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愛奇藝智慧硬體副總裁熊文:VR市場爆發在一體機,百萬級銷量會在兩年之內誕生

6月8日消息, 愛奇藝世界·大會“2017iVR+全球虛擬實境大會”在京舉辦。 會上, 愛奇藝智慧硬體副總裁熊文發表演講。 他表示, VR終端市場爆發的希望是在一體機, 而且一百萬級的VR一體機應該會在兩年之內誕生。

以下是演講原文:

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年3月29日愛奇藝發佈了第一款4K VR一體機, 代表著愛奇藝在佈局內容生態的同時, 也正式進入到VR硬體領域。 今天的大會主題是內容生態, 但是我們知道內容和終端是一個雞和蛋的關係, 沒有內容的支援, 終端沒有價值, 也賣不出去。 但是如果沒有終端上足夠好的使用者體驗和一定的裝機量, 內容生態也建立不起來。 所以今天我就從終端的角度來看一看終端設備市場發展的一些趨勢, 也希望通過這個終端的視角來看我們內容生態發展的一些機遇。

談到終端市場, 我想第一點, 應該大家都有共識的一個觀點, VR終端市場爆發的希望是在一體機,

我們知道手機盒子是一個過渡的形態, 我們知道PCVR主要是發燒人群的設備包括行業應用的場景, 真正市場要來爆發的希望是一體機。 但是這個觀點我想大家都不會有什麼異議, 最大的問題是, 這個市場多長時候能夠成熟, 是兩年、三年還是五年、十年?接下來我試圖從技術、產品、市場格局的角度, 來談一談我們對VR終端市場爆發的預期。

第一, 從今天的VR設備阻礙它成為一個大眾的消費品的很重要的要素, 它還是太大太重, 今天VR的頭盔形態很難做到讓你頻繁使用或者每天用它, 因為確實戴著很不方便, 所以更輕更小是大眾普及的前提。 我們也做了一些深入研究和行業供應鏈上同事的交流,

我們有這樣的看法, 應該在比較短的時間, 不超過兩年的時間, 會出現眼鏡形態的VR設備, 不再是今天巨大頭盔的形態, 同時重量從三四百克或者更重的變到小於一百克, 一百克以內眼鏡的形態, 這是VR市場爆發的前提, 這一點也是會很快發生。

第二, 顯示幕, 今天所有VR設備都面臨一個問題, VR是通過光學放大十倍以上的比例, 今天這種2K解析度, 看起來畫面是非常模糊的。 原因是因為今天的VR顯示幕基本是和手機屏共用的, 我們用到了手機用的2K屏。 但是一個好消息是我們可以看到VR定制顯示幕很快就會出現, 應該會在一到兩年內看到這樣成熟的差別。 定制顯示幕會實現甚至一英寸的小尺寸, 但是會實現4K的解析度,

但是對於VR來說其實4K是最低的配置, 同時兼有低延遲的特性。

第三, 我們知道移動VR計算能力瓶頸, 圖形處理能力和PC還是有很大差距, 但是這一點其實從行業來講, 大家並沒有太大擔心的, 因為摩爾定律我們也都知道, 移動VR計算能力會很快速逼近今天的PC。

第四, 任何一個行業發展, 其實交互是很重要的因素, 就像touch交互形式的成熟, 催生了智慧手機和平板設備, 從移動VR角度來講, 我們已經有一個共識, 手柄會是移動VR的交互設備,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都需要手柄操控。 從手柄角度來講, 實際上明年我們就會看到六自由度的手柄出現, 它會成為移動VR很標準的交互設備。 當然還會有其他的交互技術, 包括語音、實現跟蹤、表情識別等等,

關於這方面的觀點, 它是一種融合交互, 它是基於你的應用場景, 基於你的需求, 採取不同的交互技術, 或者多種交互技術的組合。 所以這將會成為行業的一種趨勢。

當然還會有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VR和AI會有深度結合, 甚至我們可以講VR和AI結合是是天作之合, 今年年初我們發佈了虛擬實境女友的概念, 獲得了非常多的關注。 當我們講到人工智慧, 包括今天上午百度副總裁陸奇講到人工智慧是第四代工業革命, 但是VR實際上能給大家插上翅膀, 語音裡我們只能聽到聲音, 但是VR裡會看到真實的形象。 目前VR和AI可以在三個維度展開, 第一個是擬人化的人機交互介面, 以前我們還是用眼睛去看, 當VR和AI結合可以看到擬人化的人機交互介面。 第二,是情感互動和陪伴。第三,智能推薦和個性定制。這幾個方面當VR和AI結合,可以給VR設備賦予更多的應用場景和價值。

