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0人50天挑戰不可能 大河網技術團隊打造河南報業融媒體平臺

40個技術人員大幹50天, 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新版“中央廚房”如期上線。 受訪團隊供圖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段偉朵

核心提示|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新版“中央廚房”,

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自主研發, 40名技術人員封閉式大幹50天, 寫下幾十萬行代碼, 最終挑戰了不可能, 確保新版“中央廚房”如期上線。

幕後

挑戰“不可能”, 做出自主研發的融媒體平臺

昨晚, 李良昆特意帶著女兒出去吃了晚飯, 他已經很久沒有帶過女兒了, 這讓他對年幼的女兒有了些許愧疚。 跟記者交談過程中, 他的聲音有些沙啞, 疲憊卻帶著興奮。

50多天前, 以他為總監的技術團隊, 被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正式委以重任——為新版“中央廚房”平臺做技術研發。 在這之前, 誰來擔綱研發角色並未確定, 國內多家知名軟體發展企業都曾來投標。 作為報業集團內部的技術團隊, 大河網技術研發中心的李良昆等人也參與了競爭,

但初期集團內部對他們有爭議, 畢竟協力廠商企業的知名度高, 也做過類似產品。

“一定得拿下項目!”李良昆暗下決心, 媒體轉型, 技術是硬道理。 他和團隊的努力最終打動了集團領導, 把這個技術含量高、攻克難度強、意義重大的專案給了自己人。 “其實, 做自主研發, 也是個‘硬指標’。 ”李良昆介紹, 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視察報業集團時, 對“中央廚房”提出了“四個一”的要求, 其中之一就是打造一支穩定的技術服務團隊。

報業集團最終選擇自主研發, 去攻克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就是要打造歷練一支自己的技術團隊, 只有自己的團隊, 才最瞭解需求, 最不遺餘力。 而要做, 就做自主研發的融媒體產品。

戰鬥

跟著大河報上夜班, 用互聯網思維做研發

接到任務, 李良昆等人一合計, 整體專案的工期已經非常緊張了。 為不負集團領導信任, 如期完成任務, 他們團隊決定把自己“圈”起來, 搞個50天的封閉式研發。

“大幹50天!誓保集團融媒體應用平臺完美上線!”40個人組成的研發團隊集中在一家酒店裡, 大紅色的條幅掛起來, 甩開膀子幹起來, 6樓幹活、5樓住宿、1樓吃飯……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10點, 沒白天沒黑夜的“碼農”生活開始了, 初期不少小夥伴兩三個星期沒出過酒店的大門。

要做一個怎樣的產品?集團有要求, 研發團隊也有自己的想法。 李良昆從一開始就要求各個小組, 要用互聯網思維來做這個產品, 一切為使用者著想。 記者、編輯、部門領導等不同人群對平臺需求是不一樣的,

為瞭解他們的訴求, 李良昆還跟著大河報夜班上了四五天。 “明白他們工作中的需求、困難, 才能用技術的手段去解決”。

挫折

有小夥伴“頂不住了”, 隊長一頓燒烤凝聚人心

“閉關”初期, 頂著壓力和重擔的他們, 效率極高, 不到一個月就寫完了80%的代碼。 但隨著時間流逝, 超強的工作節奏, 讓不少隊員頂不住了。 “偶爾晚上會睡不著, 壓力大, 很多都是沒有做過的工作。 ”後臺組組長王浩介紹。

在這個情況下, 李良昆感覺團隊中有個小組人心不穩, 作為隊長, 他理解大家的累, 也懂得凝心聚力的重要性。 一天晚上忙完, 他拉著該組的整組人外出吃了頓燒烤, 邊吃邊講自己進入報社後的生澀和成長,

講述報業集團媒體轉型期的艱辛和必要, 講述正在付出的辛苦和榮耀。 這樣一次活動起了效果, 第二天, 隊員們工作熱情明顯高漲。

此外, 團隊還不斷遭受各種挑戰。 到了後期, 產品“初級版”交給集團審看, 領導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見, 李良昆回去後已是夜裡11點, 但他依然把所有隊員叫醒, 徹夜修改;試運行前夜, 全體再次徹夜未眠, 為上千個集團用戶進駐平臺做工作。

累中也有溫情。 研發過程中, 集團領導多次“探營”, 為大家加油打氣, 還為隊員們過生日。 最終, 他們50天敲出幾十萬行代碼, 記者定位、新聞事件定位、全省輿情檢測、傳播效果追蹤……一個個從沒有做過的技術難關被攻克, 一個全新的融媒體平臺問世了。

效果

做自由技術團隊, 把各種炫酷的想法變成可能

5月30日,端午節,融媒平臺順利完成,李良昆和小夥伴們撤離酒店,收拾行李時發現進駐時穿的厚衣服——50天時間,從乍暖還寒的春初到炎熱紅火的夏季,他們還是他們,他們已不再是之前的他們。

“每個人都變了,潛力完全激發,整個團隊也變了,似乎可以無所不能。”李良昆說,通過技術攻堅,在媒體轉型融合中打造了報業集團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他們研發出來了具有採編平臺一體化、人員調度協同化、地市黨報共同行動、全新豫直播平臺於一體的技術平臺,不僅能提供新聞,還能通過網路大資料雲計算技術對全省熱點的民生資訊提供研判,為省委省政府提供社會管理的參考依據。

目前,新版“中央廚房”已正式上線,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入住的兄弟媒體記者、編輯們手機上的“大河雲”APP也開始正式運行,但這些技術上的精兵強將卻不會解散,李良昆表示,後續平臺還會不斷完善升級,為媒體融合提供更多技術支援。“做自由的技術團隊,就是要把各種炫酷的想法變成可能。”

把各種炫酷的想法變成可能

5月30日,端午節,融媒平臺順利完成,李良昆和小夥伴們撤離酒店,收拾行李時發現進駐時穿的厚衣服——50天時間,從乍暖還寒的春初到炎熱紅火的夏季,他們還是他們,他們已不再是之前的他們。

“每個人都變了,潛力完全激發,整個團隊也變了,似乎可以無所不能。”李良昆說,通過技術攻堅,在媒體轉型融合中打造了報業集團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他們研發出來了具有採編平臺一體化、人員調度協同化、地市黨報共同行動、全新豫直播平臺於一體的技術平臺,不僅能提供新聞,還能通過網路大資料雲計算技術對全省熱點的民生資訊提供研判,為省委省政府提供社會管理的參考依據。

目前,新版“中央廚房”已正式上線,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入住的兄弟媒體記者、編輯們手機上的“大河雲”APP也開始正式運行,但這些技術上的精兵強將卻不會解散,李良昆表示,後續平臺還會不斷完善升級,為媒體融合提供更多技術支援。“做自由的技術團隊,就是要把各種炫酷的想法變成可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