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都27了還是個在花家裡錢的處男,都他媽怨高考!”

幾年前的這個夏天, 我還在教室裡昏昏欲睡,

強打著精神熬過最後的幾節歷史試卷評析課。

雖說身在教室, 心裡早就在偷瞄前排女同學,

因為天熱挽起褲腿漏出的白花花的小腿肚。

這個時候歷史老師的一拍桌子, 讓我立刻從心裡日本國的動作片劇情回歸到了天朝的正史, 一句怒喝嚇得打哈欠的我一個哆嗦:“記住了!周年紀念的歷史事件, 很有意義, 是出卷人設置問題的重要考察點!”

思維從那個午後回到現在, 今年, 正好是恢復高考40周年。

我不知道命題人有沒有在這裡設置考察點,

但是社會輿論早就給高考本身出了一道論述題:高考,

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嗎?

說到這裡, 燒烤攤上的道哥惡狠狠的吸了一口紅雙喜,

把啤酒瓶往桌子上狠狠一嗑, 說道:

“老子到現在還是個靠家裡養活的光棍, 都他媽怨高考!”

道哥的怨氣, 是有由來的, 近些年“讀書無用論”死灰復燃,

“階級固化”甚囂塵上, 這些言論輕蔑的告訴奮筆疾書的考生:

你這麼努力, 將來還不是一個打工仔?

高校擴招, 經濟下行, 階級固化……

“好好學習, 找份好工作, 掙很多錢”樸實夢想的學子摁在地上一頓猛踩。

等到了上了大學他們才可能意識到,

十年寒窗不如有個好爹, 就算有博士學歷,

可能也買不起三環內的一套學區房,

他們奮鬥一生想要達到的終點, 不過是一些人的起跑線。

他們不滿, 他們憤怒, 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

發現原來自己在大學依舊單身,

沒有女朋友只是因為以前和女生相處太少情商低下;

為了寫出滿分作文他們引經據典高談闊論,

結果發現一篇充滿了“握草”“他媽的”的爆款文廣告位值幾十萬大洋……

三觀被粉碎之後, 不少考生仿佛明白了什麼,

指著高考的鼻子破口大駡:都是你把我害了!都是應試教育把我毀了!

高考只是一個起點, 硬仗還在後面。

而生活在新時代的一群看似思想開放,

活力無限的年輕人卻沒有這個覺悟。

論專業選擇,

只知道人云亦云,

盯著哪個就業率高就選哪個專業,

全然不考慮自己的興趣特長;

論學習知識, 只知道背地裡罵大學教授的課枯燥無味,

論生活規律, 以在朋友圈比誰熬的更晚為榮,

論職業規劃, 選擇了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

寧願蹺課睡覺也不願努力修雙學位,

四年下來, 虛度光陰, 自認為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

每天感慨自己懷才不遇壯志難酬,

專業知識實習經歷卻是一片空白;

自認為是個靠譜男人, 卻一沒思想二沒實力三沒情商,

只會說漂亮姑娘都被渣男泡走了。

不是高考的應試教育害了你, 是你自己的選擇毀了你自己。

我認為, 大學的意義, 不是能學到多少專業知識,

不是能參加多少社團活動, 更不是能泡幾個大長腿的妹子。

大學的意義, 在於重塑。

對於從小捆綁在父母身邊, 三觀被父母塑造的孩子來說,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你真正有時間去思考,

在大學裡, 每個人都會被回爐重塑, 獲得一次再生的機會。

而高考的意義, 是讓你進入到這個熔爐裡, 進行浴火重生。

人的一生, 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不能隨便給別人甩鍋。

正如《返老還童》中所說:“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 你可以詛咒命運, 但是等到最後一刻, 你還得平靜的放手而去”

在宣洩了對高考的不滿, 經歷了理想和現實的衝擊後,

你還是得乖乖承認, 有的事情, 你本來可以做的更好。

做錯就要認, 挨打要站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