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不就幾個瘤子嘛,切掉不就完事了嗎?

前兩天, 我們普外科收治了一個全身多處淋巴結腫大的病人, 通過各項檢查, 後來又請了血液科的醫生會診, 最終這位病人被確診為霍奇金淋巴瘤。

我們建議他轉到血液科治療, 但是病人的家屬很不理解:不就幾個瘤子嘛, 切掉不就完事了嗎?

我很能理解這位家屬的見解, 後來我單獨把他叫到醫生辦公室和他聊了聊這個淋巴瘤。

這一聊就不得了啦, 把他給嚇住了。 他22歲的老表得的竟然是惡性腫瘤, 俗稱的血癌!說完後, 這位病人立馬轉到了血液科。

今天, 我們來聊一聊這個不為人知的“血癌”——淋巴瘤。

什麼是淋巴瘤?

淋巴細胞廣泛分佈於全身的淋巴結和淋巴組織, 是人體的“健康衛士”, 淋巴細胞發生了惡變而形成的惡性腫瘤即稱為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 根據瘤細胞分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兩類。

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肝脾腫大, 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 伴發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症狀。

淋巴瘤目前病因仍不清楚, 可能和基因突變, 以及病毒及其他病原體感染、放射線、化學藥物以及自身免疫病等有關。

淋巴瘤早期出現的腫塊往往無痛, 容易被人忽視, 不少淋巴瘤患者中大部分都是在出現發燒感染的症狀後才來就醫, 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 往往都已到了晚期。

如果發現自己身邊的人有上述表現, 建議到有血液科的醫院請專科醫生檢查, 儘早做出診斷, 因為淋巴瘤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我們醫院血液科一醫生朋友, 在他的門診裡, 曾經碰到過一個只有18歲的男孩, 由於長期的發燒、感冒, 三個月內有一個多月都在跑醫院, 做過各種治療都未見好轉。

後來到血液科就診, 通過問病史及做相關檢查, 最後被確診為淋巴瘤晚期。 雖然通過化療延長了他的生存期, 但想要達到臨床治癒很困難了。

所以如果一旦出現頸部、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體重減輕、發燒、盜汗等症狀,

應早期監測, 必要時做血液病專科檢查, 明確診斷, 儘早治療。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淋巴瘤能治癒嗎?

其實淋巴瘤並不可怕, 只要醫患同心, 惡性淋巴瘤有50%以上臨床治癒, 也有一些類型淋巴瘤5年的生存率達70%-80%, 更有的淋巴瘤治癒率可達90%。

所以說, 淋巴瘤是可控可治的, 但一定要到有血液專科的醫院接受系統、規範的治療, 千萬別聽信偏方, 延誤治療。

不同類型的淋巴瘤在治療上差別很大, 無論從治療強度和預後上都存在很大差別。 目前, 淋巴瘤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但具體患者還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來制定個性化治療。

化學藥物治療:淋巴瘤化療主要採用聯合化療, 特別是結合靶向治療藥物和生物製劑治療後, 淋巴瘤的治療效果得到了極大提升。 另外, 目前還有最新的細胞免疫治療, 淋巴瘤患者的生存品質有了更大的提高。

放射治療:某些類型的淋巴瘤早期可以單純放療。 放療還可用於化療後鞏固治療及移植時輔助治療。

骨髓移植:對60歲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劑量化療的中高危患者,可考慮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部分復發或骨髓侵犯的年輕患者還可考慮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淋巴瘤?

因為淋巴瘤目前病因仍不清楚,對於淋巴瘤的預防,我們要從淋巴瘤的可能誘因入手:

1、嚴防病毒侵襲。可通過接種疫苗(如肝炎疫苗等)、促進睡眠、勤上運動場等舉措,在體內建立起一道防線,不給病毒入侵以任何可乘之機。

2、強化體內免疫系統。如吃好三餐,攝足與免疫力有關的養分,防止營養不良;合理用藥,儘量避開抗生素、皮質激素等有損免疫系統的藥物。

3、重視食品衛生。不吃黴變食品,少吃醃制、煎炸以及高脂食物,戒煙(包括二手煙),可適當飲酒,但決不能過量。

4、淨化環境。居室裝修力求環保,不過,再環保的裝修材料也不能一裝修好了就住進去,需要通風半年左右經過專業機構的甲醛測定合格後再入住。有一點我認為就是你再有錢,換房換車的頻率不要太高了,其實人類的大環境是一樣的,為什麼有些人得病了,就是因為他的小環境和我們不一樣。

5、避開有害化學物質。如不用或少用染髮劑,對果蔬等進行去除農藥等抗污染處理。

另外,當今社會年輕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常熬夜、飲食不健康,人就極容易疲勞,免疫力會下降,發生疾病的幾率就加大。

正確認識腫瘤,心態更重要!

很多人認為患癌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並不認為早診早治可以拯救他們的生命並重獲健康,往往採取逃避和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因此,公眾對待癌症需要在理念上的有所改變,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它的無知。悲觀失望,最後反而加速了病情惡化。事實上,良好心態有助於病情的康復。

抗癌的歷程是艱辛的,它需要一份堅守與等待,最後百分之十的路程,或許要占全部付出的百分之五十,切不可放棄陰霾過後的黎明和沉寂於此時的迷茫,癌症病人任何時候都應守握一種希望,期待明天。

(頭條特約專家:普外刀下人生)

骨髓移植:對60歲以下患者,能耐受大劑量化療的中高危患者,可考慮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部分復發或骨髓侵犯的年輕患者還可考慮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淋巴瘤?

因為淋巴瘤目前病因仍不清楚,對於淋巴瘤的預防,我們要從淋巴瘤的可能誘因入手:

1、嚴防病毒侵襲。可通過接種疫苗(如肝炎疫苗等)、促進睡眠、勤上運動場等舉措,在體內建立起一道防線,不給病毒入侵以任何可乘之機。

2、強化體內免疫系統。如吃好三餐,攝足與免疫力有關的養分,防止營養不良;合理用藥,儘量避開抗生素、皮質激素等有損免疫系統的藥物。

3、重視食品衛生。不吃黴變食品,少吃醃制、煎炸以及高脂食物,戒煙(包括二手煙),可適當飲酒,但決不能過量。

4、淨化環境。居室裝修力求環保,不過,再環保的裝修材料也不能一裝修好了就住進去,需要通風半年左右經過專業機構的甲醛測定合格後再入住。有一點我認為就是你再有錢,換房換車的頻率不要太高了,其實人類的大環境是一樣的,為什麼有些人得病了,就是因為他的小環境和我們不一樣。

5、避開有害化學物質。如不用或少用染髮劑,對果蔬等進行去除農藥等抗污染處理。

另外,當今社會年輕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常熬夜、飲食不健康,人就極容易疲勞,免疫力會下降,發生疾病的幾率就加大。

正確認識腫瘤,心態更重要!

很多人認為患癌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並不認為早診早治可以拯救他們的生命並重獲健康,往往採取逃避和破罐子破摔的態度。因此,公眾對待癌症需要在理念上的有所改變,癌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它的無知。悲觀失望,最後反而加速了病情惡化。事實上,良好心態有助於病情的康復。

抗癌的歷程是艱辛的,它需要一份堅守與等待,最後百分之十的路程,或許要占全部付出的百分之五十,切不可放棄陰霾過後的黎明和沉寂於此時的迷茫,癌症病人任何時候都應守握一種希望,期待明天。

(頭條特約專家:普外刀下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