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知名用戶端重慶行內陸開放高地長壽樣本:宜業宜居宜游宜壽

長壽湖房車營地。

長壽湖展覽中心的百壽圖。

昨天, “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全國知名新聞用戶端重慶行”抵達長壽區進行參觀採訪。 這是該活動的第三站也是最後一站。 包括新華社用戶端、央廣新聞、經濟日報、第一財經在內的代表團參訪長壽湖大壩、迪信通房車營地、百壽園、長壽湖規劃展示廳。 代表認為, 長壽內陸開放尤其是致力打造文化旅遊經濟, 效果明顯, 宜業宜居宜游宜壽的長壽樣本正在顯現。

六角亭內感知水電文化

領袖群雕前傾聽發展故事

星羅棋佈的大小島嶼, 湖水交織的湖灣島汊, 媒體代表們邊走邊拍, 根本停不下來。

六角亭, 花木簇擁, 芳草盈野, 亭頂飛簷翹角, 氣勢不凡。 這座亭子原為獅子灘電站紀念亭, 因其形狀宛如紅星, 又名紅星亭。 1958年3月5日, 周恩來總理與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李先念一行, 從武漢乘船溯江而上, 專程來到長壽湖視察。 這一天, 正好是周總理60壽辰的日子。 為了紀念党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來獅子灘電站視察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1958年7月, 獅子灘電站組織修建了這座紀念亭。

據悉, 興建於1954年的長壽獅子灘水電站, 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第一批水電站中最大的工程建設專案,

也是新中國第一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的全流域梯級水電開發工程。 “以前我們都知道有一個三峽大壩, 此行讓我們知道了重慶長壽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了這樣一個規模的水電站。 ”北京時間內容擴展部總監黃傑表示。

領袖群雕是為紀念中央領導人視察、遊覽長壽湖修建的, 名為“恩來壽湖、德臨壽湖”。 群雕高8.6米, 長10.62米, 寬3.5米, 為漢白玉雕刻而成。 領袖群雕前, 代表們在聽到群島背後的故事時表示, 長壽湖景區, 每處景點幾乎都有一個故事, 是一個值得用心去遊歷的地方。

長壽迪信通房車露營基地

“太舒服了”

波光粼粼的長壽湖湖面就在眼前, 點點島嶼散佈其間;累了轉身推門就是柔軟舒適的大床, 樓下的客廳裡各種休閒娛樂設施一應俱全……這不是憑空想像,

而是媒體代表們, 來到長壽湖邊的迪信通國際房車露營基地時看到的愜意一幕。

在現場, 新鮮和好奇迅速把代表們聚攏到了房車內外。 “這種小型的一次能住幾個人啊?”、“大概多少錢一晚?”、“如果自己有房車開過來怎麼收費呢?”……

迪信通這個國際房車露營基地位於長壽湖湖濱路拱背橋前行25米處, 總投資超過5000萬元, 占地240畝。 一期於5月26日建成投用, 二期將於6月底建成投用。 上游新聞用戶端記者在基地現場看到已經停有房車的房車露營區、帳篷區、特色木屋區、兒童娛樂區、景觀景點區都星羅棋佈地分佈在基地內。

“像這樣的小型房車我們基地一共有19台, 每次可以住4-6個人, 收費標準是每晚688元。

營地還有一台大型房車, 每次可以入住6-10個人, 收費標準是每晚2188元。 ”相關負責人向媒體代表詳細介紹了大家最為關心的房車車型配備和價格。

看到這樣的房車景致後, 南國都市報大活動部主任、編輯中心副主任畢曉華驚歎連連:“一大家人出來玩都足夠了:打麻將、燒烤, 樓上露臺上喝點酒、聊聊天, 想想都太舒服了。 ”

迪信通首個房車露營地項目是2016年7月28日簽訂專案建設協定的。 在簽約儀式上, 迪信通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東海致辭表示, 迪信通23年立足於通信行業, 長壽湖露營地的簽約是迪信通發輾轉型過程中一個值得銘記的里程碑, 標誌著迪信通正式進軍旅遊行業。

露營基地負責人表示, 截至目前整個房車露營基地專案完成了80%, “除了大家目前看到的房車營地部分,整個基地內還包括可以出租的木屋、真人CS專案、拓展訓練基地和餐廳等配套設施。房車裡都配有電磁爐,用接線板拉到車外,吃火鍋、做飯等都非常方便。”

壽文化源遠流長

長壽湖邊展百“壽”

泛舟長壽湖邊,有著濃郁的書法雕刻藝術氣息的“百壽園”赫然出現,一個個不同字體、不同筆法、不同時代的“壽”字印刻在大大小小的石碑上,恍然間將遊人帶入了歷史的時光隧道中……

