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戴先任:自行車“高速路”應成城市治堵的“寵兒”

△北京擬建首條自行車“高速路”(資料圖)

作者:戴先任

北京擬建首條自行車“高速路”, 目前已經選定回龍觀到上地一段道路, 試點建設一條自行車“高速路”。

從2016年開始, 北京市規劃院就提出, 建議在回龍觀和上地之間建立起一條完整的自行車專用道, 遠期連接起中關村。 。 隨後, 北京市規劃院的一份網路問卷調查顯示, 回龍觀有接近兩成的人在中關村上班, 有超過16%的人在上地工作。 (6月8日 央視新聞)

自行車“高速路”對國人來說還很為陌生, 在路權分配上, 城市管理者更多地偏向於機動車, 想騎自行車出行不僅沒有專門的自行車道, 連非機動車道都很狹窄, 修建自行車“高速路”, 就更只能是奢望了。

北京將修建首條自行車“高速路”, 積極意義顯而易見, 最直接的是可以解決回龍觀地區上班族出行不便的問題, 將在此區域建起一套完整的騎行系統, 從回龍觀到上地,

再到中關村, 連接起一條專門的自行車“高速路”。 這條自行車“高速路”將設計為封閉式, 沒有機動車穿行, 中間不設紅綠燈。

修成之後, 騎自行車將成為耗時最短的出行方式。 不僅能節省時間, 還可以鍛煉身體, 而上班族不需要開車上班, 不需要擠公交上班, 可以選擇騎行上班, 能在運動中舒緩自己的身心, 緩解工作上的壓力;而且騎自行車還有利於綠色環保, 減少尾氣排放, 為城市環境出一份力。

北京近年來時常遭遇霧霾天氣, 北京為此採取了不少辦法, 如單雙號限行、關停污染企業等, 現在修建自行車“高速路”, 也有利於環境治理, 是對道路資源實行優化配置。 而現在共用單車在各地都受到城市居民的喜愛,

國內由此掀起了騎行熱潮, 儘量多地為自行車“讓路”, 也符合現實需求。

國外一些國家, 都修有自行車“高速路”, 如荷蘭是世界上自行車密度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 自行車車道遍佈城鎮鄉村, 在增設自行車高速公路之後, 約有5%的上班族有意願放棄開車而改為騎車。 其他如丹麥、挪威、德國等國都是自行車大國, 各主要城市基本都有自行車“高速路”。

國內城市可以多向這些國家學習, 雖然由於歷史遺留問題等原因, 如城市規劃不合理, 如車多人多, 不少城市信號燈多、路網密集, 可能不適合修建自行車“高速路”, 但可以在現有基礎上, 儘量給非機動車多留一些空間, 在規劃開發新城的時候, 可以預先設計自行車道等等。

北京修建自行車“高速路”,

不僅值得一線城市借鑒, 也值得中小城市學習。 這並不是在浪費寶貴的道路資源, 而是把寶貴的道路資源更好地利用起來, 修建自行車“高速路”, 看似需要佔用不少空間, 可是修建完成後, 卻可以起到緩解城市擁堵的作用, 可以為減少尾氣排放作出貢獻, 也能更加便民利民, 還能讓更多的民眾受到自行車“高速路”的吸引, 加入自行車大軍之中。

而且騎行在自行車“高速路”上比機動車道上更安全, 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自行車“高速路”, 是利城利民之舉, 有多重利好。 城管管理者, 真應該看到城市裡“高大上”的並不是那些豪華闊氣的機動車道, 而是安全而設施齊全能吸引公眾參與進入騎行的自行車道,

才能讓城市變得“高大上”。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齊魯網立場, 僅供參考。 】

建行特約齊魯時評, 歡迎投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