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想像之外的錦江賓館

名人名店

抽取典型的城市名片,

挖掘背後的城市故事。

十個月, 十家酒店, 數十個人物,

由成都旅遊飯店協會主導,

攜手《西部旅遊》雜誌及西部漫行編輯團隊

共同呈現的城市故事。

悠久的歷史文化,

人性化的服務體驗,

無數個西南第一,

錦江賓館滿載殊榮從歷史深處走來。

創新發展理念書寫感動文化,

錦江賓館正以全新的面目書寫著新的傳奇。

圖|錦江賓館

文|冉咪斯

在百度上輸入“錦江賓館”, 有357,000個結果。 旅行網站、百度百科、官網、地圖……這四個字被壓縮成網頁上一張張二維地圖和一個個漢字位元組。 如果把成都的酒店行業比做江湖武林, 錦江賓館便是坐鎮的一代宗師, 他的背後藏著時代變遷的歷練和輝煌。 這些歷練和輝煌變成網頁上熱鬧的新聞、報導和頭銜, 讓人來不及走進深究, 便被金光閃閃的履歷驚歎出一聲讚美。 讚美與讚美之間, 錦江賓館也隔出一段讓人望而卻步的臺階,

在後起之秀中逐漸成為被膜拜的楷模, 空白和距離便產生了。

“錦江賓館”確實是有讓人驚歎的資本的:

始建於1958年, 由朱德和陳毅兩位老帥親自選定了“錦江”這一館名;

1995年, 錦江賓館榮膺五星, 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首家五星級酒店;

1999年被美國優質服務業協會頒授全球服務業至高榮譽“五星鑽石獎”;

2010年, 錦江賓館榮獲被稱為我國飯店業最高榮譽獎——金星獎;

2012年、2015年蟬聯金星獎。

……

若要數出住過錦江賓館的名人, 幾張A4紙也數不完:前柬埔寨國王哈西努克、泰國公主詩琳通、前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這個坐落在錦江旁的前蘇聯風格的方正結構建築, 究竟經歷了哪些變革, 又是如何成為天府之國的一張名片的。

錦江賓館夜景

錦江賓館的變革之路

1958年, 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工程”破土動工的錦江賓館, 由朱德和陳毅兩位四川籍老帥親定館名。 這個名字的寓意有三:一是賓館毗鄰錦江河畔;二是成都自古就有“錦城”、“錦官城”的美譽;三則期望錦江賓館與中國一樣前程似錦。

錦江賓館設計師徐尚志

錦江賓館的設計師, 是被評為中國建築設計大師的徐尚志老先生。 徐老先生是成都人, 對於從小生長的這片土地有著濃厚的情感, 所以賓館在構思和佈局上與錦江結合, 空間關係、橋的關係、體量形態與周圍的環境結合得十分自然。

錦江賓館從破土動工到建成開業, 歷時3年。 據當年擔任街辦拆遷改造副總指揮的王天河老先生回憶, 為了建設錦江大橋、錦江賓館和錦江大禮堂, 先後拆掉了10條舊街巷。 作為成都首批十大建築之一, “20年不落後”是西南局領導對錦江賓館建設的唯一要求。 建成後的錦江賓館, 與錦江大橋、錦江大禮堂一起, 頻頻出現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畫冊封面、報紙新聞、郵票和糧票上, 代表著四川省和成都市的形象。

錦江賓館舊貌

時間從1961年快速行進到現在, 錦江賓館的周圍早以不是當年剛建成時的樣子, 但這座白色的蘇聯風格方正建築在高樓林立圍繞的現在, 依然有著她獨特的魅力, 依然不過時。

第一次變革

在錦江賓館半個世紀的歷程裡,曾經改過一次名字。1969年,錦江賓館曾改名為“東方紅賓館”,直到1979年4月才正式恢復“錦江賓館”的名稱。在改名的這十年裡,雖然在正式場合裡她是“東方紅賓館”,但在成都人的心裡,她的名字依然是“錦江賓館”。

