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放魚日”各地放流水生生物苗種超過50億尾

新華社杭州6月7日電 6月6日是“全國放魚日”, 農業部組織的全國同步增殖放流活動在各地舉行。 據統計全國29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舉辦增殖放流活動400多場, 放流各類水生生物苗種超過50億尾。

2017年“全國放魚日”的主會場設在杭州淳安千島湖, 當天放流鰱、鱅和黃尾密鯝等重要經濟物種100余萬尾。 淳安縣副縣長章傳強介紹, 淡水放流的鰱、鱅及黃尾密鯝等魚類, 每成長一公斤可吃掉30至40公斤的藻類, 能有效移除水體氮、磷, 抑制水體富營養化和藍藻爆發, 有效改善水質。

573平方公里千島湖不僅是當地優質的漁業水面,

更是杭州重要的戰略飲用水源地和浙江省不可或缺的生態屏障。 近年來, 淳安重推“小魚治水”, 立水體生態的良性迴圈, 實現水環境的長治久安。

根據資源調查, 千島湖現有魚類品種114種, 漁業資源蘊藏量預計達到15萬噸左右, 整體經濟價值在40個億以上。

近年來, 為有效補充漁業資源、改善水環境品質, 浙江省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和漁場修復振興, 不斷提升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規模、規範放流行為。 據初步統計, 2011至2016年, 浙江省放流範圍擴展到全省, 放流種類從最初的10多個品種擴大到如今的90多個品種。

作為國際社會公認並通常採用的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和水域生態保護的重要做法之一,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表示,

大規模增殖放流不僅有效改善水質、提升水環境, 還能補充和恢復漁業資源。 “十二五”以來, 全國已累計投入增殖放流資金近40億元, 放流各類苗種超過1200億尾。

近年來, 浙江漁場瀕臨“絕跡”的大黃魚開始出現了捕獲的跡象;絕跡多年的曼氏無針烏賊, 在突破人工繁育技術並增殖放流後, 也重新走上了百姓餐桌。

與此同時, 增殖放流還幫助漁民持續增收。 據測算, 近年來, 內陸捕撈的漁獲物中, 有64.5%來自增殖放流, 每投入1塊錢放流魚苗, 可捕撈起價值約8.85塊錢的魚。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