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4項防洪排澇工程陸續開工 北京大紅門橋區地下開挖蓄水池

大紅門橋區東南角地下縱深29米, 正在開挖四層互相通邊蓄水池。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防汛辦瞭解到, 針對去年汛期出現的48個主要積水點, 今年本市將開工建設104項防洪排澇工程, 預計在今年主汛期前全部完工。 其中, 大紅門橋區雨水泵站將建成全市最大單體蓄水池。

北青報記者近日跟隨施工人員從大紅門橋區東南角的地下豎井“潛行”入地。 深達29米的地下空間裡, 被分割為6層, 工人們正掄著鐵鍬和鎬在開鑿、挖土。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 最上面一層5個圓拱形的孔洞已成形, “將來雨水將被調蓄在這些孔洞裡,

工程完工後, 將共分四層, 每層5個調蓄池導洞, 而這20個調蓄池將互相連通, 調蓄總容積可達11233立方米, 可以說是本市最大的單體蓄水池了。 ”大紅門橋雨水泵站改造項目負責人張俊松說。

據張俊松介紹, 大紅門橋區泵站的改造除了新建收水管線、新建改建雨水口之外, 最大的動作就是新建了調蓄池。 “2016年7·20特大暴雨期間, 就是因為沒有調蓄池, 下游的涼水河因雨量集中發生頂托, 致使一度積水超過20釐米。 改造後, 橋區匯水面積將由原來的9公頃增加至14.65公頃, 橋區的重現期也由2年一遇變成10年一遇”。

大紅門橋區泵站的改造是本市104項防洪排澇重點工程中的一項。 市防汛辦相關負責人朱金良表示, 去年的兩場特大暴雨,

城鄉結合部、郊區新城出現了48處嚴重積水點, “為進一步提升防汛搶險應急處置能力, 今年本市確定了包括積水點治理、防汛設備短板、水毀修復等三大類防洪排澇重點水務工程104項, 現在陸續開工, 預計今年主汛期前完工”。 據悉, 截至2月底, 104項中已開工將近20項, 其餘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