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的華萊士之路,多次博物探秘婆羅洲熱帶雨林爽玩之旅

作者:鄭洋_NT

前言:婆羅洲就在那裡

你心中是否也有那麼一個地點, 一個人, 承載著你個人的夢想與追求, 吸引著你, 必須前去探索?婆羅洲就像是我的情人, 承載了我多年來的渴望與追求。 我確實是個這樣的人, 一旦某件事情吸引我, 我就會為之瘋狂。 和朋友們半年內瘋狂去了4次婆羅洲。 我遊歷於沙巴各地, 拍攝博物題材攝影作品, 尋找華萊士的點點滴滴。 每當我拍攝到那些書中描述過的野生動物, 回想起那種細緻的描述, 都會欣喜萬分。 那些神奇的物種, 就在那裡, 等待著我去拍攝, 但要拍到也並非易事,

確實需要付出更多時間和努力。

婆羅洲:這裡有關於自然的一切

說到沙巴(婆羅洲), 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潛水和度假, 這裡的仙本那、亞庇周邊的幾個離島確實是國際知名的潛水勝地。 但國人很少知道, 沙巴所處的世界第三大島嶼——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 Island), 也譯作婆羅洲(Borneo)。 這裡是世界上除了南美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流域外, 物種最豐富的雨林地區之一。 這裡的動植物種類極多, 這也是我深愛這裡的原因。 森林覆蓋率超過98%, 臨海濕地和雨林資源豐富, 熱帶溫潤的氣候造就了茂密的植被, 也孕育著眾多珍稀異獸, 如紅毛猩猩、長鼻猴、婆羅洲象、犀鳥、各種兩栖爬行動物、昆蟲和植物等。 其中還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寄生花(大花草屬Rafflesia keithii)等。

我的行程大多分佈在加里曼丹島東北部的沙巴州亞庇和山打根。

任性:熱愛華萊士的故事

阿爾弗萊德·羅素·華萊士, Alfred Russel Wallace (Jan. 8, 1823–Nov. 7, 1913)(圖片來自網路)

Wallace's Flying Frog, 華萊士在婆羅洲發現的會飛的樹蛙, 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也是我至今仍然留有遺憾, 沒有拍到的物種之一。 (圖片來自網路)

1854年4月20日, 博物學家華萊士抵達新加坡, 開始歷時八年的馬來群島之旅。 1854—1862年間, 華萊士在南洋地區進行自然科學考察, 1869年著成《馬來群島自然科學考察記》一書。 在馬來群島長達8年的博物旅行中, 他走了近2.3萬公里, 期間一共收集了超過12.5萬個動物標本, 並發現了劃分馬來群島物種分佈的“華萊士線”, 最重要的是他還在這次旅行中獨自創立了“自然選擇”理論, 成為和達爾文共同發現進化論的人。

看過很多關於華萊士的文章, 其實他對物種進化的貢獻更大, 可以說他是名符其實的達爾文的“騎士”。 有時候也為華萊士鳴不平, 做了更多貢獻的人, 未必能夠走上歷史舞臺, 而是被邊緣和遺忘, 只因為他不是“正規軍”。

關於遊記:我的主題就是自然博物

這篇遊記通篇自然博物題材, 動植物探索和拍攝為主, 這是一種別樣的體驗和感受, 確實沒有那麼多奢侈品購物介紹, 也沒有那麼多沙灘美女自拍露出, 唯有不一樣的行程體驗和親歷雨林的感受。 多次的沙巴之旅, 感謝各位好友的全程陪伴, 有了你們, 我的旅行才更加精彩。 @手邊巴黎urruolan @梁征-影像-生活 @clover張三 @happy惚惚 @Penny_SQ @糖涼了 @混世魔王張巍巍 @瑪阿特昆蟲工作室 @武藝DjWesley @點點綠茶 @lidiya_小蕾。

簽證:辦完了就能去婆羅洲了(沙巴)

辦理沙巴簽證比較容易, 北京的朋友自己直接去位於燕莎橋北的馬來西亞簽證服務中心辦理即可。 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麥子店街37號盛福大廈一層110。 辦公時間:送交資料時間:週一~週五上午。 取簽證之間:週一~週五下午。 一般3個工作日出簽, 效率很高。 當然也可通過一些代理辦理, 方便快捷。

航班:你怎麼飛過去(真的不能遊過去)

北京飛往沙巴的航班, 主要是亞航和馬航轉機, 我乘坐過不少路線, 可以給大家進行參考。 1、馬航:北京MH361——吉隆玻MH2614——亞庇(這條線路時間比較長, 但機票一般比較便宜)2、亞航:北京D7317——吉隆玻AK5104——亞庇(這條線路時間比較長, 但機票一般比較便宜)3、亞航:北京——杭州AK256——亞庇(這條線路飛行時間最短,

缺點是在杭州出關實在沒得買)4、亞航:北京——香港AK238——亞庇(這條線路時間比較合理, 缺點是要在香港機場辦理入境和出境, 行李來回拿, 很麻煩。 優點是, 可以在香港機場買東西)沙巴境內航班:亞庇AK6492——山打根(這班是清晨飛, 40分鐘就可以從亞庇到達山打根, 性價比高, 不耽誤白天行程, 半路可以拍攝神山)

單獨購票還是買旅行產品?(哪個性價比高選哪個)

我並非每次去沙巴都自行訂購機票和酒店, 因為這樣成本很高, 尤其是寒暑假和其他節假日, 我一般會選擇一些旅行社的特價團票, 這樣總能買到一些性價比最高的機票和酒店套裝, 這樣即使在旺季, 也可以拿到比較便宜的價格。 另外, 為了避免在一個月內因旅行資金太大造成不必要的生活壓力。 我這兩次去沙巴旅行都選用的是“京東旅遊白條”這個付款方式,進行了12期分期付款,對於我個人來言,很划算而且實用,每月還款即可,不必考慮更多問題。活動旅行資金,可以使我的資金運轉起來,不需要先行墊付在機票和酒店上。可把資金用於行程中其他的地方,例如:可以為行程配備好的出行設備,在行程中選擇更多增值服務,如更舒服的酒店,更好的餐廳,豐富整個旅程。

像我這麼玩,必須要帶的東西!

1、 雨林中需要選擇透氣性良好的長袖速幹衣和速幹褲,讓汗液第一時間排出體外。另外,在氣溫30℃以上,濕度90%以上的雨林中,只有速幹衣褲可以保證乾爽。長袖衣褲在一定程度上還可防止蚊蟲騷擾,在穿越密林時還能防止被樹枝劃傷。處於防螞蟥的考慮,可以在速幹衣外層加穿一件輕薄的皮膚衣,穿行雨林的時候用皮膚衣的連身帽子罩住頭部,防止螞蟥從脖子裡進入身體。推薦使用狼爪(JACK WOLFSKIN)速幹衣褲外加皮膚衣。

2、 需要一雙防水、透氣、狼爪(JACK WOLFSKIN)高幫的戶外登山鞋,主要行走略高海拔的山地及日常公路行走,防水和透氣不必多說,高幫主要是防蛇的需要。但穿行雨林並不適合穿著登山鞋。3、 專用戶外高雨鞋(防螞蟥神器,主要用來溯溪及穿行雨林密林)、鹽袋(螞蟥身體中70%都是水分,遇到鹽會造成脫水死亡,隨身攜帶一個裝滿鹽的絲襪鹽袋,可以第一時間驅逐它們)、大雨披(方便在雨中攝影)、水壺、驅蚊液(建議油性)、防曬霜高倍率(如出現曬傷,即使使用曬後修復,如諾無痕曬後修復霜,避免皮膚受到更多傷害)、Fenix費尼克斯高流明手電筒(手電筒如有可能,帶2個)、蛇鉤(雨林裡蛇多,帶上蛇鉤會比較安全。)這些都是雨林必備品。4、 應急藥品,如季德勝蛇藥(帶上的好,以防萬一)、防中暑藥(藿香正氣)、速效救心、感冒藥(發燒藥)、腸胃藥(鹽酸小檗)、創可貼(液體邦迪)等。5、 上網,最靠譜的方式是在國內出行前租用“漫遊寶”移動wifi上網設備,信號穩定,而且待機時間長,可同時服務5台手機,比較方便。我在沙巴購買電話卡有被騙的經歷,購買的3G上網卡,半天兒流量耗盡,後來感覺是子母卡盜卡模式。如果在當地購買上網卡,一定去大店鋪,而且一定記住店鋪位置,方便購買後更換等。

