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張偉走了,無數個張偉成長起來

摘要:“風也過, 雨也過, 一路有您陪著我;您一言, 您一語, 鐫刻在我的心窩……讓我為您唱支歌, 歌唱學校的生活;沒有校長的勞作, 沒有一中的豐碩……”3月17日上午, 河南省鄲城縣秋渠一

“風也過, 雨也過, 一路有您陪著我;您一言, 您一語, 鐫刻在我的心窩……讓我為您唱支歌, 歌唱學校的生活;沒有校長的勞作, 沒有一中的豐碩……”

3月17日上午, 河南省鄲城縣秋渠一中會議室裡歌聲響起, 秋渠一中教師張燦演唱的自創歌曲《讓我為您唱支歌》深深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當天, 是“踐行焦裕祿精神的好校長”、鄲城縣秋渠一中原校長張偉去世三周年紀念日。

張偉紀念館在這一天落成, 紀念館裡陳列著張偉用過的工作筆記、聽課記錄、榮譽證書等300餘件遺物, 還有雕塑家耿玉靜捐贈的張偉塑像, 十裡八鄉前來參觀悼念的人絡繹不絕。

3年前的這一天, 張偉累倒在工作崗位, 再也沒有醒來。 張偉的先進事蹟經本報率先報導後, 引發了強烈反響, 全國教育系統掀起了學習“踐行焦裕祿精神的好校長”張偉的熱潮。

校長走了, 但他的精神永存

“我們沒有發出豪言壯語, 更多的是對張偉的思念和緬懷, 對農村教育的堅守和執著, 我們都在思考著怎樣把張偉精神轉化為工作的動力。 ”提起張偉, 他生前的同事王增祿幾度哽咽。

“張偉校長的精神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

我要讓學生從我身上看到校長的點點滴滴。 ”張偉教過的學生張燦, 2015年從天津師範大學畢業後, 毅然回到秋渠一中當了一名教師, 並創作了兩萬多字的音樂劇《永遠的追思》紀念張偉。

“張偉無時無刻不在鞭策著我, 催我勤奮工作, 挑戰一切困難。 張偉走了, 但又沒走;張偉倒下了, 但張偉精神永存!”張偉原來的同事、鄲城縣城關鎮中心校校長朱全好說。

“我和張偉素未謀面, 但他無私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為他塑像, 也是我為張偉精神的傳播盡了微薄之力。 ”耿玉靜在捐贈儀式上動情地說。

學校辦好了, 校長的夢圓了

張偉去世後, 縣裡為張偉的妻子韓春英安置了工作, 用危房改造專案幫他家裡建了新房;鄉里為學校修建2公里的水泥路,

學生上學更方便了……

張偉紀念館設在秋渠一中的三層綜合樓裡, 學校要建綜合樓, 村民王永安等自願提供了土地, “張偉為了學校命都不要, 我們怎麼著也要幫著圓了他生前的夢想”。

兩年前, 秋渠一中就實現了班班通一體機教學, 被評為河南省多媒體教學示範校。 學校新建了四層宿舍樓、兩層水沖式廁所和學生浴室, 整修了操場和餐廳, 更新了實驗室和辦公桌椅, 引進了26名音體美等專業教師。 3年裡, 學校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7項市級以上榮譽, 學生朱佳佳等3人被評為全縣青少年道德標兵。

秋渠一中現任校長劉中華說, 張偉生前的願望, 就是建一座綜合樓, 班班聯通多媒體,

讓鄉里的孩子都能上好學, “如今, 他的3個願望都實現了”。

把張偉的精神傳下去

“思念一個人, 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悲傷, 好好學習、工作和生活, 讓他安心。 ”張偉的女兒張晗, 目前就讀于鄭州大學醫學院, 她還是學校公益活動的積極分子。

秋渠一中的教師們把張偉精神傳承下來。 劉中華的父親膀胱癌手術住院, 因忙於學校工作不能陪護, 多次自責流淚;老教師侯志剛的老伴跌斷了腿, 他沒有時間到醫院照顧, 繼續在學校帶著學生複習;青年教師韓新願, 摔斷3根肋骨, 住院期間用電話給學生講題, 住院一周後, 堅決出院返校上課……

“張偉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 從縣教體局黨組‘不折騰、不動搖、不懈怠’的工作理念, 到‘河南最具影響力校長’劉成章、‘河南最美教師’王西梅、‘周口市十大師德標兵’韓新願、患強直性脊柱炎11年佝僂著身體沒耽誤學生一節課的王豔彬等,

在這些優秀教師身上我們看到:一個張偉倒下去, 無數個張偉站起來……”鄲城縣教體局副局長王平崇說。

“張偉讓鄉里孩子都上好學的夢想, 正是國家所宣導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方向。 我們學習張偉, 就是要辦好每一所學校, 教好每一個孩子, 推動教育在更高水準上均衡發展。 ”談起傳承和發揚張偉精神, 鄲城縣教體局局長劉現營說, “要把張偉紀念館作為全縣教師、教育幹部的學習培訓基地, 永遠激勵教育人奮發前行。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