受其苦。

中醫對該病的認識多根據“腎主生殖”、“經水出諸腎”等理論,圍繞腎虛展開,諸多醫家皆圍繞補腎填精法,由“腎虛”出發。叢慧芳教授創新性提出由“樞機”理論治療絕經綜合征。認為“腎虛”是絕經綜合征的病理基礎,“地道不通”是引動臟腑、氣血、陰陽、營衛不和的樞紐,“樞機不利”是絕經前後諸證的病機關鍵。進一步創新性的提出了“和解樞機”為治療經斷前後諸症的治療方法。在運用中藥辨證口服的同時,根據患者臨床症狀的不同,配合針刺、肌層穴位埋線、艾灸、耳穴貼壓、中藥蒸氣浴治療,可謂效如桴鼓,中醫治療有效率極高,是該科室優勢病種中的拳頭品牌。

外陰白斑的治療特色及優勢

外陰白斑是婦科的疑難病症,西醫臨床上通常採用對症治療,往往療程長,療效不佳。而中醫認為該病與肝、腎、脾三臟器關係密切,臨床表現可分為虛和實兩種症狀。所謂虛者,是指血虛失榮化燥,以至於沖任虛損,陰部失去濡養或者溫煦所致;所謂實者,是由於肝鬱克脾土,肝熱而脾濕,濕與熱相互浸漬,沖任受損,導致陰部被濕和熱阻遏,引發此病。臨床上以虛症為主,既是實症也是本虛受邪所致。經過豐富的理論研究及臨床實踐,該科採用中藥口服、中藥外敷、中藥蒸氣浴熏洗、中藥穴位注射、中藥離子透入等方法,同時配合微波、半導體鐳射治療及中頻脈衝電治療,達到減輕局部瘙癢,促進微循環,加快破損組織癒合,改善局部色素脫失的作用。

近兩年來,該科創造性提出採用“圍刺”療法治療外陰白斑,將針灸治療引入外陰白斑的治療中,改善局部血液迴圈,加強營養代謝,達到快速緩解瘙癢,改善局部皮膚彈性,恢復局部皮膚粘膜色澤的作用。經臨床觀察收到極好的治療效果,獨特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填補了中醫治療外陰白斑的空白,在國內外均屬首創。

醫研並進人才培養構建學科中流砥柱

該院婦科現為國家重點專科(十二五建設單位)、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專案、黑龍江省級重點學科、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帶頭人叢慧芳教授多年來長期工作在中西醫婦科學的臨床、科研及教學工作的第一線,在省內外中西醫結合婦科領域有較高的聲譽。在臨床醫療工作中,採用辯證辯病相結合方法治療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病,如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囊卵巢綜合征、異位妊娠、外陰白斑、盆腔炎性疾病、絕經前綜合征、婦科惡性腫瘤等疾病療效顯著。曾主持及參與了多項各級科研項目,獲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級2項,獲省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發表論文110餘篇,論著8部,其中參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專案《中醫婦科常見病診療指南》,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研究生規劃教材《中醫婦科臨床研究》,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針灸專業創新教材《中醫婦科學》。培養博士研究生7人,其中畢業3人,碩士研究生80人,畢業63人。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並做主題講座。

多年來,該科培養了大量的青年骨幹,架構了高水準的人才結構,形成了一支職稱高、學歷高、綜合素質高,具有改革創新精神、愛崗敬業的學(專)科梯隊。該院婦科現有病房2個,婦科門診2個。共有醫護人員33人,醫師17人,護士18人,現有正高職人員6名,副高職人員2名,中級職稱6名,初級職稱3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7名。博士後3人,博士學位8名,碩士學位9名,學士學位4名。所有醫師均為研究生學歷。

該院婦科注重梯隊人才的培養,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中醫經典學習,使業務學習常態化。專才培養,鼓勵支持每位醫師形成各自主要研究發展方向。安排專科人員外出進修學習,鼓勵學科成員積極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共參加國際會議4人次、國內會議100餘人次。同時接收我省及外埠進修學習人員20余人次/年,國外參觀學習團隊3~5批次/年。