狼爪(JACK WOLFSKIN)速幹衣褲外加皮膚衣,組合穿著,防蚊蟲效果最好。

漫遊寶wifi上網盒子,隨時接入當地3G網路,隨時上網。我買了2塊電池備用,1塊電池待機大概6小時左右,2塊電池保證一天用網沒問題了。

Fenix費尼克斯高流明手電筒,在雨林中正確使用的方法應該是舉過頭頂而且原理臉部,避免蚊蟲屈光作用往臉上撞,如果蚊蟲多,晚上還是蠻嚇人的。

婆羅洲攝影裝備:1、單反相機、微單相機、三防相機、數碼鏡頭(柯達SP360數碼鏡頭,錄製視頻的需要)、聯想VIBEshot手機及IPHONE6P的思拍樂手機攝影配件等。2、單反相機需要準備微距鏡頭、廣角鏡頭(魚眼)和長焦鏡頭。微距鏡頭用來記錄昆蟲等微小生物,廣角(魚眼)幫我們另類視角、完成花絮的拍攝和風光攝影,長焦鏡頭能幫你拍攝鳥類等不易靠近的動物。我一般攜帶的單反相機及鏡頭:佳能5D Mark iii+騰龍SP 35mm F1.8 Di VC USD(有微距拍攝能力)+騰龍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專用微距鏡頭,焦段合理)+騰龍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這樣的機身+鏡頭組合,基本可以滿足拍攝自然生態題材需要。3、 我們常使用高速連拍模式抓住動物的每一個精彩瞬間。4、 閃光燈是叢林拍攝的必要裝備,最好能給閃光燈戴上一支柔光罩,這樣拍攝後動物的眼中就不會留下生硬的白色光斑了。5、 三腳架也非常實用,在雨林中使用三腳架進行低角度拍攝比較實用。推薦曼富圖190GO,可以中軸橫置,非常方便進行微距拍攝。6、 攝影包,由於我攜帶的攝影器材較多,我攜帶的是曼富圖大黃蜂攝影包,可以裝下兩機身,4只鏡頭,外加筆記型電腦和閃光燈。

手機其實是特別方便的拍照利器,善加利用,也可以保證隨時記錄旅行瞬間,我全程一直在使用聯想VIBEshot手機。

我一次出門攜帶的攝影裝備總量。一般是一個大攝影包(曼富圖大黃蜂攝影包,十分能裝東西)外加一個行李箱組合。什麼?你問為何帶這麼多?因為拍攝每種生物真要用到不同的鏡頭組合。

後面有朋友回復問我鏡頭上套的是神馬,就是它,柯達SP360 運動攝像鏡頭,8mm鏡頭才是真正的魚眼視角,一般我用於記錄視頻和拍攝另類魚眼視角照片,很實用,電池抗造(一塊電池可以使用2小時左右)。

亞庇市及周邊:

亞庇市內火燒雲日落

亞庇市(Kota Kinabalu),沙巴州的首府,是沙巴州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可以說沙巴州好吃的好喝的,都集中在亞庇了。這裡的gaya街上集中了多種美食值得反復品嘗。可對我來說這裡更像是一個中轉站,我去到婆羅洲的各個地點,都要經過亞庇中轉,或飛機或汽車。亞庇是個很好的休閒場所。 在亞庇市周邊,也有不少自然資源不錯的地點可以推薦。如洛高宜野生動物園,神山公園,萊佛士森林保護區,紅樹林觀猴和螢火蟲(KAWA、威士頓、Klias)等。當然還有一些國家保護區,如果能有資源進入拍攝,那是相當幸福的事情。 亞比市內也有不少好地方,Gaya街、大茄來餐廳、菲律賓市場的海鮮BBQ夜市、怡豐茶室、新記肉骨茶等等。 馬來西亞的自然類圖書非常值得購買,外加我是個讀書狂,所以我走遍了這裡的大街小巷,找尋書店的影子。我在亞庇市共找到了4家書店,其中性價比最高的一家書店,是位於洛高宜野生動物園出口處的書店,要比亞庇市內的Borneo shop書價便宜30%以上,很是值得推薦。

亞庇住宿

在亞庇住宿,我比較滿意的酒店有兩家,一家是經濟型酒店Gaya Centre,我在亞庇城區住著性價比最高,交通最便捷,最舒服的一家酒店。這家酒店距離知名的菲律賓市場,步行不到10分鐘。 另一家是位於亞庇市區30分鐘車程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莎利雅度假酒店,我在沙巴住過的最舒適的五星級酒店。每次雨林探險回來,我會在這家酒店休息和調整。不過,這裡有另外一個原因更加吸引我。這裡是個拍鳥樂園,清晨你在園中漫步就可以拍到幾十種鳥類。

@happy惚惚拍攝

白眉黃臀鵯

蛇鵜

白斑黑石雞

酒店飼養的紅綠金剛鸚鵡

Klias紅樹林濕地

Klias紅樹林濕地觀看長鼻猴和螢火蟲(這個紅樹林濕地不推薦,物種少,而且整體感受欠佳),個人更推薦KAWA濕地。遊船中使用較多的是這種大型遊船,但觀賞效果不好。在河道中看到了落日丁達爾。

在Klias紅樹林濕地拍到的豬尾猴,也是我們在這個濕地遊船唯一看到的猴子。據船家說,這裡以前可以見到4~5種猴子,但由於中國旅遊團的遊人喊叫聲太大,造成了猴子不都在河岸附近的樹上活動,而是躲到幾百米外的樹上。他指著遠遠樹上的一個小灰點兒說:“看,長鼻猴在那裡。”

亞庇清晨魚市:

不得不提的是亞庇菲律賓市場附近的魚市,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品味的地方,每天清晨5點開始到7點結束,這裡就變得熱鬧起來,熙熙攘攘的人們穿行其中,討價還價、挑魚、裝貨,我連續4次在魚市拍攝當地人進行交易的場景,樸素的畫面和樸素的人們,他們並不反感我的拍攝,反而都很好奇我的鏡頭,拿著各自的魚在我面前擺拍,好像這是他們的戰利品一般。

亞庇菜市場:

在魚市旁邊,則是當地最知名的市場,瓜果蔬菜,肉蛋奶茶一應俱全。由於是伊斯蘭國家,在這裡聞不到那讓人難受的豬肉味兒。蔬菜中有基本都沒見過,圖上這個薑花就是第一次見。

朋友們都過了一把老闆癮,經過幾輪評選,最終 @手邊巴黎urruolan美女取勝獲得最佳店主稱號,眾望所歸啊。

亞庇美食推薦:

對於亞庇的美食,實在是很多,不過可以推薦的還是老幾樣,大茄來、新記肉骨茶、金沙圓生肉面等,我在這裡 簡單介紹介紹。

大茄來海鮮

這顯然不是我們的主材,2公斤的龍蝦,但價格比國內都貴,但拿起來拍個照還是可以的。

【奶油老虎蝦】奶油口味,第一次吃到,我們點的中蝦,一人兩個的量,裝了一滿盤,味道不錯,奶油醬可以拿來拌飯……又不糟蹋東西。

【甘香蟹】他家的甘香蟹(青蟳)有兩種做法,最愛這種,帶一點點辣味,還有咖喱的味道,螃蟹非常入味,炒蟹用的醬汁是最好的,伴著米飯吃很完美。

【橘子冰】開始喝覺得味道很怪,適應後品味出濃濃的橘子味道,特別酸爽,太適合亞庇這個天氣。

上幾張圖便是這裡口碑極佳的“大茄來”餐廳。這家餐廳的規模已經從幾年前的一家小店,擴大到一條百余米的美食街,中國遊客功不可沒。

新記肉骨茶

馬來西亞的肉骨茶和新加坡的口感和製作方法完全不同,略帶苦味兒的新記肉骨茶的口感我更加喜歡,但很多朋友適應不了。新加坡的肉骨茶則偏甜口。

怡豐茶室

怡豐茶室,沙巴亞庇市很出名的一家茶室,裡面的服務生大都說國語或粵語,點了一碗知名的咖喱叻沙,真心好吃的早點。正是因為味道傳統正宗,這裡才如此出名吧。

亞比周邊,我去過的島嶼:

亞庇周邊的島嶼,每次我都是作為鑽雨林後對自己的獎勵,一般去浮潛等休閒娛樂,偶爾調戲調戲島上的馬來水巨蜥.....。我只去過3個島,分別是沙比島、馬努幹島、美人魚島。

馬努幹島

馬努幹島給我最好的印象是自助餐極佳,為何最佳,因為這裡有一個五星級度假村(Manukan Island Resort),因此服務設施和餐飲條件均屬一流,在這家度假村吃個自助午餐絕對時間物超所值的事情。飯後,往後廚方向走,還有意外發現,會有幾隻馬來水巨蜥盤臥在那裡等待著它們自己的午餐。

