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A股新現象:週期與消費股同漲、成長與價值齊飛

海通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團隊認為, 市場環境已發生微妙變化, A股進入了二維時代。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 週期和消費從輪動走向共生, 價值和成長走向融合, 呈現價值型成長。

一方面, 從A股歷史來看, 週期股與消費股具有較為明顯的輪漲特徵。 就在“週期進攻、消費防守”已潛移默化成為投資者共識時, 16年以來的市場將這一共識打破, 漲幅居前的行業既有家電、食品飲料等消費行業, 也有建築、建材等週期行業。 海通策略寫道:

週期股單純從經濟好轉角度找高貝塔的舊邏輯已經水土不服, 究其原因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只是小幅改善,

需求端的邏輯有天花板, 需要結合供給端或政策主題, 所謂“主題週期”。

此外, 在目前的經濟轉型期民營資本占比高的化工、造紙、工程機械等行業集中度提升, 龍頭股溢價顯現。 消費股已不是簡單的防禦品種, 收入水準上升和人口結構變化是消費升級的根本動力。 品牌升級推動龍頭品牌公司業績與股價向好。

另一方面, 在如今的A股, 按照海通策略的觀點, 價值股和成長股呈現出融合趨勢, 即業績增長越強的價值股表現越好, 而成長股則從以前的炒概念走向了現在看業績:

單純講現金分紅的價值股表現不如有業績增長的價值股, 價值股中表現更優的是業績增速更好的個股,

如貴州茅臺、格力電器、恒瑞醫藥等, 而長江電力、大秦鐵路、華電國際等價值股因業績較差表現不佳。

我們將代表價值股指數的上證50成分股按照16年三季度淨利潤增速劃分為高中低三個區間, 其中高增速區間的股票16年1月28日低點以來漲跌幅中位數為25.5%, 中增速的為22.1%, 低增速的為19.1%。


從13年開始中小創不斷走牛, 市值小、概念強的個股受到市場熱捧, 主要是因為兩個制度紅利。 一是並購政策鼓勵上市公司外延擴張, 二是對IPO發行數量控制, 12年11月IPO發行暫停直到14年1月才再次開啟。 但是16年半年來政策發生重大變化, 跨行業並購受到嚴格監管, 17年2月17日證監會發佈《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 去年8月開始IPO不斷加速。

2014 -15年看風口、博彈性的時代已經過去, 成長股從以前炒概念走向看業績, 15年上半年PEG高的個股通常概念性強、漲幅更高, 而16年以來PEG低的漲幅更好。 目前投資精選估值與業績相匹配、更偏價值的成長股, 即所謂“價值型成長”。

不過, 廣發策略研究陳傑、孫瑜、陳偉斌卻認為, 去年每一次市場反彈都有投資主線,

今年以來卻“始終沒有一條‘看長做短’的投資主線”:

回顧去年的四次市場反彈, 每次反彈都會有一條“看長做短”的投資主線(3月的VR和半導體、6月的新能源汽車、8月的PPP、10月的保險舉牌)。 但是反觀今年以來的市場特徵, 雖然市場也在反彈, 但大家始終找不到一條“看長做短”的主線, 結果大部分投資者的操作便是“快進快出”——大家先嘗試著買入那些還沒怎麼表現的板塊去“試盤”, 如果不賺錢馬上就撤出來;如果賺錢, 那賺最多5個點也要撤出來, 然後再去尋找下一個潛在的熱點, 市場便在這種快速的“熱點輪動”中猶猶豫豫地上漲。


對於A股後市, 荀玉根團隊預計, 本輪春季行情繼續, 房產政策緊未必是利空。 上半年是進二退一的震盪市, 二季度注意國內外政策面干擾:

對於北京、廣州樓市政策收緊, 我們認為這點無需太擔憂, 地產政策偏緊對股市未必是利空。 股市和房市間的關係有兩個傳導路徑, 一是基本面的正相關, 二是資金面的負相關。 2012年以來, 兩者基本面的正相關已經小於資金面的負相關,所以房市和股市間蹺蹺板效應增強,這源於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後地產對經濟的影響力減弱。地產政策緊,如果最終引發貨幣政策緊,對股市肯定利空。目前未到此程度,地產調控主要仍是因城施策的政策。

上半年市場是進二退一式的震盪,經濟資料向好支撐春季行情延續。震盪市的春季行情可參考2012年、13年、16年,行情的結束有兩個路徑:第一,資料變差,第二,政策變緊,而且春季行情都有輪漲的特徵,4月是行情選擇方向的視窗。展望未來,需待4月中旬前後一季度資料及政策面動向。目前的基本面趨勢判斷,資料大概率良好,更值得警惕的是政策面干擾:一是國內去杠杆,資料越好去杠杆的決心可能越強,2013年去杠杆期間利率階段性上行,此外債務違約仍可能出現。二是中美貿易摩擦。

廣發策略認為,“快進快出”的操作思路使得市場現在很難出現明顯向下調整:

在當前普遍都是“快進快出”的行為模式下,雖然快速的“熱點輪動”讓大家很難賺到錢,但是投資者這種“賺一點就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操作思路本身就說明大家的心態非常防禦、對可能出現的市場下跌高度戒備,市場要在這種環境下發生大幅調整的難度是很大的。

兩者基本面的正相關已經小於資金面的負相關,所以房市和股市間蹺蹺板效應增強,這源於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後地產對經濟的影響力減弱。地產政策緊,如果最終引發貨幣政策緊,對股市肯定利空。目前未到此程度,地產調控主要仍是因城施策的政策。

上半年市場是進二退一式的震盪,經濟資料向好支撐春季行情延續。震盪市的春季行情可參考2012年、13年、16年,行情的結束有兩個路徑:第一,資料變差,第二,政策變緊,而且春季行情都有輪漲的特徵,4月是行情選擇方向的視窗。展望未來,需待4月中旬前後一季度資料及政策面動向。目前的基本面趨勢判斷,資料大概率良好,更值得警惕的是政策面干擾:一是國內去杠杆,資料越好去杠杆的決心可能越強,2013年去杠杆期間利率階段性上行,此外債務違約仍可能出現。二是中美貿易摩擦。

廣發策略認為,“快進快出”的操作思路使得市場現在很難出現明顯向下調整:

在當前普遍都是“快進快出”的行為模式下,雖然快速的“熱點輪動”讓大家很難賺到錢,但是投資者這種“賺一點就跑”、“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操作思路本身就說明大家的心態非常防禦、對可能出現的市場下跌高度戒備,市場要在這種環境下發生大幅調整的難度是很大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