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特刊連載|蘇晞:左心耳封堵治療的今天與未來

特刊連載|蘇晞:左心耳封堵治療的今天與未來(6/14)【江蘇省第十屆心臟節律管理論壇】

導讀

由徐偉教授擔任主編的《江蘇省第十屆心臟節律管理論壇》特刊,

已經出版發行。 小編將為您奉上本期特刊的全部文章, 精彩好文連載中……

特刊圖片

左心耳封堵治療的今天與未來“

心房顫動(AF)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 國人患病率為0.77% , 人群發病率為1.22 ‰人年。 AF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卒中和誘發心力衰竭, 非瓣膜性房顫(NVAF)是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 研究顯示, NVAF發生栓塞事件的危險為5%/年, 是無AF患者發生率的5.6倍, 占所有腦栓塞事件的15%~20%。 AF患者隨訪研究顯示, 5年卒中發生率高達20~25%, 卒中後一年死亡率達30%。 AF引起卒中的高致殘率和致死率, 造成了巨大的個人、家庭和社會負擔。

因此, AF治療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預防卒中。 左心耳封堵(LAAC)治療是新近發展起來的預防AF併發卒中的一種有效方法, 尤其適宜于有華法林治療禁忌證的患者。

”一、非瓣膜性房顫併發卒中的預防

預防AF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常用方法, 包括藥物抗凝治療和非藥物抗栓治療, 藥物抗凝治療是AF治療預防卒中的基礎, 也是AF治療的核心。 國內應用的抗凝藥物(OAC)主要是華法林, 近年來新型抗凝藥物(NOAC)使用比例逐漸增高。 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 AF患者抗凝治療比例低, 依從性差, 臨床應用受到限制。 有文獻報導[3], 國人CHA2DS2-VASc評分≧2的房顫患者接受OAC的比例為36.5%;接受抗凝治療患者一年內停藥的比例高達44.4% 。 研究證實, 非瓣膜性房顫(NVAF)併發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左心耳(LAA)內血栓形成和脫落,

關閉LAA可以達到減少或預防卒中的目的。 基於這樣的假設, 十多年來國際上進行了多項臨床研究, 目前臨床研究已證實, LAAC預防NVAF患者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關閉LAA的方法包括經皮LAAC和外科封閉/切除LAA。 經皮LAAC治療系指使用特製的封堵設備, 造成LAA閉塞, 從而達到預防AF血栓栓塞的目的, 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創傷較小、操作簡單、耗時較少的治療方法。 目前國內經皮LAAC適應證為:CHA2DS2-VASC評分≥2 NVAF患者, 同時具有下列情況之一:不適合長期規範抗凝治療;長期規範抗凝治療的基礎上仍發生腦卒中或栓塞事件;HAS-BLED 評分≥3, 可行經皮LAAC治療預防血栓栓塞事件(推薦Ⅱa、證據B)。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