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記西飛“工匠”稱號獲得者龍邵安: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

古人說, 一物精緻便可動人, 而這“一物”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從技校畢業進廠工作的25年間, 龍邵安只幹過一個工種——車工, 這個機械加工領域最平凡的崗位。 採訪中, 寡言少語的他對自己取得的成績隻字不提。 他說,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技術有多高, 就是覺得自己比常人更注重細節而已。

守規矩, 重細節, 龍邵安對待手中的每項零件可謂是精心雕琢。 他先後參與了十多個型號的研製生產工作, 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 在某型號研製生產中, 系統件廠承擔了多項帶角度環槽、薄壁、不銹鋼材料套筒的加工,

該類零件尺寸精度高、內槽形狀複雜, 加工過程易變形、易粘刀, 加工難度大。 接到任務後, 龍邵安第一時間搜索資料, 制定加工方案, 經過多次試驗, 最終自編數控程式, 用迴圈方式多次切削, 成功完成了該類零件的加工, 降低了製造成本, 保證生產節點, 也為此類零件的加工積累了經驗。

簡單的事誰都會做, 可越是簡單越不容易出彩;重複的事, 誰都會厭煩, 但愈是厭煩愈考驗耐心和智慧。 在某型號的生產中, 某項零件以往用磨工工序來保證最終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但是加工完成的零件極易產生裂紋, 造成零件報廢。 龍邵安暗下決心必須解決這個難題。 通過不知多少個白天和夜晚、不知多少次試驗加工, 他終於解決了加工造成的型面裂紋問題。

所有的路, 只有走過才知其艱辛曲折。 龍邵安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去瀋陽參加技術比武的感受。 本以為自己作為公司的優秀技術能手出去比賽頗為驕傲, 但他卻名落孫山, 這也使他真切看到了與同行的差距。 回來後, 他更加瘋狂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看書、搜集資料, 與同行交流, 所有學習的機會他都不放過。 多年來, 龍邵安有了自己的工作心得, 就是“一學二做三總結”, 通過各種管道學習理論知識, 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到零件生產中, 然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 循序漸進, 提高改進。

多年來, 龍邵安從最初的普車到數車, 從車銑加工中心到車銑複合技術中心, 他引領技術創新, 進行課題攻關。

他參與了AOS創新專案——數控車提效曙光計畫, 針對一些難加工、週期長的典型數車零件, 開展優化改進工作, 從數車程式、工藝流程、刀具管理等方面入手, 對數車程式進行不斷的驗證和固化, 提高程式使用的正確性和合理性;梳理零件工藝流程, 編制數車零件現場加工指南, 以減少因工人操作水準高低引起的零件加工差異;對數車零件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刀具進行編號並統一管理, 提高刀具使用的規範性和正確性。 在龍邵安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 系統件廠的數控車加工做到了生產規範化、流程標準化, 實現了數車提效的目標。 在技術攻關方面, 龍邵安通過自製胎具、自磨刀具、小給量迴圈加工等方法, 實現了60多項柔性接頭類、30多項活塞杆細長類零件的變形控制及高精度表面的技術難點攻關。

“中國航空工業技術能手”“中國航空工業特級技能專家”“陝西省技術能手”等等, 龍邵安說, 如今自己頭上頂著很多榮譽光環, 同事們都叫他“龍哥”, 有時會很忐忑。 他說他只會幹車工, 但他會幹得很認真, 儘量做到盡善盡美。

其實, 就是幹好工作這一樸素的想法讓龍邵安一步步走上了“工匠”之路, 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遇見了最好的自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