70年代的錦江賓館

1979年6月,正式恢復名字2個月的錦江賓館,迎來了她的第一次變革:錦江賓館從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劃歸到旅遊局,從接待接待內賓改為接待外賓為主,成為四川省首家且唯一的一家涉外旅遊飯店。這是改革開放的需求,也是賓館站在時代機遇前的需求。自此,錦江賓館向世界敞開了自己的大門,也開啟了聯通世界與成都交流聯繫的橋樑之路。

80年代的錦江

為了更好的服務外賓,賓館有計劃的裝修了部分客房和餐廳,增添了空調、電冰箱、電視機等必要設備;1979年複批成立的“成都友誼商店”也在錦江賓館和金牛賓館分別開設,經營地方和省內外有特色的中高檔輕工業物品。1981年,錦江賓館九樓的娛樂中心建成開放。

身份的轉變

自錦江賓館成為涉外飯店以後,為成都的對外聯繫和發展貢獻了重要的力量。以1982年為例,全年接待外賓及港澳臺華僑同胞共32487人,錦江賓館因此成為了成都對外展示的名片和據點。

1985年,美國副總統喬治·布希和夫人在美國領事館揭幕

錦江賓館在海外的持續揚名,成為了許多外賓和華僑同胞到成都後指名下榻的飯店。隨著名氣的提高,錦江賓館迎來了身份的二次轉變:1985年,成都首家外國領事機構——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在錦江賓館西一樓開館。美國領事館的開館,標誌著成都這座城市開始了高速發展和對外交流,錦江賓館業因此成為了成都乃至整個四川最“洋盤”的地方。

榮譽的肯定

80年代末和90年代,是錦江賓館發光發熱的時期。1989年,錦江賓館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四川省首批“三星級涉外旅遊飯店”;1992年錦江賓館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四星級飯店稱號;1995年,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首家五星級商務旅遊飯店;1998年,加入國際金鑰匙組織;1999年被美國優質服務業協會頒授全球服務業至高榮譽“五星鑽石獎”。

1992年評為“三星級涉外旅遊飯店”

1999年,被美國優質服務業協會頒授全球服務業至高榮譽“五星鑽石獎”

求新求變之路

諸多榮譽的加身,並沒有讓錦江賓館放慢自己發展的腳步。隨著外資品牌酒店進入成都,錦江賓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錦江賓館並沒有畏懼,而是將挑戰當作又一次變革的機遇,迎難而上,不斷調整,適應整個市場和顧客的需要。

2009年,錦江賓館貴賓樓破土動工。邀請到世界級設計師團隊HBA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的貴賓樓,其建築外觀延續了錦江賓館原有的古樸典雅風格,室內裝飾則引入了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注重節約環保,而配套設施則按照國際標準嚴格打造。

世界級設計師團隊HBA公司主席邁克爾·貝德納正在設計貴賓樓

貴賓樓奠基儀式

貴賓樓的建成,標誌著錦江賓館硬體和軟體的再次升級。貴賓樓房間面積達40多平米,為保證客戶能舒適入住,每位元客戶入住前工作人員都為提前進行電話溝通,並針對客戶需求進行前期的準備。針對會務客戶錦江賓館成立了專門的會務中心,並由專人進行一對一的跟進服務,為客戶提供符合需求的個性化體驗。

貴賓樓建成後的錦江賓館全景

在服務上,錦江賓館沿襲了傳統,也創造了屬於錦江的“感動服務”。錦江賓館至今保留著聘請印度人做門童這個從英國貴族流傳下來的傳統,讓來到這裡的人都能有被當做貴賓的心情;賓客關係部會根據客人的情況和不經意的一句話,為房間佈置打扮,準備小驚喜;餐飲部會請來世界著名大廚,為客人帶去最好的味蕾體驗…

貴賓樓的維多利亞吧

悠久的歷史文化,人性化的服務體驗,無數個西南第一,錦江賓館滿載殊榮從歷史深處走來。創新發展理念書寫感動文化,錦江賓館正以全新的面目書寫著新的傳奇。

依然不過時。

第一次變革

在錦江賓館半個世紀的歷程裡,曾經改過一次名字。1969年,錦江賓館曾改名為“東方紅賓館”,直到1979年4月才正式恢復“錦江賓館”的名稱。在改名的這十年裡,雖然在正式場合裡她是“東方紅賓館”,但在成都人的心裡,她的名字依然是“錦江賓館”。

