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真的要在這個位置看空長城汽車(02333.HK)麼?

今天外界最為關注的Sohn盛會, 是一年一度的投資金融交流會, 說白了就是一個各路機構大佬公開奶票和懟票的峰會, 由於與會人都相當有分量, 這個會非常受關注。

例如今天渾水基金就在這個會上懟了敏實集團, 效果立杆見影。 WEI資本管理公司的聯合創始人Yuet Wei wan就贊了長城汽車(601633,股吧), 還禮貌地給了個問句:你真的要在這個位置看空長城汽車麼?翻譯過來就是, 你們這群外國人真要作死麼? 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

長城汽車是中國最大SUV製造企業, 旗下主打品牌有哈弗、長城兩個品牌, 車型有SUV、轎車、皮卡三大車型,

擁有四個整車生產基地, 擁有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自主配套能力。 長城汽車有著20多年的歷史, 逐步從皮卡龍頭成長為SUV龍頭。

長城汽車(2333.HK)是一隻多空分歧最為劇烈的股票。 劇烈到什麼程度, 長城汽車現在是被賣空比率最高的港股, 截至6月, 香港對長城汽車的賣空量達到了歷史新高, 以外資為主賣空比例是流通盤的23%, 達到無票可賣的地步;而另一方面, 港股通的買入則一直在增加, 現在已經在流通盤占24%左右。 這也就導致了在整車股裡面AH折價變得高於其他企業。

A股長城汽車市盈率為11倍, 高於行業平均10倍左右, 而港股長城汽車市盈率只有6倍, 低於同行業平均9-10倍的水準。 而這並不是港股對於長城汽車的冷淡,

12年的時候還因為港股對於長城H股的熱捧導致AH對價的新低接到法國投行的沽港股買A股的建議, 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是因為環境發生了變化。 雙方的分歧只要聚焦在這三方面:

1、SUV市場的發展能否支撐公司的業績;

2、H6的老舊, 16年末決策的失誤導致的庫存大幅增加, 新換代H6能否支撐其行業龍頭地位;

3、長城採取進入中高端SUV市場的策略, 對於新品牌WEY系列汽車有著相反的想法。

一、從歷史看行業和公司

中國汽車市場從 2002 年井噴以來, 已走過四次消費週期, 其高峰分別出現在 2002-2003 年、2006-2007 年、2010-2011 年和 2013-2014 年, 汽車景氣週期基本有著 3~4 年的消費週期規律, 2016年開始理論會從新開始一個新的上升週期, 在這一輪前半年去產能後, 有望各大汽車公司的利潤得到回升,

那麼, 到了下半年, 又會開啟一個新車型的競爭。

在2000年以前, 自主品牌車企技術差、極其弱勢。 自2000年起, 隨著奇瑞、比亞迪、長城、長安、吉利等逐步發展, 自有品牌車型開始進入市場, 但由於合資品牌成熟車型在2000-2010年間大批攻佔 中國市場, 自主發展速度仍較慢, 市占率在24%上下波動。 2010年後, 自主品牌的車型逐步成熟, SUV、MPV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但佔據銷量結構最大份額的A級車市場, 仍主要被合資品牌佔據, 自主品牌市占率僅25%。

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提升主要來源於10萬元以下的中低端車型, 但2015年後 10~15萬元車型已經佔有一定份額, 顯示出自主品牌在長期積累後逐步開始了品牌提升, 向中高端市場進軍。 而SUV則成為了以長城汽車為首自主品牌探索到的一片藍海。

2016年汽車總保有量1.94億輛, 千人汽車保有量過140輛, 但仍然低於美國的798輛、日本602輛, 後續發展空間還很大。 另外汽車是宏觀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16年汽車占供給增加值12%, 增速12.5%;而17年第一季度社會的工業製造增加值增速為6%, 17年汽車增速第一季度為15.3%, 汽車行業增長位子行業第一。

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從2014年的38%到16年的42%, 而SUV自主品牌份額從14年44.8%提高到17年一季度的61.3%, 而且滲透率還一直上升並成為增長最快的行業。

而這就不得不說長城或者說是魏建軍的戰略眼光:

