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兒研所醫師教你辨認寶寶常見“皮炎濕疹”

小育說

家長朋友們,

3月15號的直播微課, 你聽了沒?

說心裡話, 不聽不學就虧大了,

不僅現場能和兒研所醫師提問互動,

單是聽聽音訊,

對寶寶皮膚類疾病的認識就會大不一樣!

這麼好的機會,

牆裂建議:寶爸寶媽迅速get起來哈~

下麵呢, 奉上3月15日育乎《有招微課》:

兒科常見的皮炎濕疹類疾病

音訊和知識要點

沒來得及聽課學習的家長,

務必來補課哦!

點擊下方音訊, 聆聽微課精彩內容

↓↓

28:06兒研所醫師詳解兒科常見皮膚病來自育乎育兒

說明:

以上音訊為3.15皮膚科專業醫師講課精彩分享, 想要聽完整授課內容, 只需關注育乎育兒, 對話方塊回復關鍵字“皮膚”, 即可獲取完整音訊(含問答哦)。

大咖簡介

徐婧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醫師, 擅長小兒濕疹、白癜風、蕁麻疹、銀屑病、痤瘡等。 蘇州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系臨床醫學本科, 首都醫科大學皮膚病與性病學系臨床碩士。

以下內容是本次微課的知識大綱, 請結合音訊講解get要點↓

一、濕疹

(一)命名

“濕疹”一詞源於希臘詞ekzein, 有“沸騰”、“冒氣泡”的意思。

濕疹的命名是根據皮疹具有滲出的傾向而來, 與傳統中醫理論中的“濕氣”關係不大。

(二)病因

尚不明確, 主要與內外因素有關。

外因:環境或食物中的過敏原、刺激物、接觸的化學物質、氣候變化(北方氣候乾燥);

內因:免疫功能異常、系統性疾病、遺傳或獲得性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即皮膚容易乾燥)。

(三)分類

濕疹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

(四)治療

1. 基礎治療

患兒及家屬教育;

避免誘發或加重因素;

保護皮膚屏障;

加強皮膚護理。

2. 局部用藥

A. 急性期:

無水皰、糜爛及滲出——糖皮質激素乳膏;

有滲出——冷濕敷。

B. 亞急性期:

氧化鋅糊劑, 糖皮質激素乳膏。

C. 慢性期:

糖皮質激素軟膏、硬膏、乳膏;

保濕劑;

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對濕疹有治療作用, 但是沒有糖皮質激素藥膏的副作用, 適合頭面部及間擦部位的治療。

PS:濕疹塗抹激素藥膏, 會對寶寶有不良影響嗎?

治療濕疹一線的藥物就是激素類藥膏, 所以孩子是可以用的。 但是我們要選擇中效和弱效的, 比如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 醋酸氫化可的松這一類的, 或者是再高一點的糠酸莫米松。 同時使用的量要有明確規定, 比如說一周孩子用的激素類藥膏的量別超過20克,

面部不連續使用超過一周, 軀幹、四肢不連續超過兩周。

3.常見藥品

A.常用激素藥膏:

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

B.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

C. 常用口服藥:

鹽酸西替利嗪滴劑、氯雷他定糖漿

D. 潤膚劑:

鬱美淨、Cetaphil等

二、接觸性皮炎

(一)病因

其他疾病治療引起的併發症或接觸過敏原引發的病症。例如、患兒因為哮喘而予穴位敷貼治療後出現的皮疹,因為對塑膠涼鞋過敏引發的水腫性紅斑,以及金屬紐扣接觸皮膚引起的接觸性皮炎等。

(二)實驗室檢查-斑貼試驗

(提示:請結合音訊講解查看下列圖示)

(三)治療

1.最最重要:去除病因!!

2.保護皮膚屏障

3.三種分類治療

A. 急性期:

紅腫明顯:爐甘石洗劑

滲出多:濕敷

B. 亞急性期

少量滲出:氧化鋅油

無滲液:糖皮質激素藥膏

C. 慢性期:糖皮質激素藥膏

三、口周皮炎

(一)病因

長期舔唇或吃手指使口周皮膚反復濕潤和乾燥有關,也與口水的刺激有關。秋冬季節加重。

(二)治療

改正習慣是關鍵!!

