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張學群在第二屆中國-東盟大法官論壇上作專題發言

6月8日下午, 第二屆中國-東盟大法官論壇舉行以“區域內司法協助之強化”為主題的專題研討。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學群作專題發言時表示, 當前中國和東盟都處在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雙方應當秉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理念, 通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共同體的對接, 進一步加強彼此間的國際司法協助, 為促進區域內的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作出應有貢獻。

張學群闡述了加強中國—東盟區域內國際司法協助的必要性。 他表示, 中國與東盟各國資源稟賦各具優勢,

產業結構各有特點, 互補性強, 合作潛力巨大。 雙方全方位、多領域、多層面的合作格局正逐步形成。 加強區域內的國際司法協助, 將為中國和東盟各國相互之間的貿易與投資帶來更為健全的法治保障, 為中國與東盟各國人員往來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繼而推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張學群向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在互惠基礎上承認與執行外國法院民商事判決的最新發展和實踐。 他表示, 中國與東盟國家在相關國際公約、雙邊條約和國內法框架下, 開展了廣泛而務實的國際司法協助和執法合作, 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雙方在國際司法協助領域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 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民事司法協助,

大多還停留在初級合作水準上, 在擴大民商事司法協助覆蓋面, 促進地區經濟繁榮, 為地區和平穩定創造堅實經濟基礎方面, 有著廣闊的拓展空間。

張學群建議, 中國和東盟各國進一步重視參與有關國際司法協助規則的制定, 力促相關國際公約的締結和實施充分反映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國談判締結更多的雙邊司法協助條約和加入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既有國際公約, 實現雙邊國際司法協助條約和國際公約覆蓋中國—東盟區域內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協助領域, 構建全方位的更為牢固和穩定的國際司法協助關係。 中國與東盟各國最高法院, 在各自的職權範圍內,

在不改變和不違反各自國內法的情況下, 積極探索在互惠基礎上相互承認與執行對方法院民商事判決的途徑和方式。

老撾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坎潘·西提丹帕, 越南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阮文純, 孟加拉最高法院大法官哈桑·福伊茲·席迪科, 斯里蘭卡首席大法官維威治·普利亞薩特·傑勒徳·德普也就這一專題作了發言。 他們表示, 區域內國際司法協助之強化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議題, 當前是一個區域及國際整合的時代, 促進發展、保衛和平、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及人民交流均是“一帶一路”宣導的內容。 近期, 各國在各方面的整合都意義重大, 且效果顯著。 這種整合不僅能為互聯互通及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利環境,

還有助於確保各國一道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切實受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大法官、西藏自治區高級法院院長索達主持研討, 與會嘉賓圍繞“區域內司法協助之強化”專題進行了自由發言。

記者:劉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