1990 年代到 2000 年代間, 正是改革開放帶動私營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 私營業主的載貨需求持續增長, 魏建軍在美國得到啟發, 認為中國對於皮卡的需求不可小覷,

就開始生產以皮卡為主的產品, 擁有迪爾、賽鈴、賽酷、風駿等豐富車型, 現在仍然是國內皮卡龍頭之一。

2000年後, 由於合資品牌轎車大舉進入和居民收入水準的提升, 國內私人汽車消費市場快速打開, 需求持續增長, 開始進入轎車行業, 由於技術上與合資品牌有較大差距, 最終鎩羽而歸, 期間開始積累乘用車的技術經驗。

2009年, 《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發佈, 1.6L 及以下小排量車型的購置稅減半至 5%, 內需得到有效拉動, 國內汽車產業迎來高速 增長期, 吸取過去的教訓, 長城抓住了當時尚處相對空白的 SUV 細分市場, 推出 M 系列、 哈弗系列, 集中火力拓展 SUV 市場, 在小型、 緊湊型 SUV 領域佔據霸主地位, 由於11年前都是SUV的空白, 直到2011-2012 年汽車消費高峰, 長城理所當然成為了中低端SUV的龍頭。

2010年前我國SUV車型的市占率低僅約7%,長城汽車以M系列SUV初探 市場,並緊接著2011年9月推出重磅車型H6,充分受益於國內SUV市場份額從 2010年前的7%快速提升至2013年初15%的翻番機遇。

2015、2016年市場持續發展,但增速開始減緩,其中小型、緊湊型 SUV 是乘用車終端銷售中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且自主品牌普遍已有較高市場份額。以2016 年累計銷量看,小型、緊湊型 SUV 的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分別達 63%、47%,其中自主品牌 38%、 22%,合資品牌 25%、25%;相比之下,中型、中大型 SUV 市場的前十大品牌市占率高達 82%、100%,其中自主品牌僅 26%、13%,合資高達 56%、87%。

總的來說,對於長城汽車來說,市場不是最好但也不至於太壞。SUV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增長依然是最快的子行業,16年SUV銷售905萬輛,同比增長45.8%,17年一季度,SUV銷售239萬輛,同比增長20%。

因為各大車企的紛紛加入,熱銷車型不斷增加,16年的月銷過萬的SUV車型44款,是兩年前的兩倍。同時自主品牌主要小型、緊湊型 SUV 市場由於更加分散,自主品牌競爭激烈日趨白熱化。

16年來合資品牌(如上汽大眾等)集中投放SUV車型,自主品牌在小型、緊湊型領域持續高速發展的可能性不大,利潤下降將無可避免。但由於長城汽車的龍頭地位暫時還比較牢固,滲透率的增加將會持續刺激長城汽車的業績,長城汽車依靠自己的技術降低成本,增加產能規模,大概率會以增量的方式應對利潤的下降。

二、龍頭地位無可替代

對於第二個問題,就要聚焦到長城的產品,新換代的H6能否支撐起其龍頭地位,保證其業績。長城汽車從皮卡轉為SUV後,就在這條路上不斷深耕,現在還在出售的車型見下圖。

簡單解釋一下,從哈弗H1、H2、H2s到哈佛H6Coupe都是小型、緊湊型車型,售價主要在15萬以下,H7和H7L是中型SUV車型,H8、H9是大型SUV越野車型。

如上文分析,長城的大型SUV基本上還是處於弱勢狀態,小型緊湊型是龍頭,中型車市場則是打算戰略進入的市場,WEY的兩款車型就是瞄準的中型SUV市場。H7基本上算是一個試探市場的車型,16年4月上市,去年年末就是月銷1萬的熱門車型,但由於價格與新品牌WEY重複,現在已經停產。

對於長城汽車而言,其主力產品哈弗H6、H2分別是小型、緊湊型SUV領域的龍頭,也是公司銷量和利潤主要來源,其中16年H6銷售近60萬台,占長城全年銷量60%,利潤占比接近70%。而15萬這個自主品牌天花板下,新H6能否保住龍頭銷量地位對於長城至關重要。

與老款H6相比,全新H6的動力性能、配置豐富程度、 內飾品質、外觀設計等都有明顯提升,定位升級、將直接對標GS4、RX5、博越等,這些對標車型都是廣汽、吉利等推出的熱門車型,吉利首五個月銷售同比增長超過80%主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博越。

