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董明珠自已幹暗戰方洪波全球買

在中國家電轉型步入引爆期, 從家電製造步機器人等智慧設備製造領域的過程中, 董明珠強調"自己幹"主打自主創新, 與方洪波實施"全球買"宣導整合全球資源,

到底誰更靠譜、誰又能笑到最後?對於當前中國家電企業迫切需要提升的自主創新能力, 到底是通過買買買還是慢慢幹?

孔餘||撰稿

格力與美的, 這對中國空調業最知名的"對手", 如今又在工業機器人、智慧裝備等領域展開新的交鋒和競賽。

日前, 格力電器面向全球展示其宣稱為自主研發的智慧製造裝備。 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 未來格力將緊密圍繞機器人和精密機床兩大領域深入研究, 在推動格力自身製造系統轉型升級的同時, 為"中國製造2025"提供一批自主研發的高端裝備。

同期, 美的集團對外宣佈從傳統家電企業向科技巨頭轉型, 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的科技集團。

就在今年1月, 美的宣佈完成對德國庫卡歷時6個月的要約收購;今年2月美的方面宣佈已經控股產業鏈上游企業以色列高創, 躋身全球相關行業領軍地位。

不過, 在美的、格力兩家企業從空調等家電領域, 大步邁入機器人等智慧製造設備行業中, 格力採取的是一直以來"自主發展"慢慢幹路徑, 試圖借助在空調製造領域的一些傳統經驗, 謀求在機器人等智慧設備領域的突破;美的則繼續採取多年來支撐其快速發展的"合資並購"買買買路徑, 通過整合全球頂尖資源快速邁入全球一線機器人等智慧設備陣營。

當然, 無論是格力一姐董明珠推行的"自己幹"主打自主創新牌,

還是美的一哥方洪波實施的"全球買"開啟全球資源整合創新, 本質上都是在中國製造企業在面對工業4.0、工業互聯網等一系列時代浪潮衝擊背景下, 彌補自身短板, 提升市場競爭的一種手段和路徑。 到底是靠自主創新, 還是靠整合全球資源, 誰好誰壞只有企業當事人自己知道。 但是, 這其中涉及到中國傳統家電企業轉型變革過程中的一些誤區卻要說清楚。

首先, 自己幹與全球買, 兩者並不衝突和矛盾。 從中國企業經營的現狀和自主研發能力來看, 通過資本並購整合全球先進技術並加速跨界轉型步伐, 不失為良策。 一方面, 可以加速轉型進程, 縮短中國與德國、美國等同行的差距;另一方面, 突破中國企業在一些技術創新領域的禁區,

通過資本手段彌補差距。

必須清醒認識到, 當前在機器人等智慧製造領域, 中國企業與德國、美國等全球頂尖企業之間的差距不是一年兩年, 也不是通過自己組建研發隊伍就能很快突破, 這不只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 更需要長期的技術沉澱積累和人才隊伍的突破。

在機器人等智慧製造的核心領域, 單靠中國現有的技術人員、體系和能力, 中短期都不可能取得全面性的突破, 唯有整合並購全球頂尖資源, 彌補中國企業長期以來在智慧製造技術領域的空白。

其次, 自主創新並不是不靠別人完全埋頭蠻幹, 全球並購也並非買不到核心技術。 近年來, 很多企業對於自主創新的理解, 過於狹隘和片面。

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 過去的那種"偏安一隅"埋頭苦幹、蠻幹、亂幹, 突然抬頭看天之後才發現, 原來人家早就完成這一領域和技術的突破。 其實家電等民用領域的自主創新, 不只有自己招聘團隊、培養人才的一條路, 還可以借助資本的力量去整合收購全球最核心尖端的人才、資源和隊伍, 甚至是公司, 最終為我所用, 為我所有。

近年來, 仍然有一些人總喜歡拋出一些觀點吸引眼球, 認為中國企業"花錢買不到核心技術", 卻忽視很重要的一點。 家電、工業機器人等智慧設備, 根本不屬於航太科工等核心領域。 一方面, 中國企業可以通過收購相關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 實現資源整合;另一方面, 中國企業還可以收購一些技術研發團隊甚至是尖端人才, 突破在核心技術上的缺失。

