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羅布泊歷險 | 徐正興:沙漠裡苦尋到的泉水,到底是什麼滋味

在赴羅布泊之前, 每位隊員都寫過一句臨行寄語, 徐正興當時寫下的是:“羅布泊, 我來了!送你一泓清甜的浦江水, 捧一把金子般的湖沙。 ”真的把羅布泊仍然當作一個美麗湖泊來憧憬。

揣著對幾千年前水源地和古文明的神往與探索之心, 徐正興踏上了羅布泊之旅。

■徐正興在出發儀式上

■在所乘坐的車前留影

在進入羅布泊之前, 徐正興翻看過許多資料, 瞭解到2千年前羅布泊還是一個水源充沛之地, 羅布泊人乘小舟“捕魚為食”。 羅布泊西北側的樓蘭城還曾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咽喉。 之後, 受氣候變遷及人類水利工程等因素影響,

這裡漸漸乾涸。

■徐正興與他拍下的荒涼羅布泊

現在的羅布泊早已是一片“死亡之海”, 而能夠帶領人們出入的嚮導多是羅布泊當地人的後代。 從吐魯番進入羅布泊之前的最後一個村莊叫迪坎爾村, 也被稱為“嚮導村”。 穿越隊伍此次的嚮導便是來自這個村的白克力。

徐正興當時見白克力是個身材胖胖、皮膚白皙的中年男子, 不像常年在外奔波的樣子, 就疑惑地問他能否把大家帶出沙漠。 白克力一聽, 立刻瞪著眼拍著胸脯道:“去網路上查查, 我白克力名氣大得很!”

原來, 白克力的爺爺當年就給著名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當嚮導的, 找到了樓蘭城、小河墓地和六十泉;白克力本人從小就跟著做嚮導的父親時常出入羅布泊。

在嚮導的指引下, 進入羅布泊的第3天, 隊伍找到了一個叫做“阿提米西布拉克”的地方。 這裡就是古代水源地“六十泉”的所在地, 過去是羅布泊中的一組淡水泉, 豐沛的淡水據說是古絲綢之路和探險家們的生命依託。 但如今展露在隊員們眼前的, 除了一塊地名石碑, 就是光禿禿的荒灘。

■徐正興在六十泉的石碑旁

大家不死心, 再向深處走去, 忽然在大片的礫石之間, 兩行細細的水流蜿蜒而來, 在陽光下映著藍天閃閃發亮。 “水!這裡有水!”在乾燥沙漠裡走了幾天的隊員們精神一振, 欣喜若狂地圍了過來。

“早先就聽說過, 六十泉是在上世紀20年代被發現的, 這處水源地救過很多人。 ”親眼看見水流,

徐正興激動不已。 細細打量, 這水流其實很淺很單薄, 似乎被太陽多曬一陣便會乾涸。 徐正興趕緊上前在水塘裡洗了洗手, 擦了擦臉, 清涼感頓生。 然而, 當他小心翼翼地掬水入口時, 一股濃重的鹹澀味頓時彌漫在口中, 舌頭和喉嚨都火辣辣的猶如被灼燒過一樣。

“這個救過人的泉水啊, 現在已經不能喝了。 ”徐正興悵然若失。

■泉水讓大家驚喜, 但它已不再甘甜

穿越隊伍經過的第二個知名水源地, 是八一泉。

徐正興記得, 車隊在那裡停下後, 領隊王傑拿著一條幹毛巾下了車, 還喊了一嗓子:“大家洗臉去呀!”原來, 15年前王傑陪同上海知名摩托車探險家王龍祥穿越羅布泊時, 在八一泉看到過水, 那水還可以用來洗漱。

憑著記憶,

王傑和隊員們開始尋找泉水。 誰知兜兜轉轉許久, 周邊都只有一叢叢紅柳等沙漠植物, 提示這裡的土壤較為濕潤, 但要說地表水流, 卻根本找不到。

“僅僅過去了15年, 八一泉的水就不見了。 ”徐正興再一次受到了巨大的觸動。

■八一泉的石碑和荒灘

沒有了水, 也就沒有了生機。 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改變觸目驚心。 但徐正興說, 在羅布泊腹地看到的一幕讓他又看到了“生命禁區”的另一種可能。

那一天, 車隊出乎意料地在無人區途經了一塊人類活動的區域——羅布泊鉀鹽廠, 那裡看得到廠房建築、員工宿舍, 還有旅館和小超市, “看起來是個規模很大的工廠”。 在離羅布泊湖心只有四五十公里的地方竟然有這樣的地方!徐正興大為驚喜。

那天, 隊員們在這裡洗沐、充電、刷手機, 短暫體驗了“回到人間”的滋味。 據徐正興觀察, 這裡可能是開採了地下水資源, 並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電力供應系統, 可供人們生產和生活。

■徐正興在羅布泊鉀鹽廠

■他的身後是羅布泊超市和賓館

事後他查了資料, 原來羅布泊有著全中國最豐富的鉀鹽礦藏資源, 羅布泊地區北部鉀鹽儲量2.5億噸以上;幾年前, 哈密通往羅布泊的公路和鐵路已經通車, 能夠從“死亡之海”源源不斷地運出鉀鹽。

原來, 豐富的礦產資源開採, 正在讓這片乾涸沉寂的土地重新“醒”來。 親眼看到鉀鹽廠運作景象的徐正興, 對羅布泊再度復蘇又充滿了希望:“羅布泊不會一直荒涼下去, 只要人類和自然能重新和諧相處, 它就一定能再次煥發往日的光彩。”

■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徐正興憧憬的景象(本文圖片由徐正興提供,其中風光圖片由徐正興拍攝,人物圖片由其他隊員拍攝。製圖:姚鳴)

它就一定能再次煥發往日的光彩。”

■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徐正興憧憬的景象(本文圖片由徐正興提供,其中風光圖片由徐正興拍攝,人物圖片由其他隊員拍攝。製圖:姚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