代表們參觀採訪百壽園時,不少愛好書法者對各位書法名家的字體倍加關注,有的凝視許久,有的合影留念,有的乾脆以手作筆,隨著字雕的金鉤鐵畫描摹起來。

“長壽一直都是人們對未來的美好嚮往,因而自古以來,壽文化源遠流長。”一邊觀賞著壽字筆跡,遼寧日報新媒體用戶端主任周立德一邊談起了壽文化,他認為,古人最大的追求,莫過於“福壽雙全”了。在古代“壽”的含義代表著祈福平安、延年興旺長久之意,寄託著人們的期盼、祝福和嚮往。

百壽園全長約990米,占地面積190畝,是詮釋“壽文化”的主題公園,集書法、雕刻、賞石、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之大成。

長壽湖爭創5A

力爭全年接待遊客850萬人次

2005年底,重慶衛視在對長壽湖進行航拍取景過程中從天空俯瞰發現,長壽湖有十幾個首尾相接的島嶼呈繁寫的魏碑體“壽”字狀,極為形象生動。後經勘察,整個壽島由19個島嶼和9個湖灣港汊圍合而成。這個天然“壽”字,長約1299米,寬約699米,占地面積達499餘畝。更為神奇的是,這個“壽”字島正面看是個“壽”字,而將“壽”字反過來看則又是一個長壽的“長”字,正所謂“長壽雙齊”、“天賜長壽”。

如果說天賜壽島是長壽湖的“瑰寶”,那中華百歲園則是長壽充分發掘與發揚“壽”文化內涵的重要體現。中華百歲園將書法藝術、雕刻藝術與景觀藝術等眾多藝術門類相融合。運用虛雕刻將神話傳說人物和古今中外長壽代表人物生動地展現在媒體代表的眼前,讓大家感知“長壽文化”的源遠流長,領悟生命週期的盈縮長短。

南國都市報大活動部策劃總監、公號運營總監張潔表示,在她的印象中,海南很少有以單一元素打造的大型綜合旅遊景區,“黎苗文化的景點或能算得上,但和長壽區以一個‘壽’字做文章又不同。”

她還將海南的“中國長壽之鄉”澄邁作對比,“澄邁有很多百歲老人,長壽區則因為‘天賜壽島’馳名。澄邁可以挖掘的是人文資源,長壽自然資源可挖掘的地方更豐富,如遊船、全魚宴等,真的很棒!”

據瞭解,長壽今年將加快打造“一湖一山一穀”核心景區,啟動創建市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力爭全年接待遊客85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2億元,繼續推進長壽湖5A級景區創建。同時將推進長壽湖高鐵站至景區旅遊專線。

長壽“三地一中心”建設 預計2020年GDP達千億

長壽是我國唯一以“長壽”命名的區(市、縣),地處重慶腹心,長江穿境而過,全區幅員面積1424平方公里,人口90萬,轄7個街道、12個鎮,並轄國家級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7年第一季度,長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4億元,同比增長10%;規上工業總產值234.4億元,增長30.6%;固定資產投資125.7億元,增長16%;地方財政收入21.9億元,增長10.2%。

作為重慶特大城市的衛星城,長壽城區位於重慶主城以東沿江下游,緊依兩江新區,距江北國際機場和重慶火車北站60公里,萬噸級船隊常年可通江達海,渝懷、渝利、渝萬鐵路和渝宜、長涪、三環高速交織交會,是全市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作為全市重點打造的衛星城之一,已建成生態綠帶相隔的中心城區和經開區兩大片區,鳳城老城、桃花新城、江南鋼城、晏家園區、北部新區這兩岸五區組團佈局、功能互補、有機融合,建成區面積超過5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超過40萬,全區城鎮化率達61.62%,奠定了建設宜業宜居宜游宜壽“四宜雙百”衛星城的堅實基礎。

長壽還是重慶城市發展新區的主力軍,長壽加快推進重慶工業高地、現代農業基地、休閒旅遊勝地和區域物流中心“三地一中心”建設。長壽經開區開發面積居全市開發區之首,落戶重鋼、川維等重慶龍頭企業和巴斯夫、BP、達爾凱等22家世界500強,集聚MDI一體化、亞太紙業等一批百億級專案,初步形成化工、鋼鐵、新材料、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集群,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重化工基地。長壽現代農業園區是全市首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沙田柚、夏橙等特色農產品享譽市內外。

預計到2020年末,地區生產總值將達1000億元,財政收入達150億元,經開區工業產能達3000億元。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王珊 景然 裘晉奕 陳均俊 攝影 雷鍵 甘俠義

“除了大家目前看到的房車營地部分,整個基地內還包括可以出租的木屋、真人CS專案、拓展訓練基地和餐廳等配套設施。房車裡都配有電磁爐,用接線板拉到車外,吃火鍋、做飯等都非常方便。”

壽文化源遠流長

長壽湖邊展百“壽”