全新H6比老款高2.7萬元,原1.5T發動機全部更換 為全新的1.3T發動機,且具備自動啟停功能;同時,手動檔全部取消,替換為 7DCT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自主研發);在功能性配置方面,全新 H6 新增標配了大量豐富的實用功能,包括電動助力、電子駐車制動、彎道輔助照明燈、全景式天窗等。

相對于自主品牌近年來推出的幾款熱銷車型:上汽榮威 RX5、吉利博越、廣汽傳祺 GS4,從價格看,新 H6 與 GS4 相當,但具有明顯動力性能優勢,且車型在同級競品中最大,從動力性能看,新 H6 與 RX5 差不多,價格低於對手 2.7 萬元。

總的來說,從性價比上,新H6還是佔據的一定的優勢,加上老款H6 所奠定的中低端SUV霸主地位,將由老款升級的17經典款H6、哈弗H2/H2s、以及預計 17下半年發佈的H4等共同捍衛,不出意外長城汽車小型和緊湊型SUV霸主地位將得到鞏固和加強,新H64月上市首月銷量超過7000輛,總H6銷量在4月、5月都佔據銷售榜第一。

總的來說:

新版小型、緊湊型SUV車型對於其他自主品牌對標車型有著性能或價格上的優勢,對於15萬以下的市場份額的保證,長城也是不留餘力,這也是長城繼續發展的保證之一,從長城的現在的銷售變現看,龍頭位置大概率能保住。

三、關鍵的一年,拼上一切的產品

那麼如果一切如長城所願,龍頭的位置能保住,但由於市場的競爭日發激烈,利潤向下是無法避免,還存在著以量代價策略產生的高庫存的風險,這樣的狀態導致的除了開拓出新的出路,長城別無他法,WEY系列,是長城投入大量的科研經費,據說有100億人民幣,這真是拼上了一切,而同時我也不得不佩服魏總的戰略眼光和勇氣。

對於這個市場,已經有自主品牌在裡面探水。上汽的GS8在16年10月26上市到10月31日短短5天時間內,GS8的訂單達到10452輛。表明市場對 15-20 萬中型 SUV 不僅熱情高漲、更存在較大的實際需求。

WEY系列今年4月底已經出了中型SUV的VV7,而作為H6和VV7之間的價位填充的緊湊型VV5將會在8月份上市。WEY 發佈首款量產車型 VV7,VV7有從 H7基礎上升級的 底盤系統,配置有 7DCT 濕式雙離合變速器、21 寸超大輪轂、十大主動安全系統(車道偏離預警 LDWS,車道 保持 LCA,自適巡航系統 ACC 等),座艙電子化率高,配置 Infinity 鑒賞級音響系統、 12.3 寸虛擬組合儀錶盤、流媒體後視鏡等。

VV7與H7相比,其車身長(5座版)和寬更大、高更小,車頭長且有溜背感,外形比H7更加時尚運動,同時,H7額外提供了7座版選擇,vv7提供了更多功能性配臵如主動安全 系統、LED大燈、自適巡航等,在配置和空間上進行了對標消費者的區分。VV7的主要競爭者是合資緊湊型SUV及少量自主中型SUV,如本田CRV、起亞KX7、雪佛蘭探界者。

價格上VV7s與本田CRV競品最接近,但在配置豐富度上有明顯優勢,在寬敞度上有著優勢;動力性能上,除了探界者為1.5T外,VV7s與競品都是2.0T發動機,但CRV和KX7由於搭載自然吸氣發動機、節油效果相對較好,長城在節油上不佔優勢。總體而言,WEY VV7目前來看在價格、配置豐富程度和空間上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動力性能上,採用 2.0T 渦輪增壓發動機,配置7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整體配置中等水準, 由於其變速箱為首次自產產品,長期穩定性和使用效果仍需持續跟蹤。

在這次推廣上,就能看出長城給這款車給予的厚望,VV7在在4月VV7上市至9 月VV5上市之間的5個月中,會在100家經銷商店中和200家WEY直銷店的鋪開,同時登錄全國百家萬達廣場,vv7正在 為WEY品牌及後續多款車型快速造勢。