近年來,該科成員主持參與各級別科研專案20余項,其中獲省部級獎勵6項,廳局級獎勵11項。發表科技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10餘部。

在高素質人才輩出的同時,該院婦科十分注重中醫藥與輔助醫療設備相結合的重要性。現擁有宮腔鏡、電子陰道鏡、多功能微波治療儀、體外高頻熱療機、中低頻溫熱機、薰蒸椅、半導體鐳射治療機、中藥薰蒸治療儀、LEEP刀、監護儀等,各項設備完好率及使用率均達到100 %,能夠圓滿地完成工作需要。

強有力的人才結構、先進的輔助設備,有力地促進了該科醫、教、研水準的提高,促進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年區域外患者量逐年增加,現就診病人數達45.1%。學科的影響逐年擴大,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該科呈現了蒸蒸日上的發展局面。

辨證施護優質護理于細微保健康

伴隨著社會發展病情的複雜化、患者的增多,該科在臨床實踐中逐漸認識到患者需要的不僅僅是親切的微笑、溫情的服務、熟悉的護理操作,更需要的是一整套優質的中醫藥特色護理。何種疾病適宜開展何種中醫特色護理治療,成為了這支娘子軍一個亟待開發的新課題,在臨床護理工作的積極摸索中,該科總結了一套適合婦科護理的新經驗,受到了患者的廣泛好評。

該科首先將婦人腹痛(盆腔炎性疾病)、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子宮腺肌病)、絕經前後諸證等婦科優勢病種作為探索管道,將各病種的護理方案分為基礎護理、飲食護理、情志護理、用藥護理、臨證施護、健康指導等幾大方面,由科室主任、護士長制定總體方案,對全科護士進行細緻的指導培訓,全科護理水準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臨證施護的開展,使患者縮短了治療期,減輕了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如盆腔炎性疾病,腎陽虛衰型患者的護理強調室內溫度要適當偏溫,光線柔和,陽光充足。注意保暖,勿涉冷水。熱敷腹部。口服中藥宜熱服。飲食方面宜食烏雞,羊肉等溫補之品,忌食生冷之品,如冷飲、寒性瓜果、涼拌菜等;寒濕凝滯型患者的護理強調要注意保暖,勿涉冷水,忌坐臥潮濕之地。忌食生冷肥甘厚味之品;血虛失榮型患者強調要注意休息,勿過勞。飲食方面宜食補氣補血之品,如雞肉、枸杞、大棗、菠菜、動物肝臟等;氣滯血瘀型患者應注意調節情志,保持良好心態。飲食方面多食具有活血理氣散結之功效食品如山楂、桃仁、玫瑰花等,忌食生冷之品,否則會加重瘀滯,導致病痛不止;濕熱蘊結型患者的護理強調要保持外陰清潔及經期衛生,內褲宜選用柔軟、寬鬆的棉織品,且每日更換,清潔消毒。飲食方面宜食有營養、清淡易消化食品,如鯽魚、薏苡仁、豆腐、赤小豆、綠豆、冬瓜、扁豆、馬齒莧、苦菜等。在絕經前後諸證中醫特色護理中,該科主要採用艾灸、耳穴埋豆(耳穴貼壓)等特色護理方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經過長期的臨床護理實踐,該科的護理團隊形成了人人有特色、人人有絕活的局面,經常有其他科室的人員前來偷經,很多中醫藥特色護理的方法在全院得到了推廣。

刻苦的攻關、精湛的醫術、溫情的服務、人文的關懷註定了這支娘子軍排頭兵的地位,在這裡,處處是微笑、處處是樂觀、處處有著一份風輕雲淡的恬靜,這支娘子軍堅信中醫藥的博大精深,堅信中醫藥能夠引領女性的健康、堅信中醫藥在世界醫藥舞臺上能夠一枝獨秀,得到世界尊重的眼光。“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女性健康”是該院婦科不變的口號,她們將一如既往地在中醫藥領域內攻關婦科疑難,為更多的女性帶來健康的希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