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琳:探尋再生醫學“新絲路”

眼下, 正是蠶繭成形、售賣的季節。 在常人印象中, 蠶繭的用途一般與絲綢有關。 但是, 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琳團隊的研究成果中, 小小的蠶繭, 蘊含著能用來修復受損生命的“寶藏”——絲膠。

因開創性地發現蠶繭的組成物絲膠可用於人體受損的神經、軟組織等多種創傷的修復治療, 打開了再生醫學研究和應用的新領域, 34歲的王琳今年獲評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中國是蠶絲主產國。 長期以來, 絲膠的研究屬於未知領域, 在國際上研究也並不多。 作為這一領域的探路者,

王琳團隊研究了6年, “需要探索很多未知, 面臨很多挑戰, 但這也正是有意思的地方。 ”她說。

王琳出生於湖北武漢的一個醫學世家, 少年時期, 曾隨赴德讀博的父親出國念書。 父親學成後, 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國效力, 王琳也由此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2005年, 從武漢大學畢業後, 王琳赴美留學, 于布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先後在哈佛大學、密西根大學從事再生醫學研究工作。 2011年, 她謝絕了導師的挽留, 通過中組部“千人計畫”青年專案回到祖國。

那一批“青年千人”100多人中, 王琳是最年輕的科學家之一, 也是僅有的6名女性中的一個。 回到武漢, 她在武漢協和醫院創建了華中地區首個再生醫學中心。

打開絲膠領域的大門,

在王琳看來, “開始得頗為偶然”。

在中國悠久的養蠶史上, 人們長期用加熱法處理蠶繭, 留下製作絲綢等的蠶絲或絲素, 去除粘連蠶絲的絲膠。 絲膠, 就成了無人問津的廢料。

王琳指導的一名博士生曾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求學。 兩人聊天時談到, 人們已為絲素開發出了紡織以外多種全新的用途, 而絲膠的用途是一個無人涉足的冷門領域, 數千年來一直被人們棄置的絲膠, 很可能是一座“沉睡的寶藏”。

變廢為寶的探索之旅就此開啟。

在王琳的帶領下, 團隊著手研究絲膠。 但是, 前人曾有結論稱, 絲膠具有免疫原性, 會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 王琳團隊通過反復重新實驗, 首先否定了這一結論。

隨著研究之路的打開,

王琳發現, 絲膠具有良好的細胞黏附性、穩定的天然螢光特性和優越的成膠性能。 這也就意味著, 它有可能被製成能在人體內自然降解的醫用材料, 為人體組織再生修復效力。

通過幾年系統研究, 團隊提取出結構完整的純絲膠蛋白, 在國際上首次成功研發出適用于外周神經修復的絲膠神經導管、適用於中樞神經修復的生物支架、修復心肌損傷的水凝膠及多種多功能新藥物載體。

王琳舉了個例子:一些事故造成的外傷, 可能導致人體失去較長的一段外周神經。 為儘快修復神經、保證肢體功能正常運轉, 外科醫生一般會考慮神經移植, 但這樣的治療, 必然會在患者身上形成多處損傷, “如果用絲膠製成‘神經導管’,

這一難題就可能迎刃而解。 ”

通俗地說, 絲膠神經導管, 就好比建一個“隧道”, 可以將兩個中斷點連接起來, 讓神經在導管內部重新生長。 當神經再生完成時, 導管本身則基本被人體所吸收, 不必再經過手術取出, 最終達到外周神經結構和功能的恢復。 這種全新的神經修復策略, 為傷患提供了減少開刀的可能性。

腦神經修復是醫學界一大難題, 據王琳介紹, 實驗表明, 在小鼠腦神經受損後, 及時植入絲膠生物支架, 可以挽救瀕臨死亡的腦神經元。 支架降解產物能促進神經細胞代謝, 避免神經元大量死亡, 同時還可抑制炎症反應, 促進神經元軸突生長。

王琳團隊還將絲膠生物材料的應用, 進一步拓展到心肌、骨骼肌、軟骨、皮膚等組織的創傷修復研究。

在國際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年會上, 王琳團隊的研究成果, 被評價為“在蠶絲醫學應用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研究”, 使我國絲膠組織工程研發領域走在了國際前沿。

成績面前, 王琳保持著冷靜、平和的心態。

她記得團隊經歷的一次次失敗。 拿絲膠提取來說, 既要保持結構完整, 又要保證生物活性, 不同溫度、試劑、蠶繭類型, 一個條件變了, 就要重新實驗上百次。

“可以說, 實驗中遇到的80%以上都是挫折, 但是大家並沒有被打倒, 一次次優化條件, 一次次重來。 ”她感慨, 科學研究本身就是一條艱苦的路, 充滿了困難和挫折, 失敗更是家常便飯。 既然選擇, 就要有不屈不撓的意志和打不垮的韌勁。

作為“青年千人”, 王琳並不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只是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罷了。她始終記得老師的話:沒有創新的工作是瞎做,沒有應用的工作是白做。每天,她要花大量時間去跟進國際上最新的研究進展,包括物理、化學、材料等其他學科,試圖與自己的工作結合,發掘新靈感。

做實驗、看文獻、寫文章、勤討論,即便現在,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對王琳來說也是常態。週末,就帶著筆記型電腦找個咖啡館,“其實也就是換個地方看文獻。”她說。

關於回國的選擇,王琳說:“愛國和愛父母一樣,是一種非常樸素自然、發自內心的感情,這種愛是用行動來表達的。做好分內的事,做有益的事,就是報國。”

這位80後女科學家帶領的團隊,大多是30歲不到的年輕人。她時常勉勵大家,要在還年輕、創造力最好的時候,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一些既有創新又有應用價值的工作、對人民有用的工作,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尋找有價值的再生醫學材料,解除患者的病痛,就是王琳和團隊的夢想。她說:“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將帶領我的團隊沿著’新絲綢之路’不斷探索,繼續前行。”

責編:賈志強

王琳並不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只是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罷了。她始終記得老師的話:沒有創新的工作是瞎做,沒有應用的工作是白做。每天,她要花大量時間去跟進國際上最新的研究進展,包括物理、化學、材料等其他學科,試圖與自己的工作結合,發掘新靈感。

做實驗、看文獻、寫文章、勤討論,即便現在,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對王琳來說也是常態。週末,就帶著筆記型電腦找個咖啡館,“其實也就是換個地方看文獻。”她說。

關於回國的選擇,王琳說:“愛國和愛父母一樣,是一種非常樸素自然、發自內心的感情,這種愛是用行動來表達的。做好分內的事,做有益的事,就是報國。”

這位80後女科學家帶領的團隊,大多是30歲不到的年輕人。她時常勉勵大家,要在還年輕、創造力最好的時候,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一些既有創新又有應用價值的工作、對人民有用的工作,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尋找有價值的再生醫學材料,解除患者的病痛,就是王琳和團隊的夢想。她說:“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將帶領我的團隊沿著’新絲綢之路’不斷探索,繼續前行。”

責編:賈志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