馬來水巨蜥,其實在這裡隨處可見,只要你往地上扔食物殘渣,他們就會毫不避諱的過來搶食物。。個體大的有2米,對於遊人來說還是蠻恐怖的。

陸寄居蟹屬的,夾人毫不留情,我用魚眼鏡頭表現它與海的關係。

馬努幹島背面的礁石非常多,這裡有很多貝類和魚類可以觀察,如在岩石上曬太陽的彈塗魚。

美人魚島:

美人魚島距離亞庇較遠,快艇足足開了一個小時,一路大浪顛簸。美人魚島周邊珊瑚礁眾多(死珊瑚礁更多),上面國人旅行團成批,個人感覺不是很好,尤其是午餐的品質也略感不足,如果為了浮潛,在路程上往返2個多小時,不太值得。但由於這裡的珊瑚礁保存較好,水肺玩著應該會不錯。大家各自選擇吧。我用了很多時間,拍了上圖這張貝殼圖,只要你花些時間,也可以找到各類奇形怪狀的貝類。

京那巴魯山(神山)

這裡是馬來西亞和婆羅洲第一高峰所在地,京那巴魯山(神山),海拔4101米,2000年,京那巴魯山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這裡也是我心儀許久的地方,每個熱愛博物人的夢神山的生物資源異常豐富,有5000~6000種植物,326種鳥類和超過100種哺乳動物。行走在心怡許久的神山中,仔細觀察這裡的各種豐富的野生動植物。風景如畫,雨林景觀,蘭花聖境,甲蟲樂園,別樣天堂。

飛機上拍到的神山,好像在與飛機比肩同飛一般,從海平線到4100米的爬升,這真是婆羅洲實現的神話。

我是在2月去的神山,這個季節可以輕鬆看到神山全貌,山頂部分不會被在遮擋在雲層中。在其他月份,能見到神山的機會並不多,尤其是7~8月的夏季,神山基本都籠罩在一塊雲中。

婆羅洲姬兜,“婆”自開頭的一定是特有物種,威武的身軀,接近它就會張牙舞爪,揮舞著前面兩個前臂,向你示威。之後,在另一棵樹上,我們發現了一隻雌性婆羅洲姬兜。之後,我承認我幹了見壞事兒,讓它們成功交配了……這些事情,真的不用教它們,放在一起,就開始不停的嘿咻……

來神山我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找到它,最威武的南洋大兜蟲。這種南洋大兜蟲,也叫婆羅洲南洋大兜,以希臘神話中的持天巨人阿特拉斯命名。它的個體比婆羅洲姬兜要大不少,性格很是暴躁,不停揮舞前臂向我示威,不過示威的時候,它並不會逃走,反而成了極佳的模特,既然你不躲,那就拍嘍。

蘇門答臘扁鍬,這傢伙的這倆大牙特別漂亮吧?而且防禦姿態也不錯,關鍵是威力驚人。一不小心夾了同伴的手指,瞬間尖叫+爆血,實在威力無窮啊。

瘤犀金龜屬,這甲殼精美的很,犀牛一樣又很像頭盔。

在神山遇到的兩種葉(蟲脩)(連起來念xiu),這在國內可是神一樣的生物,在神山終於如願拍到。它們身體的擬態和葉子一樣,如果趴在類似的葉片上,休想輕易找到它們。

關於看大花草(大王花),這個絕對需要運氣,在神山腳下的溫泉區域,如果有大王花開放,村民會立起牌子,收費讓遊人參觀(收費15~20rm),我們非常幸運在神山拍到了大花草(大王花) Rafflesia kiethii,這是大花草中最大的一種,直徑平均為80-100cm,花期為15-18個月開放一次,每次開花7天,7天后花敗變黑。至於大王花臭不臭,這裡必須和朋友們說明,花期的7天裡都是不臭的,7天過後腐敗的時候才開始發臭。能遇到它只能說我們的RP足夠好了。我使用了魚眼鏡頭進行拍攝,鏡頭誇張的表現力更添幾分探索樂趣。

沙巴神山拍攝野生蘭花,在神山待了一天,隨隨便便拍拍,就10多種蘭花。不得不佩服這裡的生物多樣性之豐富,下次有機會再往高海拔走一走。雖然買了馬來西亞當地的植物學書籍,其中仍有許多無法鑒定。

Coel swaniana,熱帶蘭花,蘭花一直是我們熱衷追求的目標之一,我們去到山打根的時候並非蘭花盛花期,能夠遇到,真是緣分。

Coelogyne clemensii var. clemensii,無中文

Trichotosia ferox,鏽毛鞘蘭

Bulbophyllum lobbii,洛比兜蘭,這個譯名非常好聽。

Coelogyne moultonii,大苞貝母蘭

Paphiopedilum javanicum var.virens,某兜蘭無中文,地生蘭中最喜歡的種類,能拍到已屬幸運。

Podochilus microphyllus,小葉柄唇蘭,花小的可憐,只有2mm大,針別兒大小,拍起來也比較吃力。

牙刷石斛,倒是很形象。

某種合萼蘭

神山背景的竹葉蘭,作為隔離綠化帶,大面積種植,不過人家也是一種蘭花。

兩眼豬籠草Nepenthes reinwardtiana,神山野生的豬籠草,成片成片的生長在岩壁上,兩眼豬籠草因為籠子內的兩個類似眼睛的斑點而得名。我看籠子裡,卻只看到了一隻死螞蟻。

“風下之鄉”的真正出處——山打根

在沙巴,最容易接近野生動物的地方,就是山打根。這裡的熱帶雨林中河流交錯,海河交接使得河水變成半咸,紅樹林滋養著這裡的生命萬物。在這裡的京那巴當岸河河畔,我們可以輕鬆見到各種野生動物,當然還有我心中最希望見到的紅毛猩猩。 踏上位於馬來西亞婆羅洲的這片神秘的熱帶雨林,開始尋找那些在西元17~18世紀,流連於此採集標本,製作繪本的博物學家的足跡。在這裡,每日我都會在雨林中深度探索未知生物,拍攝美麗的物種圖片。當你真正置身雨林中,五感交集——興奮、恐懼、擔心、焦慮、不安歷歷在目,但也正是面對這種未知,才激勵我們繼續前行。山打根是沙巴州第二大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獨特的優勢,在造物主的眷顧之下,常年不受風災的影響。美國女作家安琪·凱斯曾在山打根住過一段時間,並寫成著作 “Land Below the Wind”《風下之鄉》。自此,“風下之鄉”的名稱就成了整個沙巴的代名詞。但真正的風下之鄉,還是山打根。 在山打根,拍攝和觀察野生動物的方式最常見的方式莫過於快艇出行,經驗豐富的船家,駕駛著快艇,每日清晨和傍晚,在河道中馳騁,他們熟悉每條河道中的物種分佈情況,知道在這裡生活的每個長鼻猴、長尾猴種群的活動範圍。我們每天都跟隨我們的嚮導,一群深入探索這些野生動物的世界。

西必洛人猿中心:

這個地點距離山打根市區不遠,可以在下飛機後直接前往。中心坐落在西必洛-卡比利的森林保護區內,向遊客提供便利條件去近距離觀看紅毛猩猩及親近它們的自然棲息地。這裡的紅毛猩猩皆為加里曼丹亞種,在這裡大約生活著50多隻紅毛猩猩。它們的外形,與人類非常相似(令人更為驚訝的是,它們的基因有96.4%是和人類一樣的),壽命20~30歲,10歲的紅毛猩猩,智商相當於5~6歲的小孩兒,聰明靈巧,吸引一些原住民飼養在家,因而令它們失去了生存技能。在西必洛人猿庇護中心所收留畜養的,多是來自森林劃木區、種植園丘,或是被非法捕捉而受傷及落單的小人猿,它們在獲得充分的護理和在野外生存的技能訓練之後,就會被重播到森林裡。在這裡大約生活著50多隻紅毛猩猩。 這裡設有一條連通觀賞走廊和進食平臺的木板路,在那裡遊客可以觀賞到管理員每天兩次餵食人猿的情景(上午10:00和下午14:00),在此期間偶而還可以觀看到長尾和短尾猴串跳於樹叢中。近距離觀看餵食臺上,來享用香蕉及牛奶大餐的紅毛猩猩出現的情景。一般它們會由遠而近,一些看起來對人類似乎存有戒心,而一些則看起來則已經老練得對人類見怪不怪。這裡在11月~3月,可以見到數量較多的紅毛猩猩,其他月份由於當地水果較多(紅毛猩猩最喜歡的食物是榴槤),這裡的食物不會給它們足夠的吸引力。 切記這裡不可攜帶背包或手提包入內,避免被猩猩搶走,另外絕不可攜帶水果。

