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利津多措並舉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本報訊 記者李文龍 溫躍報導 近年來,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針對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引發的金融風險問題,積極探索化解資金鏈風險、優化區域金融生態環境的新路子,從2016年年初開始,在東營市率先開展了為期1年的打擊惡意逃廢金融機構債務和打擊非法追債專項行動。

2016年年底,利津全縣銀行機構不良貸款率為1.14%,低於全省銀行機構不良貸款率1.04個百分點;今年4月份降至0.95%,該縣打擊惡意逃廢債務的做法在東營市得到推廣。

利津縣制定出臺了《關於防範化解企業資金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從加強企業風險防控、強化信貸支援、搞好企業風險協調化解決、加快不良資產處置和加大惡意逃廢債務、非法集資打擊力度5個方面對防範和化解企業資金風險進行全面部署。

成立了專門工作委員會,負責統一指揮和協調推進,下設企業風險排查化解、政府融資平臺建設和打擊逃廢債務3個工作組。 建立健全由縣委政法委牽頭,法院、檢察院、公安局、金融辦等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和聯合辦案機制。 印發了《關於進一步鞏固開展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優化金融環境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逐村、逐企業發佈《關於集中開展打擊惡意逃廢金融機構債務和打擊非法追債專項行動的通告》,張貼到公示欄,起到了很好的震懾作用。

據悉,根據金融機構和社會普遍反映的問題,專項行動明確了三個方面的打擊重點:一是各種損害金融機構債權行為,包括抽逃註冊資本金,隱匿、轉移資產和利潤,擅自處置金融機構債權抵(質)押物(權),蓄意逃避債權金融機構對出借資金的監督等;二是各種耍賴行為;三是各種非法融資和追債行為。

對排查中發現的涉企不良貸款、資金周轉異常等線索,公安機關提前介入,金融辦、銀行機構進行會商研判,約談警示企業負責人,並幫助企業化解風險、渡過難關。 截至2017年4月底,已約談風險企業7批次、45家,促使6家企業繳清或歸還部分利息,12家企業主動與銀行商定化解措施,化解信貸資金約9億元;協助106家企業使用轉貸資金154筆、8.91億元。

嚴格懲戒措施,營造誠信環境。 完善“黑名單”制度,對不自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全部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定期通過媒體公開曝光。 金融、公安、法院等部門,聯合對列入市縣鄉換屆的數百名“兩代表一委員”等考察物件進行了誠信審查,對存在失信行為的人員予以“一票否決”。 加強風險防範監控,探索限制風險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失控”措施,防範企業惡意逃廢債和負責人“跑路”。 加強對重點企業的監控力度,建立企業信貸清單管理、風險資訊定期排查報告、交辦督辦等機制,及時發現惡意逃廢債和非法集資等苗頭性問題和線索,有力維護了金融生態環境持續穩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