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升城市品質 社區面貌越來越好

進入夏天, 每天晚上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下村社區居民三三兩兩走出家門, 來到社區廣場榕樹下小憩納涼, 以此解除一天的疲勞和夏天悶熱。 自從新區開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以來, 居民都稱讚社區環境面貌越來越好, 路寬了、綠化多了, 生活在這裡幸福感滿滿的。

社區環境美

管理做到位

去年, 下村公園升級改造, 舊貌換了新顏, 新建的亭台樓榭、移栽的花草樹木將公園打扮得更加美麗。 當然, 這裡是居民夏日休憩的不二之選。 然而, 這裡以往髒亂差的環境卻被不少居民詬病, 治安情況和環境衛生一樣讓人堪憂。

“以前亭子週末髒亂差, 不少寵物便便, 根本不敢過去, 晚上還有流浪者留宿公園。 ”正在公園帶孩子的蔡阿姨說道。

今年初, 下村社區分別招標外包環衛公司和保安公司進駐公園負責園區衛生、治安等管理。 昨天下午, 記者在現場看到, 相比之前, 公園的環境確實變化很大。 垃圾污穢沒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可供人們休閒聊天, 清潔舒適的庭院;治安環境大為改善, 以前普遍存在的打架盜竊現象基本消除了。

說起社區變化, 居民稱停車難問題得到了解決。 下村社區不大, 但路少車多、道路規劃不合理、停車難的問題逐漸彰顯。 針對這一情況, 去年下村社區集中開展了一批停車場改造專案, 包括下村二排南、爛圍、三排北等停車場改造工程,

近8000平方米的停車場建設有效緩解了社區的停車難問題。

“過去社區基礎設施差, 經費不足, 管理不到位, 社區環境、衛生等方面都做得不盡如人意, 新區為社區撥付3000萬專項資金用於強基惠民工作, 社區把這些錢都用到了民生工程上了, 解決了社區不少大問題。 ”一名社區幹部說道。

社區計畫

打造兩個公園

下村社區幹部告訴記者, 社區去年“強基惠民”專案共14個, 目前已基本完工。 今年又申請了8個“強基惠民”專項工程, 將重點解決社區道路、公園環境及設施不完善、地塊局部裸露、停車難、照明缺失等問題, 給社區居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便利、宜居的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 社區將計畫建設爛圍社區公園和下村三排社區兩個公園。

“打造這兩個公園, 首先是考慮到居民日常休閒娛樂的實際需求, 其次公園建設也有利於改善原有髒亂差的環境。 ”下村社區副書記陳偉鋒向記者說。

在陳副書記的帶領下, 記者實地查看下村三排社區公園的選址。 記者看到, 這裡原本是一個魚塘, 魚塘周邊破損嚴重, 一些生活垃圾就堆放在周圍, 魚塘內的水質渾濁, 周邊環境也缺乏綠化, 景觀效果欠佳。 據悉, 此次升級改造將集中改造水塘及周邊環境, 增加劃線停車位、改善水質、增設一系列基礎設施和豐富綠化植物等, 達到豐富景觀層次, 改善周邊交通、環境、塵土垃圾堆積等實際問題。

社區工作有成效

獲居民好評

記者行走社區時,

下村社區綜管隊員小陳正在做日常巡查, 周邊居民對小陳的工作都表示支持和認可。 小陳告訴記者, 一開始很多居民對他的工作並不理解也不太重視, 尤其亂擺賣攤主看見他就發脾氣, 說他斷了他們的財路。 隨著工作的不斷開展, 社區環境的改善, 那些亂擺賣的攤主也理解了小陳, 對他的工作也給予支持, 在指定的地方擺攤設點。

採訪中, 居民對社區“強基惠民”項目都點贊, 特別是部分專案完成後, 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居民那真是打心眼裡支持社區的工作。 “要讓群眾理解信任, 首先要嚴格按照政策制度辦事, 凡事讓群眾清楚明白, 老百姓看到了效果得到了實惠, 自然就能得到他們的認可。 ”下村社區幹部說。

對下村社區而言,

“強基惠民”工作是社區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題的落腳點, 在完成項目的同時, 不斷探索社區居民的實際所需所求, 真正做到心系群眾, 為民排憂解難, 才能做到取之於民, 用之于民, 強基惠民。

因此, 社區居民對這項民生工程給予高度的稱讚。 社區一名居民表示, 新區黨工委、公明辦事處對民計民生的投入力度很大, 城市品質提升、“民生微實事”項目、“強基惠民”項目, 這些都是“貨真價實”實打實的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社區面貌會越來越好!晶報記者 張國防 通訊員彭翠玲 張軍芳/文、圖

來源:晶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