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身材 大作用 機器人也可以如此袖珍

專門檢查胃的微型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特別小, 卻真的是個神器, 還是我們中國人的智造!原來它是一個專門檢查胃的微型機器人,

它頭部裝有微細照相鏡頭, 可以全方位各角度進行控制拍攝, 整個只有一個膠囊般大小。 這枚膠囊機器人現在是我們中國智造的高科技頂尖產品, 技術比德國的同類產品還要先進。 “膠囊機器人”可以在你的胃裡停留15分鐘, 高速全角度任意拍攝出4000多張圖片, 就像是《西遊記》裡鑽進鐵扇公主肚子裡的孫悟空, 可以將胃裡面的部位全部看的清清楚楚。 在關鍵重點部位, 膠囊機器人可以控制即時連續跟蹤攝影拍照, 而且定位精確。 這位神奇的“膠囊機器人”的出現, 徹底讓胃檢查告別了痛苦時代。

沿血管遊動的微型機器人

研究人員用矽作“手柄”, 二氧化鈦作“刷頭”, 構建了瓶刷形狀的微顆粒。 這兩種材料都會吸收光子,

當有光線照射, “手柄”會產生氫氧根負離子, “刷頭”則產生氫正離子。 離子會自發移動, 以平衡電荷, 它們帶動周圍的液體, 使微型機器人“手柄”在前, 像飛鏢那樣朝著光源遊動。

為了測試性能, 研究人員將微型游泳機器人放在載玻片上的液體中, 用紫外線引導它拼出“nano”一詞。 11微米長的機器在2分鐘內遊完1毫米距離, 對醫學應用來說, 這個速度顯然太慢了。 但唐晉堯說他們正在改進機器人的形狀, 以提高泳速。

德國馬普智慧系統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telligent Systems)的納米機器人學家撒母耳·桑切斯(Sámuel Sánchez, 未參加該研究)評價說:“這種獨特的、精確控制速度和方向的方法令人驚歎。 ”

微型機器人可直接在體內對付癌細胞

一種是在可注射型微型藥丸上配備微型螺旋機器人。

醫生可以利用磁場遠端遙控螺旋機器人, “指揮”其旋轉打開藥丸釋放藥劑。 利用這種方法, 醫生可以確保含有放射性成分的藥物只“盯著”腫瘤, 並將其摧毀, 而不會影響到周邊健康的組織, 從而減少副作用。 另外, 一旦藥物釋放出了所需治療劑量的放射物, 醫生可以用磁力遙控關閉藥丸。 這種藥丸由金屬材料製成, 以具備防止放射性物質洩漏的性質。

還有一種是用於整形外科等涉及植入物的情況, 醫療植入物可以隨著時間發生改變。 例如, 隨著病人的痊癒, 醫生可以利用磁力改變植入物的形狀, 以便更好地適應患者的體型。

按照拉姆的設想, 未來, 研究人員將能開發出更加小巧的磁場裝置, 用於控制微型機器人。

同時, 利用X光機或超聲波掃描器等造影技術, 準確定位這些微型機器人的“工作場所”。

微型機器人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吃藥方式

韓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遠端遙控的快速移動微型機器人, 該機器人可通過人體血液直接將器官所需的治療藥物輸送過去, 這使得科幻小說裡的場景正在迅速成為現實。

該機器人由韓國DGIST大學的機器人工程學院研發。 新的微型機器人具有高機動性, 其移動速度比之前的類似機器人至少快了八倍, 其移動方式與草履蟲的纖毛有機體微生物移動相類似。

現在, 研究如何將藥物直接送達到像阻塞的動脈或腫瘤這種身體需要治癒的地方的方法已迫在眉睫。 這是因為, 我們通常吃的藥必須通過整個身體,

這就存在用藥過量的危險, 並且經常會導致像噁心或免疫系統惡化的副作用。

而創造一個可直達受損器官的微型機器人的主要挑戰是其如何在微觀流體環境中移動。

如細菌和原生動物這類微生物的移動方式是有一定道理的——這是因為在宏觀環境中他們無法有效的採用大型動物的移動方式通過流體, 尤其是在比水濃度更高的液體中, 如人血。 所以就算是船隻和潛水艇的移動方式, 在這樣的環境中移動效率都不會很高。

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和工程師一直在自然界中尋找答案的原因, 並嘗試讓微型機器人以原生動物和細菌那樣的微生物的移動方式移動。

韓國研究小組利用三維鐳射光刻技術形成微型機器人的纖毛聚合物基本結構, 然後在纖毛下集聚一層鎳和鈦,來提供磁致動,並確保其與生物系統相容。由此,研究人員就能夠利用電磁線圈系統控制纖毛來回移動。

然後在纖毛下集聚一層鎳和鈦,來提供磁致動,並確保其與生物系統相容。由此,研究人員就能夠利用電磁線圈系統控制纖毛來回移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