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丹東|六月登鳳凰山,一次最美好的旅行

6月, 春夏之交, 正值登山最佳時機!從忙碌的工作抽身到大自然中, 內心更是喜悅。 經過一番對比考察, 我在眾多名山大川中最終選擇了東北第一山——丹東鳳凰山作為此次目的地。

丹東鳳凰山位於古城景區的丹東鳳凰山山城, 現已建成西山、東山兩個景區。 鳳凰山最高峰為攢雲峰, 海拔836米。 丹東鳳凰山, 融“泰山之雄偉, 華山之險峻, 廬山之幽靜, 黃山之奇特, 峨眉之秀美”為一體, 素以“雄偉險峻, 泉洞清幽, 花木奇異, 四季景秀”的自然美著稱於世。 所以, 迫不及待的心情油然而生, 便規劃起了出遊路線。

從瀋陽出發, 為了更快到達, 我選擇了坐高鐵。 瀋陽至鳳城東站的高鐵, 最早一班車是6:16瀋陽站發車, 基本上一個小時即可到達。 而且高鐵平均50分鐘左右就有一趟, 節省了很多時間。 因為早上要送孩子上學, 所以我選的是7:26的高鐵, 下車後在站內拼了一輛十元的出租,

20分鐘左右就到了鳳凰山腳下售票處。

從售票處到檢票口約2公里, 步行大約30分鐘。 如果覺得距離稍遠, 你可以乘車, 但是我想, 不妨趁此機會一邊漫步一邊呼吸清新空氣。 所以, 我深吸了一口氣, 鼓足勁大步前行。 走在林蔭路間, 被包攏在大自然的氣息中,

不由大口呼吸著含有負氧離子的空氣。 在城市裡呆久了, 這是一種久違了的舒暢感, 仿佛渾身的毛孔都因為這空氣而被打通!

在前行的路上, 我遇到了一個市民。 他拎著兩個空空的礦泉水桶, 也往山裡的方向走。 我忍不住好奇, 跟他搭話, 他告訴我說這山泉水極好, 很多市民都會打幾桶山泉水回家喝!他的話勾起了我肚裡的饞蟲, 我跟在他身後, 也想見識見識這可口的山泉。 走了不久, 果真看到了一處泉水出處, 就趕緊嘗了一小口, 果真甘甜涼爽!我把自己的水壺也灌滿這山泉水, 心裡一陣滿足。 喝了這山泉, 似乎也緩解了我的疲累, 走了兩公里, 我的腳步卻更加輕盈, 很快便來到了檢票口。

過了檢票口, 便是鳳凰山西山入口, 一座解放紀念碑矗立在眼前。 再後面便是上山的石頭臺階。 今天的登山之旅便正式從這裡開始。

首先映人眼簾的天然名勝的大石棚。 大石棚高約太半、欹嵌前撐, 石面朝南, 坐地而憩。 石棚上刻有“振衣千仞,直上青雲”八個大字, 蒼猶剛勁, 十分醒目。

石棚之上有一青松, 枝幹舒展意在客, 故稱為“迎客松”。 石棚前面綠林虛掩, 背懸崖遮日, 流水潺潺悅耳, 鳥兒霧裡啼鳴。 時若坐在石棚之中, 頓覺山風送爽, 心曠神怡, 遊人故多在此攝影留念, 並留下一首讚美詩:

天然石棚遮穹窿, 廈外炎炎廈內風。

習爽涼意沁心扉, 叮冬悅耳溪流聲。

鳳凰山的入口處是兩個懸崖形成的峽谷,從峽谷深處,流淌出一條山澗。溪水急湍蜿蜒,兩側翠柳拂岸。溪中有一巨石屹然而立,上面刻著“中流砥柱”的讚美詞,時值盛夏,陰雨霏霏,山泉噴湧而下,濺飛似雪,濤聲悅耳,沁人心肺,此時來到溪水旁,真是滿目飛瀑,銀珠垂落,滿山泉湧噴霧來,如此勝景吸引很多遊人冒雨上山,觀賞滌草木秀,佳木一蔥蘢。有詩贊日:

鳳凰展翅扶白雲,澗水蟋龍戲鳳吟。

日照浪花濤飛雪,擁擁滾滾出山門。

再往前,便是鳳凰山十景之一鬥母峰勝境。鬥母宮又叫八隻手,裡面供奉的是“圓明道母天尊”。鬥母是道教信奉的女神,傳說是北斗眾星之母。鬥母宮建在觀勝臺上。從這裡可以遠觀烽火臺、羅漢峰。鬥母宮整體建在一塊巨大的石崖上,宮崖一體。


上山的景色美不勝收,而且可肆意大口的呼吸山間負氧離子,那種痛快的感覺如同喝了大杯紮啤,就一個字:爽!