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在家電製造、機器人等智慧設備製造等領域,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當前與歐美日韓等國同行相比,最為缺乏的是在部分核心領域創新能力,而最為擅長的則是強大的資本整合實力。說白了,就是有錢,能買到一些歐美企業當前買不起、買不成的項目、人才、團隊和技術。

比如說,格力去年開始謀求從家電、智慧製造領域向汽車等領域的轉型,其手段正是斥鉅資並珠海購銀隆新能源汽車,試圖掌握電池儲能等技術,雖然期間格力收購計畫遭遇部分股東否決失敗,但董明珠個人仍然斥資收購。

再者,不同企業的不同基因決定不同路徑,沒有對錯。美的作為一家誕生於地方的集體企業,發展初始一窮二白,完全是靠自力更生成長到今天的千億巨頭。梳理美的集團過去20多年以來的快速成長、強勢崛起,真是得益於階段性的資本並購、收購,完成從技術、產品到品牌、行銷的綜合能力和體系建設,從一家小家電製造商成為如今的橫跨家電、暖通,以及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科技集團。

格力作為一家誕生於地方國有企業,發展之初雖然遭遇經營不善的困局,但是最終還是背靠政府這棵大樹,通過持續不斷的投入和發展,堅持自主的研發、製造、行銷等能力建設,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空調行業的領軍企業。更建立起格力空調獨有的品質口碑和品牌效應。

因此無論是美的集團的資本並購,還是格力電器的自主擴張,其實沒有對與錯,只是在不同環境和背景下的手段和方式,最終適合與否,只有企業自己知道。但是,任何企業和個人,都不能拿自己的視野和標準,去質疑別人的道路和手段。這不科學,更不客觀。

最後,從企業未來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家電企業一定要堅持"全球買"與"自己幹"兩條腿走路的策略。絕對不能只是滿足於當前"全球化的資本並購"帶來的技術創新能力突破。相反,應該以此為平臺和機會,謀求在自主創新能力上的突破。也就是形成"以時間換空間"、"以空間換創新"的新打法,建立中國企業從自主創新與全球並購打通,從而成為世界級企業,成為世界創新的中心。

====

家電圈(cheaa007):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突破在核心技術上的缺失。

在全球一體化背景下,在家電製造、機器人等智慧設備製造等領域,對於中國企業來說,當前與歐美日韓等國同行相比,最為缺乏的是在部分核心領域創新能力,而最為擅長的則是強大的資本整合實力。說白了,就是有錢,能買到一些歐美企業當前買不起、買不成的項目、人才、團隊和技術。

比如說,格力去年開始謀求從家電、智慧製造領域向汽車等領域的轉型,其手段正是斥鉅資並珠海購銀隆新能源汽車,試圖掌握電池儲能等技術,雖然期間格力收購計畫遭遇部分股東否決失敗,但董明珠個人仍然斥資收購。

再者,不同企業的不同基因決定不同路徑,沒有對錯。美的作為一家誕生於地方的集體企業,發展初始一窮二白,完全是靠自力更生成長到今天的千億巨頭。梳理美的集團過去20多年以來的快速成長、強勢崛起,真是得益於階段性的資本並購、收購,完成從技術、產品到品牌、行銷的綜合能力和體系建設,從一家小家電製造商成為如今的橫跨家電、暖通,以及機器人等多個領域的科技集團。

格力作為一家誕生於地方國有企業,發展之初雖然遭遇經營不善的困局,但是最終還是背靠政府這棵大樹,通過持續不斷的投入和發展,堅持自主的研發、製造、行銷等能力建設,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空調行業的領軍企業。更建立起格力空調獨有的品質口碑和品牌效應。

因此無論是美的集團的資本並購,還是格力電器的自主擴張,其實沒有對與錯,只是在不同環境和背景下的手段和方式,最終適合與否,只有企業自己知道。但是,任何企業和個人,都不能拿自己的視野和標準,去質疑別人的道路和手段。這不科學,更不客觀。

最後,從企業未來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家電企業一定要堅持"全球買"與"自己幹"兩條腿走路的策略。絕對不能只是滿足於當前"全球化的資本並購"帶來的技術創新能力突破。相反,應該以此為平臺和機會,謀求在自主創新能力上的突破。也就是形成"以時間換空間"、"以空間換創新"的新打法,建立中國企業從自主創新與全球並購打通,從而成為世界級企業,成為世界創新的中心。

====

家電圈(cheaa007):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