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巴南警方破獲一起涉嫌擾亂無線電管理秩序的案件

說起黑廣播, 大家應該並不陌生。 近年來, 有不少喜愛收聽廣播的市民會發現, 一些頻段上突然出現長時間的賣藥廣告或者污穢不堪的內容, 這些節目其實都出自“黑廣播”。 不法分子擅自設置“黑廣播”, 以廣播方式向一定區域受眾傳送聲音或視訊訊號的現象日益突出, 發展蔓延迅速。 “黑廣播”非法佔用頻率資源, 不但干擾民航通信導航, 傳播各類非法資訊, 而且會擾亂無線電通信管理秩序。

近日, 在“渝安二號”專項行動中, 由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牽頭, 巴南警方搗毀一個私設“黑廣播”播發違法廣告的犯罪團夥,

在九龍坡區、渝北區、南岸區等9處涉嫌存在“黑廣播電臺”的場所開展集中查處, 成功抓獲涉嫌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的嫌疑人13人, 查扣作案車輛2輛, 搗毀黑廣播窩點31個, 查扣發射黑廣播的U盤38個, 黑廣播電臺38套。

“黑廣播”初現端倪, 犯罪團夥浮出水面

在2017年1月初無線電委員會監測到, 在巴南區轄區記憶體在非法無線電信號, 無線電委員會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巴南區公安分局。 隨後, 巴南區公安分局對整個轄區“黑廣播電臺”情況進行全面摸排, 反詐偵查隊與分局其他相關部門、市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密切配合, 通過大量調查和偵測工作, 發現在重慶市巴南區土橋某社區, 有人利用黑廣播機器非法發送黑廣播, 調頻為FM89.6MHz,

廣播內容為多為醫療、藥品等非法廣告。

隨即, 民警對該社區進行摸排走訪調查, 通過週邊觀察發現該社區某一戶陽臺處有一疑似黑廣播天線。 經向該戶房主瞭解得知, 該房已經出租, 租戶是一名四十歲左右的張姓男子, 經過對該男子的資訊比對, 發現該男子的身份證為一虛假身份證號, 經過多日的觀察, 民警發現該房租客並未在房間內居住, 具體身份資訊以及住址都成了一團疑雲。 民警只好轉變偵查方向, 通過大量資訊的收集查詢, 案情有了重大突破, 兩名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 一個以孟某、陳某為首的犯罪團夥逐漸浮出水面。

精密部署, 多個窩點同時收網

經過進一步的調查, 2017年4月19日, 在明確犯罪團夥成員身份及住所資訊後,

在重慶市刑偵總隊的周密領導下, 60余名民警分兵多路實施抓捕, 幾個窩點同時收網, 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 一舉端掉了以孟某、陳某為首的黑廣播團夥。 在巴南區查處的窩點處, 查獲多台無線電設備, 同時發現多達二十餘份的房屋租賃合同。

據嫌疑人陳某交代, 他從2017年1月開始夥同孟某在重慶市主城區以及部分經濟發達的區縣架設黑廣播, 並招錄了一批安裝工, 從事安裝黑廣播設備的工作。 同時, 選擇人流量密集的社區, 租賃社區頂層的房屋放置設備, 以便於更好的發射無線電信號。 一台設備的成本在12000-15000元之間, 功率都在1000瓦以上, 發射信號的覆蓋面積達到10-20公里, 信號極強高於央廣以及地方廣播,

許多正規廣播信號都無法到達的類似隧道等地, 黑廣播的聲音依舊清晰, 在黑廣播播放過程中, 管理員會派專人到信號範圍內收聽, 檢查是否能正常接收信號, 確保黑廣播能正常運作。 許多經營不好的商家都會找到他們通過黑廣播進行宣傳, 他們從利潤中抽去2%的提成。

堅決打擊“黑廣播” 13名嫌犯落網

設置黑廣播的人知道私設電臺是非法的, 但為了追求高額利潤, 不惜鋌而走險, 這個團夥中的每個人每月的收入都能達到萬元以上, 極短時間內就能收回成本, 為了逃避查處, 不法分子可謂是絞盡腦汁、花樣百出。 他們他們有很強的反偵察意識, 人員在幕後, 一般不會露面, 全程利用假身份證進行租房或聯繫場所。 儘管用了諸多反偵察手段,

但還是被民警識破並堅決予以打擊。 目前, 該案落網的13名犯罪嫌疑人中, 2人被取保候審, 11人被依法刑拘等候移送檢察院審理。

那麼“黑廣播”有哪些特徵呢?

1.全天24小時播放, 模擬廣播電臺, 欺騙性強;

2.不報台名, 間隙放些小品錄音, 以假亂真;

3.以互動電話錄音為內容, 但全是外地人口音;

4.通話內容低俗露骨, 群眾揭露有話托表演;

警方提醒, 如果遇到租戶要求樓層高、裝修不做要求, 特別是要求新的社區租房時, 需多留個心眼, 以防將房子租給嫌疑人做違法勾當。 此外, 租房時應留下出租戶的具體資訊, 包括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等。 普通群眾聽到“黑廣播”也應及時向公安機關或者無線管理委員會進行舉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