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國產“芯”動力——28納米北斗晶片首發

閃耀在太空中的北斗導航衛星, 在國內正逐步打破GPS在衛星導航系統的壟斷地位,並準備2020年面向全球開展服務, 北斗導航系統無疑已成為我國的一張新名片。

北斗28納米低功耗多模晶片正式問世

近期, 我國首款支援全球信號的28納米北斗多模晶片“火鳥”在第八屆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上首次亮相。 從開始產業化應用至今, 已有近5年的時間。 該晶片在低功耗上取得重大突破, 尺寸為1.9毫米x2.9毫米, 僅鉛筆尖大小, 具國際領先地位。 同時支援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即將引領國產多模晶片進入28納米時代。

據悉, “火鳥”將率先支援北斗三號系統信號, 並與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同步發展。 除支援BDS、GPS、GLONASS、Galileo四系統外, 還支援WAAS/QZSS/EGNOS /MSAS/GAGAN增強信號, 實現了全球通用。 在這段時間裡, 北斗的影響力主要集中在行業應用領域, 如車載、測繪、地質勘探、漁業、農業、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等。

而“火鳥”的問世, 將為其提供一站式位置服務全方位解決方案。

此外, “火鳥”還內置了Sensor Hub, 實現多感測器融合, 可擴展支持WiFi, Cell ID與sensor、GNSS的混合定位, PDR與Hybrid演算法提升定位精准度;支持DGNSS, 差分定位精度可達0.5m;支援AGNSS, 提供快速啟動性能。 晶片內置抗干擾模組和LNA, -162dB的超高靈敏度, 可適應更複雜的集成環境和信號場景, 保持持續精准定位。

得益於積體電路大基金支援

任何一款晶片的問世, 前期都需要巨額的研發投入, 沒有資金, 就無法實現技術突破, 沒有技術突破, 北斗產業談何發展壯大。

對此, 2013年開始, 我國政府決心發展積體電路產業, 出臺《積體電路產業推進綱要》。 2014年成立1300多億元的積體電路大基金, 開始推進中國積體電路產業的發展。 北斗作為國家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 其中北斗晶片的發展成為我國積體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作為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北斗產業, 2016年2月, 此項基金投入逾16億元, 用於“火鳥”研製、基於雲計算的定位增強和輔助平臺系統研發以及產業化項目。

如今歷經艱難曲折, 終於迎來了“火鳥”的問世。

北斗應用快速步入物聯網時代

高性能晶片的出現無疑正推動北斗加速走向大眾, 而隨著民用領域技術壁壘的消除, 北斗產業化向民用領域發展已成趨勢。

目前“火鳥”一上市就獲得了市場青睞。

ofo共用單車與北斗星通已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雙方將針對北斗系統在共用單車領域的應用進行深耕, 包括基於“火鳥”晶片和核心演算法, 為使用者提供更精確的車輛位置。

而華為、三星、蘋果手機也已有支援北斗的型號應用起來, 國產晶片的反覆運算正助力北斗應用快速步入物聯網時代。 下一步, 火鳥晶片還將應用於手機、運動手錶、共用單車(智慧鎖)、智慧頭盔、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新時代為北斗產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 未來, 如何使北斗在民用領域大規模應用, 成為北斗產業化進程中的需要攻克的最大難關, 最終走向國際才有希望。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