泛舟長壽湖邊,有著濃郁的書法雕刻藝術氣息的“百壽園”赫然出現,一個個不同字體、不同筆法、不同時代的“壽”字印刻在大大小小的石碑上,恍然間將遊人帶入了歷史的時光隧道中……

代表們參觀採訪百壽園時,不少愛好書法者對各位書法名家的字體倍加關注,有的凝視許久,有的合影留念,有的乾脆以手作筆,隨著字雕的金鉤鐵畫描摹起來。

“長壽一直都是人們對未來的美好嚮往,因而自古以來,壽文化源遠流長。”一邊觀賞著壽字筆跡,遼寧日報新媒體用戶端主任周立德一邊談起了壽文化,他認為,古人最大的追求,莫過於“福壽雙全”了。在古代“壽”的含義代表著祈福平安、延年興旺長久之意,寄託著人們的期盼、祝福和嚮往。

百壽園全長約990米,占地面積190畝,是詮釋“壽文化”的主題公園,集書法、雕刻、賞石、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之大成。

長壽湖爭創5A

力爭全年接待遊客850萬人次

2005年底,重慶衛視在對長壽湖進行航拍取景過程中從天空俯瞰發現,長壽湖有十幾個首尾相接的島嶼呈繁寫的魏碑體“壽”字狀,極為形象生動。後經勘察,整個壽島由19個島嶼和9個湖灣港汊圍合而成。這個天然“壽”字,長約1299米,寬約699米,占地面積達499餘畝。更為神奇的是,這個“壽”字島正面看是個“壽”字,而將“壽”字反過來看則又是一個長壽的“長”字,正所謂“長壽雙齊”、“天賜長壽”。

如果說天賜壽島是長壽湖的“瑰寶”,那中華百歲園則是長壽充分發掘與發揚“壽”文化內涵的重要體現。中華百歲園將書法藝術、雕刻藝術與景觀藝術等眾多藝術門類相融合。運用虛雕刻將神話傳說人物和古今中外長壽代表人物生動地展現在媒體代表的眼前,讓大家感知“長壽文化”的源遠流長,領悟生命週期的盈縮長短。

南國都市報大活動部策劃總監、公號運營總監張潔表示,在她的印象中,海南很少有以單一元素打造的大型綜合旅遊景區,“黎苗文化的景點或能算得上,但和長壽區以一個‘壽’字做文章又不同。”

她還將海南的“中國長壽之鄉”澄邁作對比,“澄邁有很多百歲老人,長壽區則因為‘天賜壽島’馳名。澄邁可以挖掘的是人文資源,長壽自然資源可挖掘的地方更豐富,如遊船、全魚宴等,真的很棒!”

據瞭解,長壽今年將加快打造“一湖一山一穀”核心景區,啟動創建市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力爭全年接待遊客85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2億元,繼續推進長壽湖5A級景區創建。同時將推進長壽湖高鐵站至景區旅遊專線。

長壽“三地一中心”建設 預計2020年GDP達千億

長壽是我國唯一以“長壽”命名的區(市、縣),地處重慶腹心,長江穿境而過,全區幅員面積1424平方公里,人口90萬,轄7個街道、12個鎮,並轄國家級長壽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7年第一季度,長壽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7.4億元,同比增長10%;規上工業總產值234.4億元,增長30.6%;固定資產投資125.7億元,增長16%;地方財政收入21.9億元,增長10.2%。

作為重慶特大城市的衛星城,長壽城區位於重慶主城以東沿江下游,緊依兩江新區,距江北國際機場和重慶火車北站60公里,萬噸級船隊常年可通江達海,渝懷、渝利、渝萬鐵路和渝宜、長涪、三環高速交織交會,是全市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作為全市重點打造的衛星城之一,已建成生態綠帶相隔的中心城區和經開區兩大片區,鳳城老城、桃花新城、江南鋼城、晏家園區、北部新區這兩岸五區組團佈局、功能互補、有機融合,建成區面積超過55平方公里,城區人口超過40萬,全區城鎮化率達61.62%,奠定了建設宜業宜居宜游宜壽“四宜雙百”衛星城的堅實基礎。

長壽還是重慶城市發展新區的主力軍,長壽加快推進重慶工業高地、現代農業基地、休閒旅遊勝地和區域物流中心“三地一中心”建設。長壽經開區開發面積居全市開發區之首,落戶重鋼、川維等重慶龍頭企業和巴斯夫、BP、達爾凱等22家世界500強,集聚MDI一體化、亞太紙業等一批百億級專案,初步形成化工、鋼鐵、新材料、裝備製造等主導產業集群,是西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重化工基地。長壽現代農業園區是全市首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沙田柚、夏橙等特色農產品享譽市內外。

預計到2020年末,地區生產總值將達1000億元,財政收入達150億元,經開區工業產能達3000億元。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王珊 景然 裘晉奕 陳均俊 攝影 雷鍵 甘俠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