可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質激素藥膏;

外用他克莫司軟膏或吡美莫司乳膏乳膏。

四、摩擦性苔蘚樣疹

(一)概念

又名沙土皮炎,多發於2-12歲兒童(男孩多見),好發於手背、手臂、膝肘部的丘疹樣皮炎,偶見累及腕、足和軀幹。病因與機械刺激有關,如玩弄泥沙、受毛毯摩擦、冷水接觸刺激等。

(二)治療

避免刺激,減少摩擦,如玩沙土、冷水等;

外用治療為主,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

五、間擦疹

(一)概念

好發於肥胖者和嬰兒

多在夏季高溫、高濕天氣發生

發生於容易摩擦、潮濕的褶皺部位,如頸部、腋下、乳房下、腹股溝、關節屈側等

自覺瘙癢、灼熱、疼痛感

(二)治療

勤洗澡,避免肥皂、熱水刺激,保持皺褶皮膚清潔、乾燥

可以用爐甘石洗劑、派瑞松

如有糜爛滲出,可用氧化鋅糊劑或溶液濕敷

六、汗皰疹

(一)概念

表現為瘙癢明顯的深在水皰

分散或成群發生於手指側緣、手掌、足底

水皰內含清亮漿液,偶可變為渾濁

水皰乾涸後形成脫皮鱗屑

(二)治療

水皰—爐甘石洗劑

脫屑—糖皮質激素藥膏

反復脫屑—加用潤膚劑

實用方

馬齒莧,又名五行草、長壽菜。

使用方法:

馬齒莧3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鐘,濾過放涼外用。

功用:清熱消腫,止癢收斂

適應:急性濕疹、皮炎等滲出性皮膚病。

用法:濕敷、浸浴、外擦。

鮮:療效更佳。適用於夏季皮炎、痱子。

聲 明

本文素材來自3月15日育乎有招微課,由小風車

C. 常用口服藥:

鹽酸西替利嗪滴劑、氯雷他定糖漿

D. 潤膚劑:

鬱美淨、Cetaphil等

二、接觸性皮炎

(一)病因

其他疾病治療引起的併發症或接觸過敏原引發的病症。例如、患兒因為哮喘而予穴位敷貼治療後出現的皮疹,因為對塑膠涼鞋過敏引發的水腫性紅斑,以及金屬紐扣接觸皮膚引起的接觸性皮炎等。

(二)實驗室檢查-斑貼試驗

(提示:請結合音訊講解查看下列圖示)

(三)治療

1.最最重要:去除病因!!

2.保護皮膚屏障

3.三種分類治療

A. 急性期:

紅腫明顯:爐甘石洗劑

滲出多:濕敷

B. 亞急性期

少量滲出:氧化鋅油

無滲液:糖皮質激素藥膏

C. 慢性期:糖皮質激素藥膏

三、口周皮炎

(一)病因

長期舔唇或吃手指使口周皮膚反復濕潤和乾燥有關,也與口水的刺激有關。秋冬季節加重。

(二)治療

改正習慣是關鍵!!

可短期外用弱效糖皮質激素藥膏;

外用他克莫司軟膏或吡美莫司乳膏乳膏。

四、摩擦性苔蘚樣疹

(一)概念

又名沙土皮炎,多發於2-12歲兒童(男孩多見),好發於手背、手臂、膝肘部的丘疹樣皮炎,偶見累及腕、足和軀幹。病因與機械刺激有關,如玩弄泥沙、受毛毯摩擦、冷水接觸刺激等。

(二)治療

避免刺激,減少摩擦,如玩沙土、冷水等;

外用治療為主,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

五、間擦疹

(一)概念

好發於肥胖者和嬰兒

多在夏季高溫、高濕天氣發生

發生於容易摩擦、潮濕的褶皺部位,如頸部、腋下、乳房下、腹股溝、關節屈側等

自覺瘙癢、灼熱、疼痛感

(二)治療

勤洗澡,避免肥皂、熱水刺激,保持皺褶皮膚清潔、乾燥

可以用爐甘石洗劑、派瑞松

如有糜爛滲出,可用氧化鋅糊劑或溶液濕敷

六、汗皰疹

(一)概念

表現為瘙癢明顯的深在水皰

分散或成群發生於手指側緣、手掌、足底

水皰內含清亮漿液,偶可變為渾濁

水皰乾涸後形成脫皮鱗屑

(二)治療

水皰—爐甘石洗劑

脫屑—糖皮質激素藥膏

反復脫屑—加用潤膚劑

實用方

馬齒莧,又名五行草、長壽菜。

使用方法:

馬齒莧3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鐘,濾過放涼外用。

功用:清熱消腫,止癢收斂

適應:急性濕疹、皮炎等滲出性皮膚病。

用法:濕敷、浸浴、外擦。

鮮:療效更佳。適用於夏季皮炎、痱子。

聲 明

本文素材來自3月15日育乎有招微課,由小風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