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捷藍航空引入面部識別代替登機牌

文/ 硬度網 J姐

在當今社會資訊安全問題備受人們關注。 自身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成為這個時代的熱門話題。 基於密碼、個人識別碼、磁卡和鑰匙等傳統的安全措施已不能完全滿足社會要求。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 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生物特徵識別技術 -- 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徵或行為特徵來進行身份的鑒別或確認。

面部識別技術中被廣泛採用的區域特徵分析演算法, 它融合了電腦影像處理技術與生物統計學原理于一體, 利用電腦影像處理技術從視頻中提取人像特徵點, 利用生物統計學的原理進行分析建立數學模型,即人臉特徵範本。 利用已建成的人臉特徵範本與被測者的面像進行特徵分析, 根據分析的結果來給出一個相似值。 通過這個值即可確定是否為同一人。 現在, 面部識別技術的引入將大幅提升機場的效率。

近日, 捷藍航空公佈了新計畫, 它們準備用面部識別技術替代傳統的登機牌, 用戶可以不帶登機牌和設備, 並站到一個定制的攝影站前。 攝影站會拍下客戶照片, 與CBP系統相連並將客戶照片與CBP資料庫中的護照、簽證或移民照片進行對比, 核實航班資訊。 攝影機上方的集成螢幕將會告知客戶他們是否獲准前往登機廊橋,

面部識別讓用戶可以自主登機, 傳統的掃描登機牌和人工檢查可以退休了。 只需看看攝像頭, 用戶的旅程就開始了, 未來乘坐捷藍航空往返波士頓羅根國際機場和阿魯巴奧臘涅斯塔德機場的乘客“刷臉”就能登機。

捷藍航空並非第一家擁抱面部識別技術的航空公司, 德爾塔航空在行李托運處也用了該技術, 此舉大大提高了托運效率;達美航空使用臉部識別技術以提升行李提取速度;由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慧技術研究院研發, 採用人臉識別技術, 通過讀取身份證登記照與現場持證人員的臉部進行比對驗證, 從而輔助安檢驗證員完成對旅客乘機證件及身份的辨識,

已經在中國北京、深圳、呼和浩特、長沙, 西藏等機場試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