但這款車的能否取得成功還需要時間,上市一個月,訂單非常火爆,5月份訂單23603台,這是什麼概念,自主品牌月銷1萬就算是熱門車型,所以,這樣的成績預示著VV7很有可能成為新的爆款車。但隨著新車落地,隨之而來的回饋才是關鍵,由於長城採用的是自產的離合變速箱,這個核心零部件的表現將影響整個車的表現,另外,其他部件、耗油量、駕駛體驗等一系列的回饋將會決定這款車的前途,也很可能直接決定長城這家公司的前途。

總的來說:

WEY VV7新進入這個領域有著足夠的野心和帶著足夠的誠意,配置上中規中矩,外形有驚喜,配置豐富度和空間上也是有明顯優勢,初步市場對這款有著足夠的興趣和傾向,有望成為新爆款車型,未來幾個月的推廣和客戶回饋將決定這款車、這個品牌乃至這個企業的前途。

四、在這個位置賣空長城真的好嗎?

長城的財務就是典型的優良型企業的,過去十幾年平均的ROE在20%以上,16年ROE為24%,這裡不作具體的,因為在這樣的賣空量的打壓下,有無數的理由說明長城都到低估,在同類型的公司當中,長城汽車的估值無疑是最低的。

這裡只考慮三種可能性導致的估值不同:

可能性一:換代車型出現問題,庫存持續高企,WEY推廣失敗,那麼長城將去失去龍頭的地位,進入無止盡的低迷期,大膽假設市值直接跌到東風集團股份的程度,那麼市盈率也只會到5倍左右,那麼賣空的人贏了,加上市場的激烈競爭,長城這票就不能玩了,但這種可能型非常小,算5%。

可能二:換代車型沒問題,持續保持其中低端SUV的龍頭位置,庫存回復正常,但WEY品牌失敗,那麼作為龍頭的SUV起碼會回到平均PE水準,即9倍左右,保守一些,8倍,那麼,起碼有著20%的漲幅,這裡還不包括空頭被逼空的情況,對新車型算悲觀點,這種情況算50%。

情況三:換代車型穩定,WEY品牌推行成功,成功進入另一片自主品牌的藍海。那麼估值就會上一個臺階,按10倍估值算的話,那也有很大的升幅,前途不可估量,這種情況算45%。

到這,可以說,長城汽車我認為有著足夠高的安全邊界,但我認為還不到買的時候。

由於汽車週期,購置稅的取消,購車集中到16年4季度爆發,17年大多自主品牌有著一堆庫存,自主品牌SUV15-17年Q1平均新增庫存1.66個月,17年Q1新增村村0.81個月,SUV增速放緩下,管道面臨較大的庫存和價格壓力。

另外,16年4季度長城做出了個錯誤的判斷,長城誤認為銷售能持續下去,並高估了手動擋的市場,投入幾萬量手動擋H6,加上受到VV7擠壓的H7和部分老H6、H2車型,17年Q1新增庫存3.7萬輛,庫存壓力非常高,故長城3月下旬推出10億紅包促銷活動,正式去庫存模式,事實上,整個市場都在去庫存。

折扣優惠對盈利能力有著極大影響,發放紅包及優惠折扣對毛利率的影響將反映在半年報中,那麼可以預期,長城以及其他公司的半年報不會好看,但也不排除被機構奶了一把或者外資空頭投降被逼空,這要看個人判斷了,但從財務上,到可以給兩個指標,一般如果固定資產周轉率和市銷率有了明顯好轉,例如市銷率到1,那麼就可以基本判斷出整車公司的拐點到了。

五、後記

長城汽車發佈了5月快報,5月銷量為68,942輛,同比下降3.8%,哈弗品牌銷量為58,390輛,同比下降5.5%。1~5月累計銷量為396,272輛,同比增長3.0%,哈弗品牌銷量為342,167輛,同比增長6.5%,公司二季度的首要任務仍將是經銷商去庫存。

估計業績的爆發需要到第三季度,那個時候,長城汽車或許就是另一副模樣了。另外,在今年2月份長城汽車公佈了面向2020年的全新戰略規劃,計畫2020年哈弗年銷售量突破200萬,16年銷售94萬輛左右,要實現目標年複合增長達21%。

未來5-10年,汽車消費市場主力將是80,90後,這一大類群體有著鮮明的個性化、更關注汽車使用體驗,在華為、VIVO、小米等的國產品牌的感染下,對於自主品牌的接受度更高,這場中外資大對決,實在看不出明顯做空的理由,我站在了多頭這邊,你呢?