見到紅毛猩猩,我的腦海裡總是浮現出《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中描述的場景,書中17次提到華萊士獵捕紅毛猩猩的經歷,就好像出現在眼前的連續血腥畫面:華萊士一邊招呼人手一邊端著獵槍不停追趕,吼叫著的紅毛猩猩時而往前縱躍,時而停下來朝人憤怒地投擲樹枝,並最終在一陣槍響中應聲而倒。有些掛在高枝上的紅毛猩猩屍體,因為沒法取得,或者取得成本太大的,只能遺棄樹上,並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裡一直被黑霧一樣的蒼蠅叮咬。那個年代,確實有很多殘酷血腥的旅行擺在面前,但如今已並非那個年代,我們也並非為了取得標本而旅行,我相信優秀的攝影作品更能夠打動人心。

看完人猿表演,可以繼續深入棧道行走,西必洛人猿中心是片真正的熱帶雨林,遊走在棧道上,可以有很多意外發現,犀鳥、其他猴子、昆蟲、蘭花,甚至是小型鼷鹿,都有幾率見到。

京那巴當岸河:

從山打根到京那巴當岸河需要2個小時左右的車程,京那巴當岸河是沙巴州最長的河流,約560公里。這條河及其周圍的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此時正是最好的時節,郊外的世界,沒有人群,沒有網路,果樹豐盛,空氣溫潤,最重要的是,這裡是眾多鳥類和靈長類動物的棲息地。

沿著京那巴當岸河一路乘船,到達了我們的住處Bilit Rainforest Lodge(畢力特雨林旅舍)。之後的幾天雨林生活中,船將是我們唯一的交通工具。 在山打根,拍攝和觀察野生動物的方式最常見的方式莫過於快艇出行,我們分別在清早、黃昏還有夜晚進行遊船拍攝,而每次出行,都能拍到不同的物種。嚮導帶我們在河道中馳騁,他熟悉每條河道中的物種分佈情況,知道在這裡生活的每個種群的活動範圍。我們每天都跟隨我們的嚮導,深入探索這些野生動物的世界。白鷺、犀鳥、藍耳翠鳥、長鼻猴、長尾猴、豬尾猴、紅毛猩猩、網紋蟒甚至灣鱷,嚮導都帶著我們一一看過。

我們看到了山打根絕美的晚霞,同時清真寺響起了禮拜的聲音,完美的淨化心靈之旅,聽到禮拜聲的時候,大家都沉浸在這如畫的環境中。

梁征老師拍攝

梁征老師拍攝

棲息于婆羅洲的食蟹猴(長尾猴),棲息于山打根紅樹林沼澤地帶,因為喜歡在退潮後到海邊覓食螃蟹及貝類,故名食蟹猴。小猴子一副天生呆萌的樣子,我們拍攝時笑聲不斷。

豚尾猴(豬尾猴),顧名思義,尾巴短像豬尾巴一樣。是我們在山打根見到的數量最多的猴子,甚至在我們酒店裡都有一個種群長期活動。酒店人員特意叮囑我們,睡覺或出門一定關進房門,謹防猴子進屋偷東西。

長鼻猴,為婆羅洲特有物種,來京那巴當岸河必看的猴子。由於長期進食有毒的紅樹葉,所以它有一套獨特的消化系統,這就是為何我們看到它都是大肚子的由來。雄性的鼻子大得出奇,隨著其年齡的增長鼻子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像茄子一樣的紅色大鼻子,發情期的時候,大鼻子就會向上挺立或上下搖晃。相比之下,雌性的鼻子就比較正常。發情期的雄性,不僅鼻子增大,DD也會變得超強,造型讓人難忘,長鼻猴的DD在發情期可以24小時勃起,隨時與母猴進行交配,這技能。。絕了。如果想近距離觀看長鼻猴,在紅樹林很難實現,但可以選擇山打根市附近的拉蔔克灣長鼻猴庇護中心。

花冠皺盔犀鳥Wreathed Hornbill(雌性),犀鳥是一類珍稀和特別的鳥類,某些種類上嘴基部的骨質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長的1/3甚至一半,寬扁的腳趾非常適合在樹上攀爬活動,一雙迷人的大眼睛上竟然還長有粗長的眼睫毛。這只花冠皺盔犀鳥頭頂黑色的頭頸,藍色的喉囊,暴露了它的性別。我們靠近,它也沒有躲開,只是好奇的盯著我們。

兩隻冠斑犀鳥在暮色火燒雲中的剪影,它們肯定是一對兒,冠斑犀鳥是比較多見的犀鳥,它們是守候愛情的鳥,明確的一夫一妻制。我為了拍攝這張照片,讓船家儘量靠近河道另一側,來取景映襯這對“夫妻”。

蛇雕,在山打根數量不少的主力猛禽,它們以蛇類為食,清晨乘快艇在河岸邊樹上偶見。這裡常見網紋蟒、黃鏈蛇,但我們這些天卻一條蛇都沒有看到。這只蛇雕一直在枝頭鳴叫,似在尋找配偶。

酒店周邊有不少桑科榕屬植物,吸引了很多昆蟲。

我們的這些天的住地Bilit Rainforest Lodge(畢力特雨林旅舍),純生態的雨林旅店。房子表面樸素,屬於馬來西亞特有的建築風格,為了防潮防蟲防蛇,房子和地面之間有支柱,我們都住在了2樓。房間很乾淨,但由於是雨林環境,不可避免可以看到壁虎和螞蟻,夜間還有更多其他昆蟲。每天早晨,都會有長尾猴在房間門口溜達來溜達去,別有一番風景。 這裡的食物永遠都是自助餐,菜肴很簡單但營養十足,每天廚師們都會稍作調整,讓食客們不會挑出毛病,味道也不錯。我們在這裡每天早上6點半和下午4點都有一次2個小時左右的快艇遊船拍攝活動,在白天其他時間和夜晚,還安排了多次的雨林探索活動。

夜探雨林,一個未被探索的新世界

Frilled Tree Frog(Rhacophorus appendiculatus) 飾邊樹蛙

Copper-cheeked Frog(Hylarana labialis)

Rough sided frog(Pulchrana laterimaculata)

某種大型竹節蟲

某種大型馬陸

某種蘑菇

婆羅洲長鼻蠟蟬

在靠近河岸的地方,我們發現了正在休息的鸛嘴翡翠。

還有藍耳翡翠

馬來漁鴞,夜間遊船河必見物種。

我的夜間拍攝工作照,一副苦逼德性

夜探雨林的正確著裝是JACK WOLFSKIN長袖皮膚衣+速幹衣搭配。夜探的時候,手電筒需拿在眼睛旁邊,這樣可以加大照射面積,發現更多物種。 好友 @clover張三 出鏡展示夜間探索雨林標準狀態和使用Fenix費尼克斯手電筒的方法。(梁征老師拍攝)

夜間的雨林更加豐富多彩,因為山打根這裡白天異常悶熱,很多動物都選擇夜間出行,22~24℃左右的氣溫適合生物活動,這時候穿越雨林,我們能見到更多生物,這也是我們此行的重要內容,這時候更要注重對裝備的要求,必須長袖衣褲、頭燈、手電筒、蛇鉤一個都不能少。開始我們還擔心同行隊伍中的@ clover張三會害怕黑夜,夜探開始後才發現,她的興趣比我們男隊員都要大很多,一路探索不同的生物,總不停呼喚我們有新的發現。同行的朋友 @ clover張三 在日記中寫道: “對於一個叢林迷來說,沒有什麼比夜探這件事更刺激更驚喜了。 夜晚的雨林靜得詭異,然而這些對於好奇心與求知欲極強的我們來說,其實也不算什麼。不亂碰枝幹,不要被樹根絆倒也不能被突然撞向手電筒的飛蛾嚇到。 昆蟲的鳴叫此起彼伏,這些新鮮俏皮的聲音好似一場大自然協奏曲,是特地歡迎我們來到他們的世界,讓我們在緊張夜探的同時放鬆了不少。 昆蟲大多依附在樹幹或是樹葉背後表面,較容易被發現。正在交配的蟲子、褐色的小青蛙、撒網蜘蛛、浩蕩的螞蟻兵團,巴掌大的蝴蝶……每次發現都讓人驚奇不已,而它們的名字、來歷則要請教我們的專家鄭老師了。同行的朋友 @梁征-影像-生活 在日記中寫道: “夜晚遊船河,可以看到各種神奇的動物,這些都只屬於山打根。當船開到河中央,熄滅引擎的那一刹那,整個世界都靜止了下來,仰頭望去,整條銀河橫掛天際,我們的心在那一瞬間似乎也靜止了,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就那麼呆呆的、傻傻的抬頭看著,大家都不說話,好像每一個人都進入了屬於自己的世界。平靜過後,洶湧而來的—對,就是洶湧而來的-是一陣一陣的激動和感動,情、愛等等情緒,在那時達到了一種極致,那感覺,只能用“美哭了”來形容。在那時,只有相愛的人陪伴左右,才是完美的。我相信,這感覺在今後的生命中,永遠不會淡忘,這種對於生活以及生命的熱愛,也會深深刻在骨子裡。”