走了三個小時後,終於可以調整一下,準備攀登夢裡遇見好多回的老牛背了!老牛背寬度不足30釐米,窄處僅10釐米,長40多餘米,光溜溜的像老牛的脊樑,所以被稱為老牛背。據有關資料記載1982年以前,老牛背是真正的老牛背。遊人要趴在岩脊上,一寸一寸,一尺一尺挪過去。儘管當時登老牛背非常危險,但是常有喜歡登山的人前來挑戰極限。

1982年,鳳凰山風景區在老牛背身上鑿石窩讓腳使上力,並在手可以碰到的地方安裝上鐵環。即使這樣,十成有九成的人是不敢過老牛背的。1984年整修三官殿至神馬峰四條旅遊線路時,老牛背又被安上了護欄。護欄為六寸管,鑿岩栽入30釐米,硫磺灌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攀登老牛背的人安心了一些,但驚險的感覺絲毫未減。通過老牛背時,有些恐高的我已經不能再四處張望,而是全神貫注,謹慎地貼在狹小的縫隙裡,徹底地感受了一把命懸一線、冷汗直流的感覺。寫到這裡,小編的手上已經出汗了,可見當時的險峻已經深入骨髓。

過了老牛背就是百步緊,在這裡我再一次領略了鳳凰山的險峻。百步緊的登山之路便是山上鑿的石窩,唯一的“保護傘”便是兩手可及的護欄,而山路基本呈80-90的角度。此時的我大氣不敢出一口地盯著“上面”人的腳底,他挪一步,我挪一步,左右手交替前行,絲毫不敢放鬆。此時的護欄是我唯一可以依靠的,因為是一個人登山,我心裡給自己打氣:沒有問題,馬上就爬過去了!爬過之後我也終於明白了爬山的真正含義:四驅,手腳並用。


在經過一路上的“險”之後,其實也有人打退堂鼓。不過,這一路上從一峰到了另一峰,險峻之處上山只有單行路,這也是大多數遊客堅持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一個原因就是:玻璃棧道了。

來丹東鳳凰山,不看一眼玻璃棧道就算是白來,所以,很多人咬著牙也堅持到了玻璃棧道。玻璃棧道可謂是安全中領略著驚心動魄。站在通透的玻璃上向下望,仿佛是懸在半空中,強烈的恐懼感佔領著我的心。在一個導遊兄弟的鼓勵下,我終於鼓起勇氣站了上去,不過這時我也只能看攝像頭,卻萬萬不敢低頭看腳下的。下來的時候,雖然心臟還是“咚咚”地急跳,但也有一種挑戰過玻璃棧道了無遺憾的感覺。

過了玻璃棧道便是下山的路了。通過了箭眼、南天門、夾扁石通仙橋,然後到達滑索。毫無疑問地選擇了滑索下山,領略山間美景同時可以小憩一會。

一個人的旅行,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路友攀談佔據了行程的一大半,從高鐵而來到登山而歸,收穫頗多。下山後必不可少的便是來一頓地地道道鳳城特色菜。雖不能感受路友們所描繪的斷橋夜景以及品嘗美味的丹東海鮮便匆匆踏上了返回瀋陽的征程,但對於此次的登山之旅,卻也是不虛此行。

總之,此次丹東鳳凰山之行領略大自然的美景、體驗險峻、挑戰極限、突破自我,更是呼吸到了無霾而富有負氧離子的空氣,一次身、心、靈的洗禮,一個字:值!

