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的治霾路:聯防聯控、企業搬遷

前兩天,濟南的天空基本都是藍色的,朋友圈裡很多人爭曬“濟南藍”。 可是,好景不長,這兩天濟南的上空又成了灰濛濛的。 “你看看,這些灰都可以寫字了”,14日一早,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和濟南市領導兵分多路,帶隊檢查了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在大漢峪片區一處揚塵污染嚴重的公用道路上,王文濤在出發時原本乾乾淨淨,但很快就在佈滿灰塵的車上寫了“濟南市”三個字。

王文濤在佈滿灰塵的車體上寫下“濟南市”三個字。 (資料片)

可以確定,這種沙土色的濟南不是市民想要的,更不是王文濤想要的,要洗去這層沙土色,濟南還要走多久呢?

南方來的書記遇上

北方特有的挑戰

從網上看到新聞之後,張青盯著圖片看了好久,才看出隱在灰塵中的“濟南市”三個字,“多像霧霾嚴重的時候,人們看濟南這座城市的樣子啊。 ”

很長一段時間來,濟南這個原本因泉而靈動的名字卻一直籠罩在霧霾的陰影中。

霧霾最嚴重的那幾年,空氣中時常會散發出有些刺鼻的氣味,讓人不敢呼吸。 “這幾年我最大的願望不是漲工資,而是希望能夠多有一些好天氣,好讓我自由自在地開窗通風,帶著孩子外出活動。 ”張青的願望也是全濟南人的願望。

王文濤帶隊檢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 (資料片)

治理霧霾,已經成為濟南市最大的民生,市民期待著能有人真正帶領濟南衝破這道霧霾。

時間回溯到2015年,那時候的空氣污染頻率比現在要更加密集,來勢也更加兇猛。 聽說王文濤要來濟南任市委書記,在濟南一市直部門工作的劉偉(化名)特意搜索了他之前的一些講話,“有關於招商引資的,有關於徵收拆遷的,有關於城市管理的,就是沒有關於大氣污染治理的。 ”

轉念一想,劉偉就明白了,從上海到昆明再到南昌,對於這幾座城市而言,空氣污染並沒有濟南和其他北方城市這樣嚴重,因此,沒找到相關講話並不奇怪。

但是霧霾在那年依然很積極地刷著它的“存在感”。

王文濤來到濟南赴任的第三天,就領教了這座城市的壞天氣。 2015年的3月29日,濟南天空一片灰黃,連續12個小時空氣品質指數“爆表”。

“作為一位一直在南方城市工作的領導,北方的這種霧霾天氣,對王文濤書記而言是一個陌生的領域,也應該是民生方面最大的挑戰。 ”一位接近王文濤的人士徐成(化名)對齊魯晚報記者坦言。

從“城市風道”

到關注防塵網網眼

抓經濟建設,王文濤經驗豐富,抓霧霾治理,他會怎樣做呢?“一開始心裡真沒底兒,但現在感覺心裡能踏實一點了,”劉偉說,在這兩年時間裡,王文濤帶領濟南走出了一條越來越深入細緻的治霾之路。

王勝亮(化名)對2015年4月的那次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專題調研座談會記憶猶新。

“王書記剛來濟南還不到一個月,開了多場調研座談會,關於環境的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場。 ”當時在現場的王勝亮也在期待,想看看新書記能給濟南的環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王書記說到分析污染源、協力廠商治汙、治理渣土,還提到了通過市場化辦法‘引攤入市’來治理露天燒烤,看得出來,書記做功課了。 ”最讓王勝亮感到新鮮的,還是王文濤拋出一個新觀點——“通過城市風道來吹走霧霾”。 城市風道這一課題,也正式列入了環保部門的研究當中。 當年的11月,濟南的三條城市風道對社會公佈。

2015年年底,濟南的空氣品質依然不理想,甚至有多個月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末位,很多人給濟南冠上了“霾城”這樣並不光彩的稱號。

車輛經過之處,“驚起”一片揚塵。(資料片)

這無疑給王文濤帶來很大的壓力。“濟南空氣品質又是倒數第一,市委書記火了!”有媒體在報導的時候,用上了這樣的標題。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王文濤和濟南其他主要領導開始了突擊檢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並把這種檢查變成了一種固定動作。2015年11月,他帶隊查了濟南庚辰鑄造材料有限公司、藍星石油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及一些施工工地。“環保只會越來越嚴,原來大家可能會有僥倖心理,環保措施的檢查往往是一陣子,現在不會了,‘一陣子’變成‘一輩子’了。”檢查結束,他這樣告誡出現環保問題的企業。話不多,分量卻很重。

檢查結束後的濟南市委常委擴大會上,王文濤開始調整濟南治霾的節奏:“現在已經不是坐下來慢慢查找原因、分析對策的時候了,必須儘快見到成效。”這次會上,王文濤提出通過政府補貼給市民提供優質低價煤,提出搬遷部分污染重的企業。這些現在已經都變成了現實。

時間進入2017年,對於霧霾治理,除了繼續抓之前的工作,王文濤的要求當中多了“精准”二字,而他關注的點也越來越細,裸露土地上覆蓋的防塵網網眼的大小,也被他關注到,並要求制定標準,淘汰網眼大、品質差的防塵網。

車輛經過之處,“驚起”一片揚塵。(資料片)

這無疑給王文濤帶來很大的壓力。“濟南空氣品質又是倒數第一,市委書記火了!”有媒體在報導的時候,用上了這樣的標題。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王文濤和濟南其他主要領導開始了突擊檢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並把這種檢查變成了一種固定動作。2015年11月,他帶隊查了濟南庚辰鑄造材料有限公司、藍星石油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及一些施工工地。“環保只會越來越嚴,原來大家可能會有僥倖心理,環保措施的檢查往往是一陣子,現在不會了,‘一陣子’變成‘一輩子’了。”檢查結束,他這樣告誡出現環保問題的企業。話不多,分量卻很重。

檢查結束後的濟南市委常委擴大會上,王文濤開始調整濟南治霾的節奏:“現在已經不是坐下來慢慢查找原因、分析對策的時候了,必須儘快見到成效。”這次會上,王文濤提出通過政府補貼給市民提供優質低價煤,提出搬遷部分污染重的企業。這些現在已經都變成了現實。

時間進入2017年,對於霧霾治理,除了繼續抓之前的工作,王文濤的要求當中多了“精准”二字,而他關注的點也越來越細,裸露土地上覆蓋的防塵網網眼的大小,也被他關注到,並要求制定標準,淘汰網眼大、品質差的防塵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