在華萊士的危險事物列表中,蛇是最常見的,他在捕蟲袋和衣物箱中幾次摸到蛇,險些被咬。最危險的一次是一條足可吞小孩的大蛇盤在梁上。夜探中,我們只在石縫中見到了一條小小的蛇,pseudorabdion albonuchalis(ring-necked litter snake)。

尋找最佳的“隱身斗篷”,白天的雨林探索:

雨林中隱藏的殺機太多,白天在雨林中出沒的小動物們都掌握了很好的保護自己的能力,或是擬態、或是保護色,總之,如果沒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你很難找到它們。很多昆蟲會使用擬態,模擬葉子的姿態,但如果細細觀察,總會發現一片葉子不那麼“正常”。雨林中的蜥蜴大都會變色,會使用自己的變色技能,隱藏自己的身體伺機捕食。 白天在雨林中行走,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水源充足,防止中暑。當然還有就是防蚊液和防曬霜也抹足夠吧。

巨腿螳若蟲,一般把自己吊掛在樹枝上, 隱藏很好,不好發現。

樹幹上發現的另外一種馬陸,造型獨特,身邊有很多朋友都非常害怕馬陸,覺得它的腿太多了……

白天在樹葉上發現的樹蛙,鳥屎一般的存在。趴在葉子上不細看的話,就會以為它是一坨鳥屎。

Bronchocela cristatella,這裡的某種樹蜥,小傢伙很警覺,我們每次接近,它都會逃走,但不會跑遠,總與我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我拿著聯想VIBEshot手機,在一旁蹲守,當它發現我們並不是威脅的時候,便自己跑過來,主動充當了我們的“模特”。

最興奮的事情莫過於拍到了這個小妖孽,毛緣毛杯菌,萌萌的。看到它就想一定要拍好,結果為了拍它給這裡的蚊子咬了20多口也真是醉了,回住處一夜都在上藥撓癢癢。

火焰蘭屬

Aerides odorata

某種蝦脊蘭

對於自然收集愛好者來說,這裡也是天堂,可以在這裡看到各種果實、貝類、昆蟲甲殼等。別忘了看看熱帶雨林的標誌,龍腦香科植物的種子,會讓你印象深刻。

寫在最後:

這是我熱愛的博物生活,不管是穿行在雨林中,還是在蜿蜒曲折的河道中遊船河,抑或是在沙灘上尋找貝殼和小螃蟹,都是我熱愛的博物生活。婆羅洲熱帶雨林並不遙遠,只是我們缺乏對它的關注,一旦你進入這美妙的博物世界,也會和我一樣,沉迷於此。我會帶著博物態度在這裡旅行。你會嗎?

我這兩次去沙巴旅行都選用的是“京東旅遊白條”這個付款方式,進行了12期分期付款,對於我個人來言,很划算而且實用,每月還款即可,不必考慮更多問題。活動旅行資金,可以使我的資金運轉起來,不需要先行墊付在機票和酒店上。可把資金用於行程中其他的地方,例如:可以為行程配備好的出行設備,在行程中選擇更多增值服務,如更舒服的酒店,更好的餐廳,豐富整個旅程。

像我這麼玩,必須要帶的東西!

1、 雨林中需要選擇透氣性良好的長袖速幹衣和速幹褲,讓汗液第一時間排出體外。另外,在氣溫30℃以上,濕度90%以上的雨林中,只有速幹衣褲可以保證乾爽。長袖衣褲在一定程度上還可防止蚊蟲騷擾,在穿越密林時還能防止被樹枝劃傷。處於防螞蟥的考慮,可以在速幹衣外層加穿一件輕薄的皮膚衣,穿行雨林的時候用皮膚衣的連身帽子罩住頭部,防止螞蟥從脖子裡進入身體。推薦使用狼爪(JACK WOLFSKIN)速幹衣褲外加皮膚衣。

2、 需要一雙防水、透氣、狼爪(JACK WOLFSKIN)高幫的戶外登山鞋,主要行走略高海拔的山地及日常公路行走,防水和透氣不必多說,高幫主要是防蛇的需要。但穿行雨林並不適合穿著登山鞋。3、 專用戶外高雨鞋(防螞蟥神器,主要用來溯溪及穿行雨林密林)、鹽袋(螞蟥身體中70%都是水分,遇到鹽會造成脫水死亡,隨身攜帶一個裝滿鹽的絲襪鹽袋,可以第一時間驅逐它們)、大雨披(方便在雨中攝影)、水壺、驅蚊液(建議油性)、防曬霜高倍率(如出現曬傷,即使使用曬後修復,如諾無痕曬後修復霜,避免皮膚受到更多傷害)、Fenix費尼克斯高流明手電筒(手電筒如有可能,帶2個)、蛇鉤(雨林裡蛇多,帶上蛇鉤會比較安全。)這些都是雨林必備品。4、 應急藥品,如季德勝蛇藥(帶上的好,以防萬一)、防中暑藥(藿香正氣)、速效救心、感冒藥(發燒藥)、腸胃藥(鹽酸小檗)、創可貼(液體邦迪)等。5、 上網,最靠譜的方式是在國內出行前租用“漫遊寶”移動wifi上網設備,信號穩定,而且待機時間長,可同時服務5台手機,比較方便。我在沙巴購買電話卡有被騙的經歷,購買的3G上網卡,半天兒流量耗盡,後來感覺是子母卡盜卡模式。如果在當地購買上網卡,一定去大店鋪,而且一定記住店鋪位置,方便購買後更換等。

狼爪(JACK WOLFSKIN)速幹衣褲外加皮膚衣,組合穿著,防蚊蟲效果最好。

漫遊寶wifi上網盒子,隨時接入當地3G網路,隨時上網。我買了2塊電池備用,1塊電池待機大概6小時左右,2塊電池保證一天用網沒問題了。

Fenix費尼克斯高流明手電筒,在雨林中正確使用的方法應該是舉過頭頂而且原理臉部,避免蚊蟲屈光作用往臉上撞,如果蚊蟲多,晚上還是蠻嚇人的。

婆羅洲攝影裝備:1、單反相機、微單相機、三防相機、數碼鏡頭(柯達SP360數碼鏡頭,錄製視頻的需要)、聯想VIBEshot手機及IPHONE6P的思拍樂手機攝影配件等。2、單反相機需要準備微距鏡頭、廣角鏡頭(魚眼)和長焦鏡頭。微距鏡頭用來記錄昆蟲等微小生物,廣角(魚眼)幫我們另類視角、完成花絮的拍攝和風光攝影,長焦鏡頭能幫你拍攝鳥類等不易靠近的動物。我一般攜帶的單反相機及鏡頭:佳能5D Mark iii+騰龍SP 35mm F1.8 Di VC USD(有微距拍攝能力)+騰龍SP 90mm f/2.8 Di MACRO 1:1 VC USD(專用微距鏡頭,焦段合理)+騰龍SP 150-600mm f/5-6.3 Di VC USD,這樣的機身+鏡頭組合,基本可以滿足拍攝自然生態題材需要。3、 我們常使用高速連拍模式抓住動物的每一個精彩瞬間。4、 閃光燈是叢林拍攝的必要裝備,最好能給閃光燈戴上一支柔光罩,這樣拍攝後動物的眼中就不會留下生硬的白色光斑了。5、 三腳架也非常實用,在雨林中使用三腳架進行低角度拍攝比較實用。推薦曼富圖190GO,可以中軸橫置,非常方便進行微距拍攝。6、 攝影包,由於我攜帶的攝影器材較多,我攜帶的是曼富圖大黃蜂攝影包,可以裝下兩機身,4只鏡頭,外加筆記型電腦和閃光燈。

手機其實是特別方便的拍照利器,善加利用,也可以保證隨時記錄旅行瞬間,我全程一直在使用聯想VIBEshot手機。

我一次出門攜帶的攝影裝備總量。一般是一個大攝影包(曼富圖大黃蜂攝影包,十分能裝東西)外加一個行李箱組合。什麼?你問為何帶這麼多?因為拍攝每種生物真要用到不同的鏡頭組合。

後面有朋友回復問我鏡頭上套的是神馬,就是它,柯達SP360 運動攝像鏡頭,8mm鏡頭才是真正的魚眼視角,一般我用於記錄視頻和拍攝另類魚眼視角照片,很實用,電池抗造(一塊電池可以使用2小時左右)。

亞庇市及周邊:

亞庇市內火燒雲日落

亞庇市(Kota Kinabalu),沙巴州的首府,是沙巴州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可以說沙巴州好吃的好喝的,都集中在亞庇了。這裡的gaya街上集中了多種美食值得反復品嘗。可對我來說這裡更像是一個中轉站,我去到婆羅洲的各個地點,都要經過亞庇中轉,或飛機或汽車。亞庇是個很好的休閒場所。 在亞庇市周邊,也有不少自然資源不錯的地點可以推薦。如洛高宜野生動物園,神山公園,萊佛士森林保護區,紅樹林觀猴和螢火蟲(KAWA、威士頓、Klias)等。當然還有一些國家保護區,如果能有資源進入拍攝,那是相當幸福的事情。 亞比市內也有不少好地方,Gaya街、大茄來餐廳、菲律賓市場的海鮮BBQ夜市、怡豐茶室、新記肉骨茶等等。 馬來西亞的自然類圖書非常值得購買,外加我是個讀書狂,所以我走遍了這裡的大街小巷,找尋書店的影子。我在亞庇市共找到了4家書店,其中性價比最高的一家書店,是位於洛高宜野生動物園出口處的書店,要比亞庇市內的Borneo shop書價便宜30%以上,很是值得推薦。

亞庇住宿

在亞庇住宿,我比較滿意的酒店有兩家,一家是經濟型酒店Gaya Centre,我在亞庇城區住著性價比最高,交通最便捷,最舒服的一家酒店。這家酒店距離知名的菲律賓市場,步行不到10分鐘。 另一家是位於亞庇市區30分鐘車程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莎利雅度假酒店,我在沙巴住過的最舒適的五星級酒店。每次雨林探險回來,我會在這家酒店休息和調整。不過,這裡有另外一個原因更加吸引我。這裡是個拍鳥樂園,清晨你在園中漫步就可以拍到幾十種鳥類。

@happy惚惚拍攝

白眉黃臀鵯

蛇鵜

白斑黑石雞

酒店飼養的紅綠金剛鸚鵡

Klias紅樹林濕地

Klias紅樹林濕地觀看長鼻猴和螢火蟲(這個紅樹林濕地不推薦,物種少,而且整體感受欠佳),個人更推薦KAWA濕地。遊船中使用較多的是這種大型遊船,但觀賞效果不好。在河道中看到了落日丁達爾。

在Klias紅樹林濕地拍到的豬尾猴,也是我們在這個濕地遊船唯一看到的猴子。據船家說,這裡以前可以見到4~5種猴子,但由於中國旅遊團的遊人喊叫聲太大,造成了猴子不都在河岸附近的樹上活動,而是躲到幾百米外的樹上。他指著遠遠樹上的一個小灰點兒說:“看,長鼻猴在那裡。”

亞庇清晨魚市:

不得不提的是亞庇菲律賓市場附近的魚市,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品味的地方,每天清晨5點開始到7點結束,這裡就變得熱鬧起來,熙熙攘攘的人們穿行其中,討價還價、挑魚、裝貨,我連續4次在魚市拍攝當地人進行交易的場景,樸素的畫面和樸素的人們,他們並不反感我的拍攝,反而都很好奇我的鏡頭,拿著各自的魚在我面前擺拍,好像這是他們的戰利品一般。

亞庇菜市場:

在魚市旁邊,則是當地最知名的市場,瓜果蔬菜,肉蛋奶茶一應俱全。由於是伊斯蘭國家,在這裡聞不到那讓人難受的豬肉味兒。蔬菜中有基本都沒見過,圖上這個薑花就是第一次見。

朋友們都過了一把老闆癮,經過幾輪評選,最終 @手邊巴黎urruolan美女取勝獲得最佳店主稱號,眾望所歸啊。

亞庇美食推薦:

對於亞庇的美食,實在是很多,不過可以推薦的還是老幾樣,大茄來、新記肉骨茶、金沙圓生肉面等,我在這裡 簡單介紹介紹。

大茄來海鮮

這顯然不是我們的主材,2公斤的龍蝦,但價格比國內都貴,但拿起來拍個照還是可以的。

【奶油老虎蝦】奶油口味,第一次吃到,我們點的中蝦,一人兩個的量,裝了一滿盤,味道不錯,奶油醬可以拿來拌飯……又不糟蹋東西。

【甘香蟹】他家的甘香蟹(青蟳)有兩種做法,最愛這種,帶一點點辣味,還有咖喱的味道,螃蟹非常入味,炒蟹用的醬汁是最好的,伴著米飯吃很完美。

【橘子冰】開始喝覺得味道很怪,適應後品味出濃濃的橘子味道,特別酸爽,太適合亞庇這個天氣。

上幾張圖便是這裡口碑極佳的“大茄來”餐廳。這家餐廳的規模已經從幾年前的一家小店,擴大到一條百余米的美食街,中國遊客功不可沒。

新記肉骨茶

馬來西亞的肉骨茶和新加坡的口感和製作方法完全不同,略帶苦味兒的新記肉骨茶的口感我更加喜歡,但很多朋友適應不了。新加坡的肉骨茶則偏甜口。

怡豐茶室

怡豐茶室,沙巴亞庇市很出名的一家茶室,裡面的服務生大都說國語或粵語,點了一碗知名的咖喱叻沙,真心好吃的早點。正是因為味道傳統正宗,這裡才如此出名吧。

亞比周邊,我去過的島嶼:

亞庇周邊的島嶼,每次我都是作為鑽雨林後對自己的獎勵,一般去浮潛等休閒娛樂,偶爾調戲調戲島上的馬來水巨蜥.....。我只去過3個島,分別是沙比島、馬努幹島、美人魚島。

馬努幹島

馬努幹島給我最好的印象是自助餐極佳,為何最佳,因為這裡有一個五星級度假村(Manukan Island Resort),因此服務設施和餐飲條件均屬一流,在這家度假村吃個自助午餐絕對時間物超所值的事情。飯後,往後廚方向走,還有意外發現,會有幾隻馬來水巨蜥盤臥在那裡等待著它們自己的午餐。

馬來水巨蜥,其實在這裡隨處可見,只要你往地上扔食物殘渣,他們就會毫不避諱的過來搶食物。。個體大的有2米,對於遊人來說還是蠻恐怖的。

陸寄居蟹屬的,夾人毫不留情,我用魚眼鏡頭表現它與海的關係。

馬努幹島背面的礁石非常多,這裡有很多貝類和魚類可以觀察,如在岩石上曬太陽的彈塗魚。

美人魚島:

美人魚島距離亞庇較遠,快艇足足開了一個小時,一路大浪顛簸。美人魚島周邊珊瑚礁眾多(死珊瑚礁更多),上面國人旅行團成批,個人感覺不是很好,尤其是午餐的品質也略感不足,如果為了浮潛,在路程上往返2個多小時,不太值得。但由於這裡的珊瑚礁保存較好,水肺玩著應該會不錯。大家各自選擇吧。我用了很多時間,拍了上圖這張貝殼圖,只要你花些時間,也可以找到各類奇形怪狀的貝類。

京那巴魯山(神山)

這裡是馬來西亞和婆羅洲第一高峰所在地,京那巴魯山(神山),海拔4101米,2000年,京那巴魯山國家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這裡也是我心儀許久的地方,每個熱愛博物人的夢神山的生物資源異常豐富,有5000~6000種植物,326種鳥類和超過100種哺乳動物。行走在心怡許久的神山中,仔細觀察這裡的各種豐富的野生動植物。風景如畫,雨林景觀,蘭花聖境,甲蟲樂園,別樣天堂。

飛機上拍到的神山,好像在與飛機比肩同飛一般,從海平線到4100米的爬升,這真是婆羅洲實現的神話。

我是在2月去的神山,這個季節可以輕鬆看到神山全貌,山頂部分不會被在遮擋在雲層中。在其他月份,能見到神山的機會並不多,尤其是7~8月的夏季,神山基本都籠罩在一塊雲中。

婆羅洲姬兜,“婆”自開頭的一定是特有物種,威武的身軀,接近它就會張牙舞爪,揮舞著前面兩個前臂,向你示威。之後,在另一棵樹上,我們發現了一隻雌性婆羅洲姬兜。之後,我承認我幹了見壞事兒,讓它們成功交配了……這些事情,真的不用教它們,放在一起,就開始不停的嘿咻……

來神山我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找到它,最威武的南洋大兜蟲。這種南洋大兜蟲,也叫婆羅洲南洋大兜,以希臘神話中的持天巨人阿特拉斯命名。它的個體比婆羅洲姬兜要大不少,性格很是暴躁,不停揮舞前臂向我示威,不過示威的時候,它並不會逃走,反而成了極佳的模特,既然你不躲,那就拍嘍。