【作者簡介】

木易先生 | 格隆匯·專欄作者股市浮沉五年變才是不變的真理

長城理所當然成為了中低端SUV的龍頭。

2010年前我國SUV車型的市占率低僅約7%,長城汽車以M系列SUV初探 市場,並緊接著2011年9月推出重磅車型H6,充分受益於國內SUV市場份額從 2010年前的7%快速提升至2013年初15%的翻番機遇。

2015、2016年市場持續發展,但增速開始減緩,其中小型、緊湊型 SUV 是乘用車終端銷售中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且自主品牌普遍已有較高市場份額。以2016 年累計銷量看,小型、緊湊型 SUV 的前十大品牌市占率分別達 63%、47%,其中自主品牌 38%、 22%,合資品牌 25%、25%;相比之下,中型、中大型 SUV 市場的前十大品牌市占率高達 82%、100%,其中自主品牌僅 26%、13%,合資高達 56%、87%。

總的來說,對於長城汽車來說,市場不是最好但也不至於太壞。SUV市場的滲透率持續提升,增長依然是最快的子行業,16年SUV銷售905萬輛,同比增長45.8%,17年一季度,SUV銷售239萬輛,同比增長20%。

因為各大車企的紛紛加入,熱銷車型不斷增加,16年的月銷過萬的SUV車型44款,是兩年前的兩倍。同時自主品牌主要小型、緊湊型 SUV 市場由於更加分散,自主品牌競爭激烈日趨白熱化。

16年來合資品牌(如上汽大眾等)集中投放SUV車型,自主品牌在小型、緊湊型領域持續高速發展的可能性不大,利潤下降將無可避免。但由於長城汽車的龍頭地位暫時還比較牢固,滲透率的增加將會持續刺激長城汽車的業績,長城汽車依靠自己的技術降低成本,增加產能規模,大概率會以增量的方式應對利潤的下降。

二、龍頭地位無可替代

對於第二個問題,就要聚焦到長城的產品,新換代的H6能否支撐起其龍頭地位,保證其業績。長城汽車從皮卡轉為SUV後,就在這條路上不斷深耕,現在還在出售的車型見下圖。

簡單解釋一下,從哈弗H1、H2、H2s到哈佛H6Coupe都是小型、緊湊型車型,售價主要在15萬以下,H7和H7L是中型SUV車型,H8、H9是大型SUV越野車型。

如上文分析,長城的大型SUV基本上還是處於弱勢狀態,小型緊湊型是龍頭,中型車市場則是打算戰略進入的市場,WEY的兩款車型就是瞄準的中型SUV市場。H7基本上算是一個試探市場的車型,16年4月上市,去年年末就是月銷1萬的熱門車型,但由於價格與新品牌WEY重複,現在已經停產。

對於長城汽車而言,其主力產品哈弗H6、H2分別是小型、緊湊型SUV領域的龍頭,也是公司銷量和利潤主要來源,其中16年H6銷售近60萬台,占長城全年銷量60%,利潤占比接近70%。而15萬這個自主品牌天花板下,新H6能否保住龍頭銷量地位對於長城至關重要。

與老款H6相比,全新H6的動力性能、配置豐富程度、 內飾品質、外觀設計等都有明顯提升,定位升級、將直接對標GS4、RX5、博越等,這些對標車型都是廣汽、吉利等推出的熱門車型,吉利首五個月銷售同比增長超過80%主要的貢獻之一就是博越。

全新H6比老款高2.7萬元,原1.5T發動機全部更換 為全新的1.3T發動機,且具備自動啟停功能;同時,手動檔全部取消,替換為 7DCT 濕式雙離合變速箱(自主研發);在功能性配置方面,全新 H6 新增標配了大量豐富的實用功能,包括電動助力、電子駐車制動、彎道輔助照明燈、全景式天窗等。