從技術角度來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很多的時候談起VR和AI,我們的看法是VR和AI還是走向融合,不管是形態上的融合,都會是演進的形態,同時在顯示和交互技術上,這兩個也有非常大的融合空間。當然不同地方是說,當你需要沉浸感場景的時候,它會是一種VR的形態,當你強調資訊性場景的時候它會是AI形態,所以移動VR和AI還是會走向融合。當然我們剛才談到技術和產品發展,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互聯網大平臺會逐步進入的VR終端產業,從全球角度來講,可以看到穀歌、facebook涉足到移動VR的設備生產。從國內來看,包括愛奇藝進入的VR終端市場等等,都會進一步催熟VR終端行業的發展。因為無論是內容生態的支援,包括我們基於使用者連接,包括建立內容和設備一體的商業模式,VR終端都會獲得很快速的發展。

我們剛才做了很多的分析,最終歸結起來就是我今天想說的,如果用一句話來說,一百萬級的VR一體機應該會在兩年之內誕生。從一百萬台對硬體來講是很有意義的數位,因為從規模效應角度來講,沒有規模這個行業不會成熟,同樣對於內容生產者來講,這樣里程碑的事件也會非常重要,只有當我們有這樣的高品質的用戶,而且達到一定的規模,這樣的話才有可能建立內容的商業模式。整個行業才會進入良性的發展。這一點一百萬級的VR一體機,我們相信會在兩年之內就會出現。這樣的話,意味著我們整個VR市場會獲得蓬勃的發展。

很多人都喜歡講一個概念VR的元年,我們不知道哪一年。但是我想只有當你的設備市場足夠蓬勃發展,有足夠多的用戶,這個時候才能真正稱之為VR的元年,真正的VR元年我們相信有在不遠的將來,就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就會出現。所以以上是我們從終端的角度,對VR的市場的看法,也希望能夠和我們的內容合作夥伴一起,我們從終端和內容兩個戰場同步推進VR的發展。謝謝!

[ comments]

第二,是情感互動和陪伴。第三,智能推薦和個性定制。這幾個方面當VR和AI結合,可以給VR設備賦予更多的應用場景和價值。

從技術角度來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很多的時候談起VR和AI,我們的看法是VR和AI還是走向融合,不管是形態上的融合,都會是演進的形態,同時在顯示和交互技術上,這兩個也有非常大的融合空間。當然不同地方是說,當你需要沉浸感場景的時候,它會是一種VR的形態,當你強調資訊性場景的時候它會是AI形態,所以移動VR和AI還是會走向融合。當然我們剛才談到技術和產品發展,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互聯網大平臺會逐步進入的VR終端產業,從全球角度來講,可以看到穀歌、facebook涉足到移動VR的設備生產。從國內來看,包括愛奇藝進入的VR終端市場等等,都會進一步催熟VR終端行業的發展。因為無論是內容生態的支援,包括我們基於使用者連接,包括建立內容和設備一體的商業模式,VR終端都會獲得很快速的發展。

我們剛才做了很多的分析,最終歸結起來就是我今天想說的,如果用一句話來說,一百萬級的VR一體機應該會在兩年之內誕生。從一百萬台對硬體來講是很有意義的數位,因為從規模效應角度來講,沒有規模這個行業不會成熟,同樣對於內容生產者來講,這樣里程碑的事件也會非常重要,只有當我們有這樣的高品質的用戶,而且達到一定的規模,這樣的話才有可能建立內容的商業模式。整個行業才會進入良性的發展。這一點一百萬級的VR一體機,我們相信會在兩年之內就會出現。這樣的話,意味著我們整個VR市場會獲得蓬勃的發展。

很多人都喜歡講一個概念VR的元年,我們不知道哪一年。但是我想只有當你的設備市場足夠蓬勃發展,有足夠多的用戶,這個時候才能真正稱之為VR的元年,真正的VR元年我們相信有在不遠的將來,就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就會出現。所以以上是我們從終端的角度,對VR的市場的看法,也希望能夠和我們的內容合作夥伴一起,我們從終端和內容兩個戰場同步推進VR的發展。謝謝!

[ comment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