蘇門答臘扁鍬,這傢伙的這倆大牙特別漂亮吧?而且防禦姿態也不錯,關鍵是威力驚人。一不小心夾了同伴的手指,瞬間尖叫+爆血,實在威力無窮啊。

瘤犀金龜屬,這甲殼精美的很,犀牛一樣又很像頭盔。

在神山遇到的兩種葉(蟲脩)(連起來念xiu),這在國內可是神一樣的生物,在神山終於如願拍到。它們身體的擬態和葉子一樣,如果趴在類似的葉片上,休想輕易找到它們。

關於看大花草(大王花),這個絕對需要運氣,在神山腳下的溫泉區域,如果有大王花開放,村民會立起牌子,收費讓遊人參觀(收費15~20rm),我們非常幸運在神山拍到了大花草(大王花) Rafflesia kiethii,這是大花草中最大的一種,直徑平均為80-100cm,花期為15-18個月開放一次,每次開花7天,7天后花敗變黑。至於大王花臭不臭,這裡必須和朋友們說明,花期的7天裡都是不臭的,7天過後腐敗的時候才開始發臭。能遇到它只能說我們的RP足夠好了。我使用了魚眼鏡頭進行拍攝,鏡頭誇張的表現力更添幾分探索樂趣。

沙巴神山拍攝野生蘭花,在神山待了一天,隨隨便便拍拍,就10多種蘭花。不得不佩服這裡的生物多樣性之豐富,下次有機會再往高海拔走一走。雖然買了馬來西亞當地的植物學書籍,其中仍有許多無法鑒定。

Coel swaniana,熱帶蘭花,蘭花一直是我們熱衷追求的目標之一,我們去到山打根的時候並非蘭花盛花期,能夠遇到,真是緣分。

Coelogyne clemensii var. clemensii,無中文

Trichotosia ferox,鏽毛鞘蘭

Bulbophyllum lobbii,洛比兜蘭,這個譯名非常好聽。

Coelogyne moultonii,大苞貝母蘭

Paphiopedilum javanicum var.virens,某兜蘭無中文,地生蘭中最喜歡的種類,能拍到已屬幸運。

Podochilus microphyllus,小葉柄唇蘭,花小的可憐,只有2mm大,針別兒大小,拍起來也比較吃力。

牙刷石斛,倒是很形象。

某種合萼蘭

神山背景的竹葉蘭,作為隔離綠化帶,大面積種植,不過人家也是一種蘭花。

兩眼豬籠草Nepenthes reinwardtiana,神山野生的豬籠草,成片成片的生長在岩壁上,兩眼豬籠草因為籠子內的兩個類似眼睛的斑點而得名。我看籠子裡,卻只看到了一隻死螞蟻。

“風下之鄉”的真正出處——山打根

在沙巴,最容易接近野生動物的地方,就是山打根。這裡的熱帶雨林中河流交錯,海河交接使得河水變成半咸,紅樹林滋養著這裡的生命萬物。在這裡的京那巴當岸河河畔,我們可以輕鬆見到各種野生動物,當然還有我心中最希望見到的紅毛猩猩。 踏上位於馬來西亞婆羅洲的這片神秘的熱帶雨林,開始尋找那些在西元17~18世紀,流連於此採集標本,製作繪本的博物學家的足跡。在這裡,每日我都會在雨林中深度探索未知生物,拍攝美麗的物種圖片。當你真正置身雨林中,五感交集——興奮、恐懼、擔心、焦慮、不安歷歷在目,但也正是面對這種未知,才激勵我們繼續前行。山打根是沙巴州第二大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獨特的優勢,在造物主的眷顧之下,常年不受風災的影響。美國女作家安琪·凱斯曾在山打根住過一段時間,並寫成著作 “Land Below the Wind”《風下之鄉》。自此,“風下之鄉”的名稱就成了整個沙巴的代名詞。但真正的風下之鄉,還是山打根。 在山打根,拍攝和觀察野生動物的方式最常見的方式莫過於快艇出行,經驗豐富的船家,駕駛著快艇,每日清晨和傍晚,在河道中馳騁,他們熟悉每條河道中的物種分佈情況,知道在這裡生活的每個長鼻猴、長尾猴種群的活動範圍。我們每天都跟隨我們的嚮導,一群深入探索這些野生動物的世界。

西必洛人猿中心:

這個地點距離山打根市區不遠,可以在下飛機後直接前往。中心坐落在西必洛-卡比利的森林保護區內,向遊客提供便利條件去近距離觀看紅毛猩猩及親近它們的自然棲息地。這裡的紅毛猩猩皆為加里曼丹亞種,在這裡大約生活著50多隻紅毛猩猩。它們的外形,與人類非常相似(令人更為驚訝的是,它們的基因有96.4%是和人類一樣的),壽命20~30歲,10歲的紅毛猩猩,智商相當於5~6歲的小孩兒,聰明靈巧,吸引一些原住民飼養在家,因而令它們失去了生存技能。在西必洛人猿庇護中心所收留畜養的,多是來自森林劃木區、種植園丘,或是被非法捕捉而受傷及落單的小人猿,它們在獲得充分的護理和在野外生存的技能訓練之後,就會被重播到森林裡。在這裡大約生活著50多隻紅毛猩猩。 這裡設有一條連通觀賞走廊和進食平臺的木板路,在那裡遊客可以觀賞到管理員每天兩次餵食人猿的情景(上午10:00和下午14:00),在此期間偶而還可以觀看到長尾和短尾猴串跳於樹叢中。近距離觀看餵食臺上,來享用香蕉及牛奶大餐的紅毛猩猩出現的情景。一般它們會由遠而近,一些看起來對人類似乎存有戒心,而一些則看起來則已經老練得對人類見怪不怪。這裡在11月~3月,可以見到數量較多的紅毛猩猩,其他月份由於當地水果較多(紅毛猩猩最喜歡的食物是榴槤),這裡的食物不會給它們足夠的吸引力。 切記這裡不可攜帶背包或手提包入內,避免被猩猩搶走,另外絕不可攜帶水果。

見到紅毛猩猩,我的腦海裡總是浮現出《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中描述的場景,書中17次提到華萊士獵捕紅毛猩猩的經歷,就好像出現在眼前的連續血腥畫面:華萊士一邊招呼人手一邊端著獵槍不停追趕,吼叫著的紅毛猩猩時而往前縱躍,時而停下來朝人憤怒地投擲樹枝,並最終在一陣槍響中應聲而倒。有些掛在高枝上的紅毛猩猩屍體,因為沒法取得,或者取得成本太大的,只能遺棄樹上,並在長達幾個月的時間裡一直被黑霧一樣的蒼蠅叮咬。那個年代,確實有很多殘酷血腥的旅行擺在面前,但如今已並非那個年代,我們也並非為了取得標本而旅行,我相信優秀的攝影作品更能夠打動人心。

看完人猿表演,可以繼續深入棧道行走,西必洛人猿中心是片真正的熱帶雨林,遊走在棧道上,可以有很多意外發現,犀鳥、其他猴子、昆蟲、蘭花,甚至是小型鼷鹿,都有幾率見到。

京那巴當岸河:

從山打根到京那巴當岸河需要2個小時左右的車程,京那巴當岸河是沙巴州最長的河流,約560公里。這條河及其周圍的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此時正是最好的時節,郊外的世界,沒有人群,沒有網路,果樹豐盛,空氣溫潤,最重要的是,這裡是眾多鳥類和靈長類動物的棲息地。

沿著京那巴當岸河一路乘船,到達了我們的住處Bilit Rainforest Lodge(畢力特雨林旅舍)。之後的幾天雨林生活中,船將是我們唯一的交通工具。 在山打根,拍攝和觀察野生動物的方式最常見的方式莫過於快艇出行,我們分別在清早、黃昏還有夜晚進行遊船拍攝,而每次出行,都能拍到不同的物種。嚮導帶我們在河道中馳騁,他熟悉每條河道中的物種分佈情況,知道在這裡生活的每個種群的活動範圍。我們每天都跟隨我們的嚮導,深入探索這些野生動物的世界。白鷺、犀鳥、藍耳翠鳥、長鼻猴、長尾猴、豬尾猴、紅毛猩猩、網紋蟒甚至灣鱷,嚮導都帶著我們一一看過。

我們看到了山打根絕美的晚霞,同時清真寺響起了禮拜的聲音,完美的淨化心靈之旅,聽到禮拜聲的時候,大家都沉浸在這如畫的環境中。

梁征老師拍攝

梁征老師拍攝

棲息于婆羅洲的食蟹猴(長尾猴),棲息于山打根紅樹林沼澤地帶,因為喜歡在退潮後到海邊覓食螃蟹及貝類,故名食蟹猴。小猴子一副天生呆萌的樣子,我們拍攝時笑聲不斷。

豚尾猴(豬尾猴),顧名思義,尾巴短像豬尾巴一樣。是我們在山打根見到的數量最多的猴子,甚至在我們酒店裡都有一個種群長期活動。酒店人員特意叮囑我們,睡覺或出門一定關進房門,謹防猴子進屋偷東西。

