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低鈉鹽吃少了竟得低血壓 吃什麼鹽吃多少大意不得

近日, 專家澄清了網上有關“低鈉鹽是‘送命鹽’”的傳聞, 稱其實除了腎病、心衰以及燒傷的患者長期食用低鈉鹽會出現高鉀血症等嚴重情形外, 普通人正常食用會有益健康。 市區56歲的田女士(化名)患有慢性腎炎, 經過治療、調整後, 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卻因選擇低鈉鹽並嚴控攝入量, 出現了頭暈、乏力、心慌等症狀, 經查其為低血壓。

嚴控低鈉鹽食用量

結果患上低血壓

田女士患有慢性腎炎, 去年因病情加重, 醫生讓她住院進行系統治療。 出院後, 田女士除了按時服藥, 仍堅持控制飲食。 腎臟保護情況和血壓等指標都比較理想。

有一天, 她和幾個老姐妹一起逛超市。 “大家在選鹽的時候, 都說低鈉鹽有利身體健康。 ”田女士也跟著買了兩袋回家。

田女士說, 雖然聽說腎臟病人不能多吃低鈉高鉀鹽, 但現在她腎功能指標都恢復正常, 吃點有利身體健康的鹽應該沒啥壞處。 “為此, 我還諮詢了醫生, 控制的量比之前的普通鹽量還要少。 ”而除了一日三餐減少吃低鈉鹽, 田女士基本很少吃雞鴨魚肉等食物, 只吃米、面和蔬菜, 水果也吃得不多。

原以為, 如此控制飲食一定會讓身體遠離疾病, 誰知那天早上起來, 田女士感覺頭暈、乏力、心慌。 “整個人站著就感覺要倒下去。 ”在老伴的陪伴下, 田女士趕緊去醫院檢查, 第一項血壓檢查就讓她和家人蒙了。

“血壓只有83/50 mmHg, 其餘檢查無異常, 醫生說是低血壓症狀。 ”

食用低於正常量

可能引發病症

經過診斷, 醫生認為之所以出現低血壓, 與其食用低鈉鹽過度嚴格控制有關。 “我們讓她恢復用普通碘鹽, 可以間隔使用低鈉鹽, 除此還要改變飲食結構和習慣。 ”接受田女士諮詢的揚大附院(揚州市一院)臨床營養師柳沁元表示。

柳沁元說, 在前陣低鈉鹽是不是“送命鹽”報導之前, 低鈉鹽就一直、包括現在都是醫生們的推薦之選。 她告訴記者, 低鈉鹽是以普通碘鹽為原料, 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 “對於大部分普通市民朋友而言, 低鈉鹽確實比普通碘鹽要健康一些, 當然價格也高不少。 ”

需要注意的是, 低鈉鹽對於大部分人群可用,

尤其是中老年人和高血壓、浮腫以及腎功能不好的人群。 不過低鈉鹽並不適合所有人, 由於其低鈉、高鉀的特點, 對於已經存在低鈉血症、高鉀血症或者低血壓的人群, 有可能加重病情。

上述的田女士屬於鹽分攝入過少的患者。 “長期食用低於正常量的低鈉鹽或者普通碘鹽, 飲食結構不均衡, 營養吸收不夠。 對於中老年人而言, 體弱或神經血管調節功能退化, 則可能會出現低血壓等症狀。 ”

鹽的種類很多

選擇要根據身體狀況

與田女士低量攝入低鈉鹽相比, 柳沁元告訴記者, 在近幾年居民營養素攝入調查結果中, 鈉鹽的攝入其實一直是高於推薦量的。 她舉例說明, 一個三口之家, 正常每天有2—4道菜, 如果遇到聚餐,

或者家裡習慣用鹹鹵做菜、下面等, 鹽會放得更多。

“這樣即使用了低鈉鹽, 還是會處於較高的攝入水準。 因為同等重量的鹽, 低鈉鹽的咸度比普通碘鹽差很多, 為了口感, 做菜的人控制不住地多放, 其實最終並沒有起到控制食鹽的目的, 同時鉀和鎂的攝入量會大幅度增加。 ”柳沁元告訴記者。

“凡事要適度, 吃鹽也是如此。 ”柳沁元表示, 雖然超市中鹽的種類很多, 比如井鹽、湖鹽、海鹽、岩鹽, 還有粗鹽、竹鹽等, 但在選擇時, 首先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 在醫生指導下選擇。 “比如甲亢患者選無碘鹽, 高血壓病人選低鈉鹽……都要適量攝入, 仍然建議大家通過天然食物或調味品改善口味, 比如蔥、薑、蒜等。 ”

柳沁元提醒,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最新食鹽攝取指南,

健康人通過飲食攝取的最佳鹽量是:每人每日不超過5克。 醫生建議, 無論是普通鹽還是低鈉鹽, 為了健康, 都千萬不要多吃。

通訊員 仇上斌 記者 張慶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