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巧克力囊腫會自己“消失”嗎?

有患者詢問“我的巧克力囊腫自己消失了, 是不是說明我已經自愈了?”

答案:是否定的, 臨床觀察發現, 巧克力囊腫發生自然消失的情況十分罕見。

巧克力囊腫是什麼?

巧克力囊腫, 又稱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是因為子宮內膜“飄洋過海”, “移民”到卵巢內或者子宮外其他部位引發的一種疾病。 子宮內膜“移民”到卵巢內後, 仍受卵巢性激素的週期性影響。 當月經來潮時, “僑居”卵巢內的異位內膜也會發生“月經”樣出血, “經血”無法排出體外, 只得留在卵巢內。 脫落於“經血”中的異位內膜像種子一樣, 繼續種植於卵巢內, 就是如此周而復始的迴圈, 月複一月, 年復一年, 留於卵巢內的“經血”越積越多, 就形成了由小到大的囊包, 醫學上稱為“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由於囊腫內的血是長期堆積的陳舊血, 外觀呈巧克力糊狀, 所以又稱為“巧克力囊腫。

巧克力囊腫會出現哪些症狀?

巧克力囊腫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重, 尤其是在月經來的前兩天, 疼痛更加劇烈, 還有部分患者有月經失調, 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經前點滴出血, 少數患者還可因囊腫在月經期破裂而伴有慢性腹痛。 也有一部分患者沒有不適表現,

只有在體檢或者不能懷孕時檢查才發現卵巢巧克力囊腫。

那為什麼會有患者提出

“巧克力囊腫會自己消失”呢?

第一種可能是, 巧克力囊腫的診斷還不明確。 一般的彩超診斷, 只能做一個大概的評估。 因此可能存在把一些生理性囊腫(生理性囊腫會隨著月經週期而發生不同的變化,

一般3-6個月會自行消退或縮小, 達到自愈)誤當成巧克力囊腫的情況。

巧克力囊腫診斷的標準是通過腹腔鏡手術, 看到囊腫內含有巧克力樣的液體, 並在手術剝離囊腫後進行病理診斷, 如此才能確診。 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婦科腔鏡中心採用奧林巴斯宮腹腔鏡微創術治療巧克力囊腫, 在腹腔內, 專家可以在腹腔鏡下直視操作, 從而大大減少了手術風險性。 具有安全無痛、創傷小, 恢復快的特點。 通過臨床驗證, 經過腹腔鏡技術治療的患者併發症較小, 解除了患者的後顧之憂。

第二種可能是, 患者的巧克力囊腫本身很小(1-2cm), 在無意當中進行了一些治療, 比如口服避孕藥。

口服避孕藥中含有高效孕激素, 可抑制異位內膜的生長, 因此, 小的巧克力囊腫就可能萎縮掉。

第三種可能是, 當囊腔內積血過多、壓力過高(尤其月經前期或剛來月經時)、性生活等原因, 可能導致囊腫破裂。 有的患者問了, 破裂不是會引起腹痛嗎?國際醫療部婦科專家解釋, 通常情況是這樣的, 但如果裂口比較小, 從裂口中流出的囊內液的量還不足以引發急腹症, 此時, 患者可能感覺不到腹痛, 但漏出液會使周圍組織發生粘連。 液體流出後囊腫暫時萎縮, 隨後裂口自行癒合, 造成了“自愈”的假像。 但這並不意味著囊腫就此消失, 它還會隨著每次月經繼續生長。 反復的破裂、出血和粘連, 再次引起內膜的種植, 引起其他部位囊腫, 還會引起經常性下腹痛,導致不孕等。廣泛黏連會給需要手術切除囊腫增加很多困難,因無法剝離而切除卵巢。

最後,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婦科腔鏡中心專家提醒女性,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情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切勿因工作忙碌等忽視了身體健康,讓疾病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大家要儘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自己健康的負責。

還會引起經常性下腹痛,導致不孕等。廣泛黏連會給需要手術切除囊腫增加很多困難,因無法剝離而切除卵巢。

最後,第一醫院國際醫療部婦科腔鏡中心專家提醒女性,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情況,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切勿因工作忙碌等忽視了身體健康,讓疾病發展到非常嚴重的地步,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大家要儘量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自己健康的負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