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金融江湖|支付牌照交易近乎瘋狂,堵還是疏?

整體而言, 我國監管部門對“互聯網+”的大力支持和普及, 不僅促進了互聯網經濟的繁榮發展, 而且加大了“互聯網+”參與企業對牌照資源的需求量。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 當前協力廠商支付牌照交易過熱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支付牌照的供不應求:央行發放的支付牌照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

國家對“互聯網+”的大力支持

受益于我國智慧手機產業的普及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2015年掀起了“互聯網+”時代的O2O金融之風。 此風不僅全面吹到到第三產業, 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 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

開啟了智慧生活的藍圖。 另外, 移動APP市場的火熱, 各式各樣的應用琳琅滿目, 帶來了移動互聯網的繁榮, 越來越多的實體、個人、設備都連接在了一起。 毋庸置疑, 互聯網已不再僅僅是虛擬經濟, 而是主體經濟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從而也催生了支付產業的快速變革與推進。 基於移動互聯網、NFC、HCE、Token、生物識別等各類技術的業務模式不斷創新, 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線上、線下業務一體化發展加速。

2016年初, 比達諮詢(BigData-Research)發佈了《2015年度中國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市場研究報告》, 對我國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市場進行了分析研究。 報告顯示, 中國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市場由於巨頭的補貼和APP的活躍,

使得人們的習慣逐步適應移動端, 移動支付在2013?2014年得到高速發展。 線上上增長相對緩和後, 各大協力廠商支付機構開始擴展線下, 如餐館、超市、商場等, 使其線下消費場景的業務得到增長。 資料顯示, 2015年中國協力廠商移動支付市場交易總規模達9.31萬億元, 同比增長57.3%。

企業對支付牌照的需求旺盛

目前, 對於很多企業來講, 協力廠商支付業務並不是單獨存在的, 支付已經不僅僅是支付, 支付業務還是連接其系統生態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以阿裡巴巴為例, 依託旗下的支付寶支付業務, 阿裡巴巴不僅發展了淘寶等電商業務, 還通過覆蓋協力廠商支付、移動支付、O2O、小額貸款、網路銀行、線上融資、線上理財、保險等業務的螞蟻金服來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可以說, 阿裡巴巴已經建立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圈, 在淘寶網上, 買家和賣家可以通過支付寶方便地進行付款和收款, 同時也能方便地享受到螞蟻金服提供的各類金融服務, 而這個過程中的所有服務都由阿裡巴巴自身平臺提供。

而對於很多零售、金融類企業來說, 為了順應市場的潮流, 它們也不得不紛紛開始支援協力廠商支付以吸引客戶繼續進行消費。 然而, 如果直接接入其他的協力廠商支付系統, 則需要向相應的協力廠商支付平臺按資金流水的一定比例來繳納手續費, 如果資金流水量比較大, 一年需要繳納的手續費可能會達到幾千萬之巨。 如果擁有協力廠商支付牌照,

自己經營支付業務的話, 不僅會使得業務流程更加方便, 而且也能省下巨額的手續費, 對於預付卡業務, 還能通過用戶的資金沉澱來賺取利息收入。 例如, 2011年, 京東宣佈停止與支付寶合作, 原因就是“支付寶的費率過高”。 隨後在2012年, 京東就通過收購網銀線上科技有限公司, 拿到了協力廠商支付牌照。

因而, 現在市場上企業願意為協力廠商支付牌照支付高價, 其實是它們權衡高額手續費以及自己經營協力廠商支付之後的所得而對比出的結果。 對於資金流水量不大的企業來說, 購買天價支付牌照並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因為他們在可預見的經營期間裡面所需繳納的協力廠商支付手續費總和比支付牌照費少。

但是, 對於像京東、淘寶、騰訊等這類互聯網巨型企業來說, 購買一個協力廠商支付的牌照所付出的成本, 可能只是其兩到三年間主營業務收入所需繳納的手續費而已。 也正是得益于企業旺盛的需求, 支付牌照的交易價格被直線推升。 另外,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進一步發展, 可以預測, 未來還將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協力廠商支付的市場中, 這些企業的加入也會增加市場對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需求。

央行收緊支付牌照的發放

隨著政府越來越重視互聯網金融的監管, 協力廠商支付作為互聯網金融中發展最快的一項業務, 一直以來都受到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而協力廠商支付發展過快, 越來越多的企業湧現出來, 打擦邊球的情況也時有出現。對於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發放,央行自然也變得愈加謹慎。從2015年3月26日央行發出第八批支付牌照之後,支付牌照的發放已經暫停一年多。支付牌照作為協力廠商支付企業能否正常營業的最重要依據,央行自然也明白其重要性,這一年多的收緊及其中四次註銷也可以看出央行對於協力廠商支付監管的重視。

監管部門的前期動作已明確向市場表明:短期內不會再增加支付牌照,這也可以認為是央行對於目前協力廠商支付行業的態度是處在冷卻期,協力廠商支付的過熱發展讓整個行業開始出現各種問題,現有的牌照數量雖然不足,但是收緊支付牌照的發放仍然能夠發揮大浪淘沙的作用,把一些不及格的、存在舞弊狀況的支付企業淘汰掉,以此來對整個行業進行整頓。

總體來看,目前協力廠商支付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央行加強監管、收緊支付牌照的發放使得市場上支付牌照供不應求,引發了支付牌照交易過熱的現象。市場普遍認為,2016年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行業集中程度加強,O2O模式、跨境支付和移動支付成為協力廠商支付巨頭爭奪的焦點。因此,協力廠商支付牌照交易問題亟待得到規範,從而引導市場健康發展。

本文轉載自當代金融家,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發佈方立場無關。發佈方不對其中包含或引用的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對於任何因直接或間接採用、轉載本資訊造成的損失,發佈方均不承擔責任。如本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與發佈方聯繫。

打擦邊球的情況也時有出現。對於協力廠商支付牌照的發放,央行自然也變得愈加謹慎。從2015年3月26日央行發出第八批支付牌照之後,支付牌照的發放已經暫停一年多。支付牌照作為協力廠商支付企業能否正常營業的最重要依據,央行自然也明白其重要性,這一年多的收緊及其中四次註銷也可以看出央行對於協力廠商支付監管的重視。

監管部門的前期動作已明確向市場表明:短期內不會再增加支付牌照,這也可以認為是央行對於目前協力廠商支付行業的態度是處在冷卻期,協力廠商支付的過熱發展讓整個行業開始出現各種問題,現有的牌照數量雖然不足,但是收緊支付牌照的發放仍然能夠發揮大浪淘沙的作用,把一些不及格的、存在舞弊狀況的支付企業淘汰掉,以此來對整個行業進行整頓。

總體來看,目前協力廠商支付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央行加強監管、收緊支付牌照的發放使得市場上支付牌照供不應求,引發了支付牌照交易過熱的現象。市場普遍認為,2016年協力廠商支付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行業集中程度加強,O2O模式、跨境支付和移動支付成為協力廠商支付巨頭爭奪的焦點。因此,協力廠商支付牌照交易問題亟待得到規範,從而引導市場健康發展。

本文轉載自當代金融家,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發佈方立場無關。發佈方不對其中包含或引用的資訊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對於任何因直接或間接採用、轉載本資訊造成的損失,發佈方均不承擔責任。如本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與發佈方聯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