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加大財政投入引入市場機制 安徽構建農村環境治理長效機制

垃圾處理長效管理、污水管網設施建設、改廁經費投入……一體化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需要大量的長期的資金保障, 錢從何來?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將通過加大財政投入、採取政府出資購買服務或PPP模式, 引入市場化機制, 完善農村環境專項治理的長效機制。

首先是加大財政投入, 我省將建立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改廁經費保障機制, 縣級政府將有關費用納入財政預算, 將農村垃圾、污水、廁所專項整治工作納入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支援, 相關部門加強資金整合, 省對市縣自然村改廁實行先建後補,

分類分檔, 以獎代補。 相關部門透露, 具體的改廁經費投入與比例正在制定當中。

其次, 推進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市場化, 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整縣域或縣域分片區實行垃圾污水治理市場化運作。 據瞭解, 近年來我省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專案中採取PPP模式融資的投入大約已經超過130億元, 成為重要融資管道之一。 全椒縣、和縣、無為縣、太和縣、臨泉縣、六安市裕安區及葉集區等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 推行縣域農村生活垃圾治理PPP模式;巢湖市、來安縣等分片區實行農村環衛保潔市場化;蚌埠市全力推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場化, 下轄三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推行PPP模式。

未來我省將推廣更多優質PPP項目, 利用市場化手段解決融資難題。

同時, 我省將積極爭取銀行貸款, 充分利用農發行、國開行、建行等金融機構支援小城鎮垃圾污水治理設施建設的契機, 建立和完善項目庫, 爭取相關銀行貸款。

此外, 將建立農民適當付費機制。 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 適當收取垃圾汙水處理費, 建立各級財政資金補助、村集體資金支援、村民付費相結合的費用分擔機制。 (馮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