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義龍郎行村手工熬制芭蕉酒 打造特色產業

3月19月, 德臥鎮郎行村按岩石組蕉農陸應章家正在手工熬制芭蕉酒。

亮點黔西南訊 “去年我家種有1.2畝芭蕉, 一些芭蕉拿來銷售,

一些收割來手工熬芭蕉酒, 打造特色產業, 可供自家食用和銷售。 ” 3月19日, 義龍試驗區德臥鎮郎行村按岩組49歲蕉農陸應章正在手工熬制芭蕉酒時說。

去年, 郎行村“五人小組”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按照與村民“共商、共識、共建、共用、共擔”的工作流程法, 共商擬訂鄉村發展倍增計畫, 把芭蕉種植與治理石漠化有機結合起來, 打造南盤江畔“山地特色經濟”產業帶, 在長田、岩腳、木納、力平、按岩等組種植芭蕉、香蕉、西貢蕉、小米蕉等品種3500多畝, 全村湧現出陸應章、岑元忠、韋開林、韋開斌等一批芭蕉種植專業戶、示範戶, 形成了“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組、多組連全村、全村成基地”的芭蕉種植產業化格局, 種出的芭蕉銷往興義、安順、貴陽等市場,

毎畝芭蕉產量2500斤左右, 有的蕉農把芭蕉通過手工釀成芭蕉酒, 打造生態特色產業, 僅芭蕉種植一項, 一年可為郎行村蕉農增收1050萬元, 帶動部分貧困戶發展芭蕉產業精准脫貧。 (吳古昌攝影報導)

亮點黔西南歡迎投稿, 新聞郵箱:ldqxnw@163.com 有獎報料電話:0859 -322487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