長鼻猴,為婆羅洲特有物種,來京那巴當岸河必看的猴子。由於長期進食有毒的紅樹葉,所以它有一套獨特的消化系統,這就是為何我們看到它都是大肚子的由來。雄性的鼻子大得出奇,隨著其年齡的增長鼻子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像茄子一樣的紅色大鼻子,發情期的時候,大鼻子就會向上挺立或上下搖晃。相比之下,雌性的鼻子就比較正常。發情期的雄性,不僅鼻子增大,DD也會變得超強,造型讓人難忘,長鼻猴的DD在發情期可以24小時勃起,隨時與母猴進行交配,這技能。。絕了。如果想近距離觀看長鼻猴,在紅樹林很難實現,但可以選擇山打根市附近的拉蔔克灣長鼻猴庇護中心。

花冠皺盔犀鳥Wreathed Hornbill(雌性),犀鳥是一類珍稀和特別的鳥類,某些種類上嘴基部的骨質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長的1/3甚至一半,寬扁的腳趾非常適合在樹上攀爬活動,一雙迷人的大眼睛上竟然還長有粗長的眼睫毛。這只花冠皺盔犀鳥頭頂黑色的頭頸,藍色的喉囊,暴露了它的性別。我們靠近,它也沒有躲開,只是好奇的盯著我們。

兩隻冠斑犀鳥在暮色火燒雲中的剪影,它們肯定是一對兒,冠斑犀鳥是比較多見的犀鳥,它們是守候愛情的鳥,明確的一夫一妻制。我為了拍攝這張照片,讓船家儘量靠近河道另一側,來取景映襯這對“夫妻”。

蛇雕,在山打根數量不少的主力猛禽,它們以蛇類為食,清晨乘快艇在河岸邊樹上偶見。這裡常見網紋蟒、黃鏈蛇,但我們這些天卻一條蛇都沒有看到。這只蛇雕一直在枝頭鳴叫,似在尋找配偶。

酒店周邊有不少桑科榕屬植物,吸引了很多昆蟲。

我們的這些天的住地Bilit Rainforest Lodge(畢力特雨林旅舍),純生態的雨林旅店。房子表面樸素,屬於馬來西亞特有的建築風格,為了防潮防蟲防蛇,房子和地面之間有支柱,我們都住在了2樓。房間很乾淨,但由於是雨林環境,不可避免可以看到壁虎和螞蟻,夜間還有更多其他昆蟲。每天早晨,都會有長尾猴在房間門口溜達來溜達去,別有一番風景。 這裡的食物永遠都是自助餐,菜肴很簡單但營養十足,每天廚師們都會稍作調整,讓食客們不會挑出毛病,味道也不錯。我們在這裡每天早上6點半和下午4點都有一次2個小時左右的快艇遊船拍攝活動,在白天其他時間和夜晚,還安排了多次的雨林探索活動。

夜探雨林,一個未被探索的新世界

Frilled Tree Frog(Rhacophorus appendiculatus) 飾邊樹蛙

Copper-cheeked Frog(Hylarana labialis)

Rough sided frog(Pulchrana laterimaculata)

某種大型竹節蟲

某種大型馬陸

某種蘑菇

婆羅洲長鼻蠟蟬

在靠近河岸的地方,我們發現了正在休息的鸛嘴翡翠。

還有藍耳翡翠

馬來漁鴞,夜間遊船河必見物種。

我的夜間拍攝工作照,一副苦逼德性

夜探雨林的正確著裝是JACK WOLFSKIN長袖皮膚衣+速幹衣搭配。夜探的時候,手電筒需拿在眼睛旁邊,這樣可以加大照射面積,發現更多物種。 好友 @clover張三 出鏡展示夜間探索雨林標準狀態和使用Fenix費尼克斯手電筒的方法。(梁征老師拍攝)

夜間的雨林更加豐富多彩,因為山打根這裡白天異常悶熱,很多動物都選擇夜間出行,22~24℃左右的氣溫適合生物活動,這時候穿越雨林,我們能見到更多生物,這也是我們此行的重要內容,這時候更要注重對裝備的要求,必須長袖衣褲、頭燈、手電筒、蛇鉤一個都不能少。開始我們還擔心同行隊伍中的@ clover張三會害怕黑夜,夜探開始後才發現,她的興趣比我們男隊員都要大很多,一路探索不同的生物,總不停呼喚我們有新的發現。同行的朋友 @ clover張三 在日記中寫道: “對於一個叢林迷來說,沒有什麼比夜探這件事更刺激更驚喜了。 夜晚的雨林靜得詭異,然而這些對於好奇心與求知欲極強的我們來說,其實也不算什麼。不亂碰枝幹,不要被樹根絆倒也不能被突然撞向手電筒的飛蛾嚇到。 昆蟲的鳴叫此起彼伏,這些新鮮俏皮的聲音好似一場大自然協奏曲,是特地歡迎我們來到他們的世界,讓我們在緊張夜探的同時放鬆了不少。 昆蟲大多依附在樹幹或是樹葉背後表面,較容易被發現。正在交配的蟲子、褐色的小青蛙、撒網蜘蛛、浩蕩的螞蟻兵團,巴掌大的蝴蝶……每次發現都讓人驚奇不已,而它們的名字、來歷則要請教我們的專家鄭老師了。同行的朋友 @梁征-影像-生活 在日記中寫道: “夜晚遊船河,可以看到各種神奇的動物,這些都只屬於山打根。當船開到河中央,熄滅引擎的那一刹那,整個世界都靜止了下來,仰頭望去,整條銀河橫掛天際,我們的心在那一瞬間似乎也靜止了,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就那麼呆呆的、傻傻的抬頭看著,大家都不說話,好像每一個人都進入了屬於自己的世界。平靜過後,洶湧而來的—對,就是洶湧而來的-是一陣一陣的激動和感動,情、愛等等情緒,在那時達到了一種極致,那感覺,只能用“美哭了”來形容。在那時,只有相愛的人陪伴左右,才是完美的。我相信,這感覺在今後的生命中,永遠不會淡忘,這種對於生活以及生命的熱愛,也會深深刻在骨子裡。”

在華萊士的危險事物列表中,蛇是最常見的,他在捕蟲袋和衣物箱中幾次摸到蛇,險些被咬。最危險的一次是一條足可吞小孩的大蛇盤在梁上。夜探中,我們只在石縫中見到了一條小小的蛇,pseudorabdion albonuchalis(ring-necked litter snake)。

尋找最佳的“隱身斗篷”,白天的雨林探索:

雨林中隱藏的殺機太多,白天在雨林中出沒的小動物們都掌握了很好的保護自己的能力,或是擬態、或是保護色,總之,如果沒有一雙發現的眼睛,你很難找到它們。很多昆蟲會使用擬態,模擬葉子的姿態,但如果細細觀察,總會發現一片葉子不那麼“正常”。雨林中的蜥蜴大都會變色,會使用自己的變色技能,隱藏自己的身體伺機捕食。 白天在雨林中行走,最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水源充足,防止中暑。當然還有就是防蚊液和防曬霜也抹足夠吧。

巨腿螳若蟲,一般把自己吊掛在樹枝上, 隱藏很好,不好發現。

樹幹上發現的另外一種馬陸,造型獨特,身邊有很多朋友都非常害怕馬陸,覺得它的腿太多了……

白天在樹葉上發現的樹蛙,鳥屎一般的存在。趴在葉子上不細看的話,就會以為它是一坨鳥屎。

Bronchocela cristatella,這裡的某種樹蜥,小傢伙很警覺,我們每次接近,它都會逃走,但不會跑遠,總與我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我拿著聯想VIBEshot手機,在一旁蹲守,當它發現我們並不是威脅的時候,便自己跑過來,主動充當了我們的“模特”。

最興奮的事情莫過於拍到了這個小妖孽,毛緣毛杯菌,萌萌的。看到它就想一定要拍好,結果為了拍它給這裡的蚊子咬了20多口也真是醉了,回住處一夜都在上藥撓癢癢。

火焰蘭屬

Aerides odorata

某種蝦脊蘭

對於自然收集愛好者來說,這裡也是天堂,可以在這裡看到各種果實、貝類、昆蟲甲殼等。別忘了看看熱帶雨林的標誌,龍腦香科植物的種子,會讓你印象深刻。

寫在最後:

這是我熱愛的博物生活,不管是穿行在雨林中,還是在蜿蜒曲折的河道中遊船河,抑或是在沙灘上尋找貝殼和小螃蟹,都是我熱愛的博物生活。婆羅洲熱帶雨林並不遙遠,只是我們缺乏對它的關注,一旦你進入這美妙的博物世界,也會和我一樣,沉迷於此。我會帶著博物態度在這裡旅行。你會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