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周群:品術俱端慈母心

1982年畢業于揚州大學的周群, 來到江蘇省射陽縣中醫院, 懷著“大醫精誠”的抱負, 毅然選擇具有高風險的兒科專業。 從此以後, 她潛心鑽研兒科業務, 立志獻身于兒童健康事業。 在自己的崗位上, 默默傳遞著中醫藥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正能量。

潛心鑽研 終修獨到技藝

在一無長者引路、二無技術依附的情況下, 周群通過刻苦的業務學習、細緻的臨床觀察和積極的探索揣摩, 在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科疾患方面逐漸有了獨到的領悟和見解。

1986年, 一位特殊的患兒, 臨床表現為先雙下肢麻木,

後逐漸疼痛, 整日不能休息, 去上海、南京等大醫院求治均無效果。 家長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找到了周群。 年輕的周群對自己雖沒有絕對把握, 但沒有退縮。 她連夜翻閱了大量中外相關文獻資料, 結合患兒的症狀、體征進行分析, 猜測患兒所得的是當時十分罕見的多種B族維生素缺乏的營養性疾病而致的末梢神經炎。 在當時沒有儀器檢測體內維生素含量的情況下, 在征得家屬同意後, 超常規、試驗性地用了多種維生素。 奇跡出現了, 患兒的病情竟一天天好轉, 最終步行出院了。

業務上的獨到之處讓周群很快在同行中脫穎而出, 即便如此, 她也從未放鬆過對臨床學術的鑽研。 為了探索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科疾患的新方法、新路子,

她及時總結、整理臨床經驗, 開展課題研究。 有時, 為了一個課題、一個方劑, 她帶領科內醫務人員反復試驗、論證, 認真記錄每一次試驗結果, 跟蹤調查每一名患兒的預後效果。 她經常利用週末及節假日休息時間, 自費下鄉登門隨訪。 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 為周群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 1996年, 由於工作突出, 她被任命為該院兒科主任。

品德高尚 常獲病人褒獎

多年的兒科工作經驗, 使周群深深懂得, 兒科工作需要有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 考慮到, 現在的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周群無論對自己還是對科內同志, 要求嚴格。 她反復強調, 一個稱職的醫務工作者要換位思考, 常懷一顆仁愛之心去面對病患,

對任何病例的治療應有極高的責任感。 針對小兒病情變化迅速的特點, 她制定了嚴格的醫療品質與安全管理制度。 周群家住得離醫院較遠, 但只要接到兒科病房緊急求救電話, 無論陰晴雨雪、白天黑夜, 總是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 有時夜裡兩三點鐘被叫醒, 愛人不放心, 只好陪她到醫院。

作為一名醫生, 周群時刻謹記“醫乃仁術”的古訓, 時刻想病人所想, 盡可能少花錢治好病。 她認為, 一名好醫生, 不僅要有良好的醫術, 更要有良好的醫德。 對待患兒, 周群都是以慈母般的情懷關愛每一位就診兒童。 在診病時, 她總是態度友善、語言溫和、動作輕柔, 並講究針對兒童心理特點消除患兒的恐懼感, 取得患兒和家長的信任和配合。

許多患者家長說, “看到周主任對患兒和藹可親慈母般的態度, 我們家長的心病就去掉了一半。 ”

在周群近30年的從醫生涯中, 數以萬計的小兒患者因為周群的中醫藥仁術而康復, 她被稱為品術俱端的最美醫生。 2016年, 周群被授予“鹽城市名中醫”榮譽稱號。 這是她繼被鹽城市衛生計生委授予“市醫德之星”稱號、江蘇省衛生計生委授予“我最喜愛的健康衛士”稱號等榮譽後的又一殊榮。

其實, 絡繹不絕的患兒家長在周群診室前仰首翹望、十分依戀的目光才是對周群最大的褒獎。 (居文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