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台媒稱恐襲陰影下的英國大選詭譎多變:4種可能結果都有點苦

台媒稱, 英國國會大選6月8日登場, 首相特雷莎·梅領導的保守黨由選戰之初的看似穩操勝券, 到投票前夕民調幾乎被追平, 這場詭譎多變加上恐襲攪局的選舉, 最終結果都將讓英國面臨另一波挑戰。

據臺灣“中央社”6月7日報導, 英國國會下議院總席次650席, 贏得326席就過半。 英國的選制是領先者當選, 全國各地投下的選票與贏得席次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 小黨因為很難擴展全國支持度, 要增加席次並不容易。

台媒綜合英國廣播公司、法新社、路透社等媒體報導, 總結出有關英國大選需要知道的事:

1.出乎意料的民調變化

特雷莎·梅兩個月前宣佈提前大選時, 保守黨民調領先工黨17個百分點。 但到了選前最後民調, 保守黨領先幅度只剩7個百分點;Survation的民調甚至只領先1個百分點。

特雷莎·梅決定提前大選, 是想利用保守黨的民意支持優勢, 一口氣拿下國會壓倒性勝利(當時估計可以領先100席之多), 好為脫歐談判、連任佈局。

這麼短的期間內出現這麼劇烈的變化, 相當罕見, 這是否會反映在選票上?沒人說得准。

2.工黨做了什麼讓支持度上升?

工黨聲勢是在5月18日開始逆勢上漲, 主要是因為保守黨宣佈擬徵收被戲稱為“失智稅”的老人照護經費, 引發核心支持者不滿, 最後特雷莎·梅雖然撤回這項政策, 卻讓外界進一步批評她不可靠。

工黨大方開出醫療、教育、養老政策支票, 甚至承諾鐵路國營、大學免費, 贏得很多年輕人的支持。

工黨的支持度上升, 也有一部分是來自其他政黨的選民流失。 民調顯示, 英國獨立黨的支持度由大選起跑初期的11%跌到4%, Lib Dems從10%跌到8%, 綠黨由4%掉到2%, 這些流失的支持者可能都轉向工黨了。

3.卡梅倫門檻

前首相卡梅倫在2015年大選中帶領保守黨拿下331席, 比其他政黨席次加起來還多12席。

選舉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

1.保守黨勝選, 拿下331席以上:特雷莎·梅守住聲望。

2.保守黨勝選, 但領先席次不超過卡梅倫時期的12席:特雷莎·梅聲勢恐受挫, 大勝與慘勝如同斯特拉思克萊德大學政治系教授柯帝士形容為“一個是續任後有更多空間來達成目標的首相,

另一個是續任後像受傷動物的首相”。

3.工黨勝選, 拿下326席以上:可能出現震動金融市場的黑天鵝現象。 歷史紀錄顯示, 只要工黨大勝, 英鎊就傾向貶值。

4.沒有任何政黨過半:出現僵局國會, 誰出任首相、內閣如何組成, 將陷入短暫紛亂。

英國脫歐談判將於19日正式展開, 保守黨的選舉結果, 將影響特雷莎·梅談判的聲勢與力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