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宣漢:乾隆至宣統年間家族譜檔案256卷藏量居全國縣級檔案館首位

四川新聞網達州6月9日(張平)走進宣漢檔案館, 檔案規範有序, 檔案設施一應具全, 各種獎牌、獎證赫然映入眼簾。 2016和2017年, 先後被四川省人社廳、省檔案局、達州市委辦表彰為“檔案工作先進集體”。

據悉, 1959年4月3日, 宣漢縣檔案資料館成立。 目前, 位於宣漢縣委機關內, 採用全封閉、全框架、全現澆、大通間設計, 總建築面積為1518.60平方米, 庫房面積1080平方米, 縣上總投資130余萬元購置了檔案密集架401組、551.11立方米, 採購自動防火報警裝置一套, 配置微機、軟體、空調、去濕機、防磁櫃、影印機、掃描器、冷凍消殺櫃等必須設施設備, 保證了檔案的收藏、保管、查閱、利用所需。

通過多年收集各鄉鎮、縣級各部門、部分企事業單位永久、長期檔案, 徵集紅軍文化、巴人文化、土家族文化、天然氣勘探開發資料, 縣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門類較為齊全, 內容逐漸豐富。 現保存247個全宗、16個門類、154689卷(冊、袋、盒)檔案資料。 清代乾隆至宣統年間家族譜檔案256卷, 藏量在全國縣級檔案館居第一。 民國4年至38年間檔案25085卷, 數量居全省第2位。 紅軍文化檔案少有(紅四方面軍紅色戰士會議記錄、紅軍歌謠、紅軍布幣, 朱德、彭德懷頒佈的抗日戰士傷殘證明), 明嘉靖42年的張氏入川信物檔案特有(1563年的銅菩薩一尊), 令狐氏家族譜檔案全國獨有1卷, 照片檔案3679張, 實物檔案358件(枚)。 人口普查、工業普查、農業普查、土地承包、林權改革、婚姻登記、社會保障、勞動就業、醫療保險等涉及民生方面的檔案漸次進館。

近年來, 宣漢縣檔案館大力開發利用檔案資訊資源, 編制檢索工具, 著錄館藏檔案, 開放現行檔, 為更好利用館藏檔案、大量利用現行檔拓寬了管道。 編制檢索工具17種、771冊(次), 建立、健全了43種管理制度, 著錄檔案案卷級3.8萬條, 檔級487673條。 規範了34個縣級部門查閱現行檔程式, 並逐步向網上查檔方向發展, 以期提高查全率、查準率、利用率, 更好地滿足用檔市場的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