相對于自主品牌近年來推出的幾款熱銷車型:上汽榮威 RX5、吉利博越、廣汽傳祺 GS4,從價格看,新 H6 與 GS4 相當,但具有明顯動力性能優勢,且車型在同級競品中最大,從動力性能看,新 H6 與 RX5 差不多,價格低於對手 2.7 萬元。

總的來說,從性價比上,新H6還是佔據的一定的優勢,加上老款H6 所奠定的中低端SUV霸主地位,將由老款升級的17經典款H6、哈弗H2/H2s、以及預計 17下半年發佈的H4等共同捍衛,不出意外長城汽車小型和緊湊型SUV霸主地位將得到鞏固和加強,新H64月上市首月銷量超過7000輛,總H6銷量在4月、5月都佔據銷售榜第一。

總的來說:

新版小型、緊湊型SUV車型對於其他自主品牌對標車型有著性能或價格上的優勢,對於15萬以下的市場份額的保證,長城也是不留餘力,這也是長城繼續發展的保證之一,從長城的現在的銷售變現看,龍頭位置大概率能保住。

三、關鍵的一年,拼上一切的產品

那麼如果一切如長城所願,龍頭的位置能保住,但由於市場的競爭日發激烈,利潤向下是無法避免,還存在著以量代價策略產生的高庫存的風險,這樣的狀態導致的除了開拓出新的出路,長城別無他法,WEY系列,是長城投入大量的科研經費,據說有100億人民幣,這真是拼上了一切,而同時我也不得不佩服魏總的戰略眼光和勇氣。

對於這個市場,已經有自主品牌在裡面探水。上汽的GS8在16年10月26上市到10月31日短短5天時間內,GS8的訂單達到10452輛。表明市場對 15-20 萬中型 SUV 不僅熱情高漲、更存在較大的實際需求。

WEY系列今年4月底已經出了中型SUV的VV7,而作為H6和VV7之間的價位填充的緊湊型VV5將會在8月份上市。WEY 發佈首款量產車型 VV7,VV7有從 H7基礎上升級的 底盤系統,配置有 7DCT 濕式雙離合變速器、21 寸超大輪轂、十大主動安全系統(車道偏離預警 LDWS,車道 保持 LCA,自適巡航系統 ACC 等),座艙電子化率高,配置 Infinity 鑒賞級音響系統、 12.3 寸虛擬組合儀錶盤、流媒體後視鏡等。

VV7與H7相比,其車身長(5座版)和寬更大、高更小,車頭長且有溜背感,外形比H7更加時尚運動,同時,H7額外提供了7座版選擇,vv7提供了更多功能性配臵如主動安全 系統、LED大燈、自適巡航等,在配置和空間上進行了對標消費者的區分。VV7的主要競爭者是合資緊湊型SUV及少量自主中型SUV,如本田CRV、起亞KX7、雪佛蘭探界者。

價格上VV7s與本田CRV競品最接近,但在配置豐富度上有明顯優勢,在寬敞度上有著優勢;動力性能上,除了探界者為1.5T外,VV7s與競品都是2.0T發動機,但CRV和KX7由於搭載自然吸氣發動機、節油效果相對較好,長城在節油上不佔優勢。總體而言,WEY VV7目前來看在價格、配置豐富程度和空間上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動力性能上,採用 2.0T 渦輪增壓發動機,配置7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整體配置中等水準, 由於其變速箱為首次自產產品,長期穩定性和使用效果仍需持續跟蹤。

在這次推廣上,就能看出長城給這款車給予的厚望,VV7在在4月VV7上市至9 月VV5上市之間的5個月中,會在100家經銷商店中和200家WEY直銷店的鋪開,同時登錄全國百家萬達廣場,vv7正在 為WEY品牌及後續多款車型快速造勢。

但這款車的能否取得成功還需要時間,上市一個月,訂單非常火爆,5月份訂單23603台,這是什麼概念,自主品牌月銷1萬就算是熱門車型,所以,這樣的成績預示著VV7很有可能成為新的爆款車。但隨著新車落地,隨之而來的回饋才是關鍵,由於長城採用的是自產的離合變速箱,這個核心零部件的表現將影響整個車的表現,另外,其他部件、耗油量、駕駛體驗等一系列的回饋將會決定這款車的前途,也很可能直接決定長城這家公司的前途。

總的來說:

WEY VV7新進入這個領域有著足夠的野心和帶著足夠的誠意,配置上中規中矩,外形有驚喜,配置豐富度和空間上也是有明顯優勢,初步市場對這款有著足夠的興趣和傾向,有望成為新爆款車型,未來幾個月的推廣和客戶回饋將決定這款車、這個品牌乃至這個企業的前途。

四、在這個位置賣空長城真的好嗎?