鳳凰山的入口處是兩個懸崖形成的峽谷,從峽谷深處,流淌出一條山澗。溪水急湍蜿蜒,兩側翠柳拂岸。溪中有一巨石屹然而立,上面刻著“中流砥柱”的讚美詞,時值盛夏,陰雨霏霏,山泉噴湧而下,濺飛似雪,濤聲悅耳,沁人心肺,此時來到溪水旁,真是滿目飛瀑,銀珠垂落,滿山泉湧噴霧來,如此勝景吸引很多遊人冒雨上山,觀賞滌草木秀,佳木一蔥蘢。有詩贊日:

鳳凰展翅扶白雲,澗水蟋龍戲鳳吟。

日照浪花濤飛雪,擁擁滾滾出山門。

再往前,便是鳳凰山十景之一鬥母峰勝境。鬥母宮又叫八隻手,裡面供奉的是“圓明道母天尊”。鬥母是道教信奉的女神,傳說是北斗眾星之母。鬥母宮建在觀勝臺上。從這裡可以遠觀烽火臺、羅漢峰。鬥母宮整體建在一塊巨大的石崖上,宮崖一體。


上山的景色美不勝收,而且可肆意大口的呼吸山間負氧離子,那種痛快的感覺如同喝了大杯紮啤,就一個字:爽!

走了三個小時後,終於可以調整一下,準備攀登夢裡遇見好多回的老牛背了!老牛背寬度不足30釐米,窄處僅10釐米,長40多餘米,光溜溜的像老牛的脊樑,所以被稱為老牛背。據有關資料記載1982年以前,老牛背是真正的老牛背。遊人要趴在岩脊上,一寸一寸,一尺一尺挪過去。儘管當時登老牛背非常危險,但是常有喜歡登山的人前來挑戰極限。

1982年,鳳凰山風景區在老牛背身上鑿石窩讓腳使上力,並在手可以碰到的地方安裝上鐵環。即使這樣,十成有九成的人是不敢過老牛背的。1984年整修三官殿至神馬峰四條旅遊線路時,老牛背又被安上了護欄。護欄為六寸管,鑿岩栽入30釐米,硫磺灌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攀登老牛背的人安心了一些,但驚險的感覺絲毫未減。通過老牛背時,有些恐高的我已經不能再四處張望,而是全神貫注,謹慎地貼在狹小的縫隙裡,徹底地感受了一把命懸一線、冷汗直流的感覺。寫到這裡,小編的手上已經出汗了,可見當時的險峻已經深入骨髓。

過了老牛背就是百步緊,在這裡我再一次領略了鳳凰山的險峻。百步緊的登山之路便是山上鑿的石窩,唯一的“保護傘”便是兩手可及的護欄,而山路基本呈80-90的角度。此時的我大氣不敢出一口地盯著“上面”人的腳底,他挪一步,我挪一步,左右手交替前行,絲毫不敢放鬆。此時的護欄是我唯一可以依靠的,因為是一個人登山,我心裡給自己打氣:沒有問題,馬上就爬過去了!爬過之後我也終於明白了爬山的真正含義:四驅,手腳並用。


在經過一路上的“險”之後,其實也有人打退堂鼓。不過,這一路上從一峰到了另一峰,險峻之處上山只有單行路,這也是大多數遊客堅持下來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一個原因就是:玻璃棧道了。

來丹東鳳凰山,不看一眼玻璃棧道就算是白來,所以,很多人咬著牙也堅持到了玻璃棧道。玻璃棧道可謂是安全中領略著驚心動魄。站在通透的玻璃上向下望,仿佛是懸在半空中,強烈的恐懼感佔領著我的心。在一個導遊兄弟的鼓勵下,我終於鼓起勇氣站了上去,不過這時我也只能看攝像頭,卻萬萬不敢低頭看腳下的。下來的時候,雖然心臟還是“咚咚”地急跳,但也有一種挑戰過玻璃棧道了無遺憾的感覺。

過了玻璃棧道便是下山的路了。通過了箭眼、南天門、夾扁石通仙橋,然後到達滑索。毫無疑問地選擇了滑索下山,領略山間美景同時可以小憩一會。

一個人的旅行,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路友攀談佔據了行程的一大半,從高鐵而來到登山而歸,收穫頗多。下山後必不可少的便是來一頓地地道道鳳城特色菜。雖不能感受路友們所描繪的斷橋夜景以及品嘗美味的丹東海鮮便匆匆踏上了返回瀋陽的征程,但對於此次的登山之旅,卻也是不虛此行。

總之,此次丹東鳳凰山之行領略大自然的美景、體驗險峻、挑戰極限、突破自我,更是呼吸到了無霾而富有負氧離子的空氣,一次身、心、靈的洗禮,一個字: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