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40萬人今天能參加高考,要感謝這位院士對鄧小平說的幾句真話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 全國940萬青年學子正在經歷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 但很多青年學子或許並不清楚40年前的情形:1977年8月7日的一份《科教工作座談會簡報》成為千萬人心目中最珍貴的檔, 甚至成為全國思想解放的先導。 這份檔意味著, 中斷了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復, 也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 高考制度歷經40個年頭。 儘管有爭議和質疑, 仍然不可否認高考制度已讓無數中國學子受益。 我們在敬佩鄧小平撥亂反正魄力的同時, 也不應忘記那位被譽為“建議恢復高考第一人”的中科院院士査全性。

査全性, 著名電化學家。 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 教授、博導。 主要科研方向包括電極/溶液介面上的吸附、電化學催化、半導體電化學和光電化學、生物電化學等。 其編著的《電極過程動力學導論》是我國電化學界影響最廣泛的學術著作和研究生教材之一。 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查全性教授近影。 此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教授大膽建言“恢復高考!”

小平同志一錘定音

1977年, 參加高考的考生們走進考場時的情景。 資料圖片

“每到高考季, 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1977年參加高考時的情景。 ”1977年12月, 著名作家韓少功通過考試, 被當時的湖南師範學院(湖南師範大學前身)中文系錄取, “我參加過1973年的高考, 據說那次被視為‘資產階級教育回潮’,

所有考試成績事後被宣佈作廢……”在那個講究家庭成分的年代, 韓少功本來對進大學讀書不再抱有什麼希望, 沒想到時隔4年後, 他卻有機會再次參加高考, 而且“一考即中”。

記者採訪和韓少功一樣參加1977年高考的人, 他們會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人, 那就是被稱為“恢復高考第一人”的查全性。

5月31日, 記者的電話打進了住在武漢的中國電化學泰斗、中國科學院院士查全性教授家, 他的家人告訴記者, 這幾天要求採訪查老的記者特別多, 由於查老已是92歲高齡了, 家人都會替他婉拒採訪。 “查老多次跟我們家人說過, 當年他只是說了幾句真話, 真正決定恢復高考的人是小平同志!”

1977年8月2日, 由鄧小平親自主持的科教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四川廳召開。

就在會議即將結束的前一天, 最年輕的與會者、武漢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查全性面對鄧小平慷慨陳詞:“招生是保證大學教育品質的第一關, 它的作用, 就像工廠原材料的檢驗一樣, 不合格的原材料, 就不可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當前新生的品質沒有保證, 部分原因是中小學的教育品質不高, 而主要矛盾還是招生制度。 大學不是沒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 而是現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 如果我們改進招生制度, 每年從600多萬高中畢業生和大量的知識青年、青年工人、農民中招收20多萬合格的大學生是完全可能的。 現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沒人才, 一些熱愛科學、熱愛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選不上來,
一些不想讀書、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佔據了招生名額。 ”

全國1160萬人參考

創世界考試史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紀錄

時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兼高教司司長、著名教育家劉道玉當時在會議的秘書組, 據他回憶, 查全性的話一出, 坐在沙發上的鄧小平被查全性的一席發言感動了,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煙, 探出半個身子, 示意查全性往下說, “查教授, 你說, 你繼續說下去……你們大家都注意聽聽他的意見, 這個建議很重要哩!”

查全性越說越激動, 痛陳當時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一是埋沒了人才;二是卡了工農兵子弟;三是助長了不正之風;四是嚴重影響了中小學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 “今年的招生工作還沒有開始,

就已經有人在請客、送禮、走後門。 甚至小學生都知道, 如今上大學不需要學文化, 只要有個好爸爸。 ”這時有人發現鄧小平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 查全性建議:“入學招生名額不要下放到基層, 改成由省、市、自治區掌握。 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統一考試, 並要嚴防洩露試題。 考試要從實際出發, 重點考語文和數學, 其次是物理, 化學和外文則可以暫時要求低一點。 從語文和數學的成績, 可以看出學生文化程度和抽象思維能力。 另外, 要真正做到廣大青年有機會報考和自願選擇專業。 應屆高中畢業生、社會青年, 沒有上過高中但實際達到高中文化水準的人都可以報考。 ”

查全性一言既出, 舉座驚訝。 沒想到, 鄧小平聽完後,向查全性點點頭,然後環視四座問:“大家對這件事還有什麼意見?”查全性的發言得到了大家的回應,人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補充著他的發言,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鄧小平又問時任教育部部長劉西堯,還來不來得及?劉西堯說,還來得及。鄧小平略一沉吟,一錘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過來,今年就恢復高考!”

查全性的大膽建言,使中國的知識份子特別是廣大學子們重新感受到了曙光。數百萬遍佈在城鄉各個角落的知識青年,或從報紙或從收音機裡獲得了準確的資訊,“高考”這個已經陌生了11年的語詞,被人們奔相走告。恢復高考的冬夏兩季,全國有1160萬人參加考試,那也是迄今為止世界考試史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考試。當年全國共需招收40.1萬名大學生,實際錄取比例是29比1。

鄧小平聽完後,向查全性點點頭,然後環視四座問:“大家對這件事還有什麼意見?”查全性的發言得到了大家的回應,人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補充著他的發言,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鄧小平又問時任教育部部長劉西堯,還來不來得及?劉西堯說,還來得及。鄧小平略一沉吟,一錘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過來,今年就恢復高考!”

查全性的大膽建言,使中國的知識份子特別是廣大學子們重新感受到了曙光。數百萬遍佈在城鄉各個角落的知識青年,或從報紙或從收音機裡獲得了準確的資訊,“高考”這個已經陌生了11年的語詞,被人們奔相走告。恢復高考的冬夏兩季,全國有1160萬人參加考試,那也是迄今為止世界考試史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考試。當年全國共需招收40.1萬名大學生,實際錄取比例是29比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