長城的財務就是典型的優良型企業的,過去十幾年平均的ROE在20%以上,16年ROE為24%,這裡不作具體的,因為在這樣的賣空量的打壓下,有無數的理由說明長城都到低估,在同類型的公司當中,長城汽車的估值無疑是最低的。

這裡只考慮三種可能性導致的估值不同:

可能性一:換代車型出現問題,庫存持續高企,WEY推廣失敗,那麼長城將去失去龍頭的地位,進入無止盡的低迷期,大膽假設市值直接跌到東風集團股份的程度,那麼市盈率也只會到5倍左右,那麼賣空的人贏了,加上市場的激烈競爭,長城這票就不能玩了,但這種可能型非常小,算5%。

可能二:換代車型沒問題,持續保持其中低端SUV的龍頭位置,庫存回復正常,但WEY品牌失敗,那麼作為龍頭的SUV起碼會回到平均PE水準,即9倍左右,保守一些,8倍,那麼,起碼有著20%的漲幅,這裡還不包括空頭被逼空的情況,對新車型算悲觀點,這種情況算50%。

情況三:換代車型穩定,WEY品牌推行成功,成功進入另一片自主品牌的藍海。那麼估值就會上一個臺階,按10倍估值算的話,那也有很大的升幅,前途不可估量,這種情況算45%。

到這,可以說,長城汽車我認為有著足夠高的安全邊界,但我認為還不到買的時候。

由於汽車週期,購置稅的取消,購車集中到16年4季度爆發,17年大多自主品牌有著一堆庫存,自主品牌SUV15-17年Q1平均新增庫存1.66個月,17年Q1新增村村0.81個月,SUV增速放緩下,管道面臨較大的庫存和價格壓力。

另外,16年4季度長城做出了個錯誤的判斷,長城誤認為銷售能持續下去,並高估了手動擋的市場,投入幾萬量手動擋H6,加上受到VV7擠壓的H7和部分老H6、H2車型,17年Q1新增庫存3.7萬輛,庫存壓力非常高,故長城3月下旬推出10億紅包促銷活動,正式去庫存模式,事實上,整個市場都在去庫存。

折扣優惠對盈利能力有著極大影響,發放紅包及優惠折扣對毛利率的影響將反映在半年報中,那麼可以預期,長城以及其他公司的半年報不會好看,但也不排除被機構奶了一把或者外資空頭投降被逼空,這要看個人判斷了,但從財務上,到可以給兩個指標,一般如果固定資產周轉率和市銷率有了明顯好轉,例如市銷率到1,那麼就可以基本判斷出整車公司的拐點到了。

五、後記

長城汽車發佈了5月快報,5月銷量為68,942輛,同比下降3.8%,哈弗品牌銷量為58,390輛,同比下降5.5%。1~5月累計銷量為396,272輛,同比增長3.0%,哈弗品牌銷量為342,167輛,同比增長6.5%,公司二季度的首要任務仍將是經銷商去庫存。

估計業績的爆發需要到第三季度,那個時候,長城汽車或許就是另一副模樣了。另外,在今年2月份長城汽車公佈了面向2020年的全新戰略規劃,計畫2020年哈弗年銷售量突破200萬,16年銷售94萬輛左右,要實現目標年複合增長達21%。

未來5-10年,汽車消費市場主力將是80,90後,這一大類群體有著鮮明的個性化、更關注汽車使用體驗,在華為、VIVO、小米等的國產品牌的感染下,對於自主品牌的接受度更高,這場中外資大對決,實在看不出明顯做空的理由,我站在了多頭這邊,你呢?

【作者簡介】

木易先生 | 格隆匯·專欄作者股市浮沉五年變才是不變的真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