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痤瘡反復總治不好?看看中醫如何幫你去除煩惱!

點擊關注:醫壽延年

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 提供可靠、精緻的閱讀服務!

患者李某, 女, 20歲, 因反復面部痤瘡1+年就診。 1年前患者因過食辛辣之品後出現面部痤瘡, 就診於某醫院, 經外用激素等治療, 症狀好轉, 但每因飲食不慎上症反復出現, 為求中醫診治而就診。 2013年3月18日初診。

刻診:面額部痤瘡, 皮疹色鮮紅, 反復發作, 或結成囊腫, 伴煩渴易饑, 大便幹結, 口乾咽燥, 少寐多夢, 時有心悸, 神疲乏力, 夜尿頻, 2~3次/d, 舌質紅, 苔黃, 脈弦數。 中醫診斷:粉刺(心脾積熱證), 治以清心瀉火涼血解毒。 方用:導赤散、瀉黃散加味。

藥用:藿香9g, 山梔12g, 生石膏18g, 防風9g, 甘草3g, 生地15g, 木通9g, 淡竹葉5g, 連翹12g, 丹皮12g, 6劑水煎內服, 1劑/d。

2013年3月28日二診, 刻診:面部痤瘡未減, 且有新發痤瘡, 色鮮紅, 口幹熱, 口舌生瘡, 大便偏幹, 仍少寐多夢, 舌質紅, 苔薄黃, 脈昡數。 辨證屬心肝脾積熱證, 方用導赤散、封髓丹加水牛角加味。

藥用:水牛角18g(先煎), 赤芍5g, 丹皮12g, 連翹12g, 生地15g, 淡竹葉5g, 木通9g, 夏枯草15g, 甘草4g, 山藥15g, 炒黃柏9g, 砂仁9g。 6劑。

2013年4月8日三診, 刻診:服上方後症狀改善, 痤瘡減少, 口瘡及失眠改善, 神疲乏力, 大便稀溏, 舌質紅, 苔薄黃, 脈弦細。 屬土虛火浮證, 治以扶土伏火, 方用四君子湯、封髓丹加減。

藥用:南沙參15g,

白術12g, 茯苓12g, 甘草4g, 黃柏9g, 砂仁9g, 山藥15g, 連翹12g, 夏枯草15g, 丹皮12g, 赤芍5g, 5劑。

2013年4月15日四診, 刻診:服上方後面部痤瘡再減少, 顏色變淡, 無新發痤瘡, 口瘡消散, 睡眠正常, 大便成形, 1次/d, 舌尖紅, 苔中根黃膩, 脈弦細。 效不更方, 守上方加淡竹葉5g, 赤芍5g, 薏仁米12g。

藥用:南沙參18g, 白術15g, 茯苓12g, 甘草4g, 山藥15g, 砂仁9g, 黃柏9g, 連翹12g, 夏枯草15g, 淡竹葉5g, 赤芍5g, 薏仁米12g, 6劑。

2013年4月26日五診, 諸症已除, 續服上方10劑鞏固治療, 並囑飲食調理。 未再發作。

按: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屬中醫“肺風粉刺”、“粉刺”範疇, 《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諸痛癢瘡, 皆屬於心”, 《外科摘要》雲:“諸痛癢瘡瘍, 皆屬心火”瘡是所有外科疾病的總稱, 是營血運行失調, 壅滯逆亂, 瘀而化熱所致, 患者平素喜食辛辣之品, 易生濕熱, 熱擾於心, 故心火亢盛, 致心脾積熱, 因心主火, 火亢則熱, 熱邪與血相搏而致皮膚瘡瘍。

痤瘡發於面部與“心其華在面”有關, 額是面部五臟分屬, 望診屬心, 故清心火瀉脾熱為其基本治法, 方選導赤散、瀉黃散加味。 因心火亢盛, 每致心腎功能失調而“陰火上沖”,

故加用封髓丹(原方用治相火妄動之遺精), 以滋腎水清心火, 使水火相濟, 心腎相交。 又因“壯火食氣”, 故於三診處方中加用四君子湯扶土抑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