70年代的錦江賓館

1979年6月,正式恢復名字2個月的錦江賓館,迎來了她的第一次變革:錦江賓館從省機關事務管理局劃歸到旅遊局,從接待接待內賓改為接待外賓為主,成為四川省首家且唯一的一家涉外旅遊飯店。這是改革開放的需求,也是賓館站在時代機遇前的需求。自此,錦江賓館向世界敞開了自己的大門,也開啟了聯通世界與成都交流聯繫的橋樑之路。

80年代的錦江

為了更好的服務外賓,賓館有計劃的裝修了部分客房和餐廳,增添了空調、電冰箱、電視機等必要設備;1979年複批成立的“成都友誼商店”也在錦江賓館和金牛賓館分別開設,經營地方和省內外有特色的中高檔輕工業物品。1981年,錦江賓館九樓的娛樂中心建成開放。

身份的轉變

自錦江賓館成為涉外飯店以後,為成都的對外聯繫和發展貢獻了重要的力量。以1982年為例,全年接待外賓及港澳臺華僑同胞共32487人,錦江賓館因此成為了成都對外展示的名片和據點。

1985年,美國副總統喬治·布希和夫人在美國領事館揭幕

錦江賓館在海外的持續揚名,成為了許多外賓和華僑同胞到成都後指名下榻的飯店。隨著名氣的提高,錦江賓館迎來了身份的二次轉變:1985年,成都首家外國領事機構——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在錦江賓館西一樓開館。美國領事館的開館,標誌著成都這座城市開始了高速發展和對外交流,錦江賓館業因此成為了成都乃至整個四川最“洋盤”的地方。

榮譽的肯定

80年代末和90年代,是錦江賓館發光發熱的時期。1989年,錦江賓館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四川省首批“三星級涉外旅遊飯店”;1992年錦江賓館被國家旅遊局授予四星級飯店稱號;1995年,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首家五星級商務旅遊飯店;1998年,加入國際金鑰匙組織;1999年被美國優質服務業協會頒授全球服務業至高榮譽“五星鑽石獎”。

1992年評為“三星級涉外旅遊飯店”

1999年,被美國優質服務業協會頒授全球服務業至高榮譽“五星鑽石獎”

求新求變之路

諸多榮譽的加身,並沒有讓錦江賓館放慢自己發展的腳步。隨著外資品牌酒店進入成都,錦江賓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錦江賓館並沒有畏懼,而是將挑戰當作又一次變革的機遇,迎難而上,不斷調整,適應整個市場和顧客的需要。

2009年,錦江賓館貴賓樓破土動工。邀請到世界級設計師團隊HBA進行總體規劃設計的貴賓樓,其建築外觀延續了錦江賓館原有的古樸典雅風格,室內裝飾則引入了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注重節約環保,而配套設施則按照國際標準嚴格打造。

世界級設計師團隊HBA公司主席邁克爾·貝德納正在設計貴賓樓

貴賓樓奠基儀式

貴賓樓的建成,標誌著錦江賓館硬體和軟體的再次升級。貴賓樓房間面積達40多平米,為保證客戶能舒適入住,每位元客戶入住前工作人員都為提前進行電話溝通,並針對客戶需求進行前期的準備。針對會務客戶錦江賓館成立了專門的會務中心,並由專人進行一對一的跟進服務,為客戶提供符合需求的個性化體驗。

貴賓樓建成後的錦江賓館全景

在服務上,錦江賓館沿襲了傳統,也創造了屬於錦江的“感動服務”。錦江賓館至今保留著聘請印度人做門童這個從英國貴族流傳下來的傳統,讓來到這裡的人都能有被當做貴賓的心情;賓客關係部會根據客人的情況和不經意的一句話,為房間佈置打扮,準備小驚喜;餐飲部會請來世界著名大廚,為客人帶去最好的味蕾體驗…

貴賓樓的維多利亞吧

悠久的歷史文化,人性化的服務體驗,無數個西南第一,錦江賓館滿載殊榮從歷史深處走來。創新發展理念書寫感動文化,錦江賓館正以全新的面目書寫著新的傳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