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通通州區:“引智興業”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像王大慶這樣選擇“上海孵化、通州轉化”工作新機制的高層次人才不在少數。 為了更好地引進人才、對接上海,近年來,通州區圍繞“打造長三角北翼高新技術人才集聚示範高地”的總體定位,不斷完善人才發展環境,吸納四面八方賢才創新創業。

優化環境 “靶向”引才

去年12月,通州區制定出臺了《關於促進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涉及6個方面共計21條,在人才引培、發展扶持、生活配套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全方位構建綜合政策體系,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我們研究出臺‘21條’人才新政,就是為了加快引進緊缺人才和智力成果,努力把通州建設成為一流人才的彙聚之地、培養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和價值實現之地。

”通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沈旭東向記者介紹說。

為使高層次人才能夠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通州區最高資助1000萬元,由區級產業發展基金給予最高5000萬元股權投資,用以延攬海內外頂尖人才(團隊)。 重點實施“百人回歸”工程,加快引進行業緊缺急需人才,柔性引進高層次外國專家。 對特別優秀的專案,採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扶持。 還依託“通州區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和“通州區人才服務中心”,為人才提供登記註冊、人才落戶、專案申報、事務代理等一站式全程服務,並定期組織開展高層次人才聯誼、慰問、休養、體檢等活動,解決好人才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問題,努力讓高層次人才在通州舒心生活、安心創業。

南通複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學楊斌副教授帶團隊創建,主要從事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回收及再利用。 目前,3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已在南通高新區落實,南通科技創業投資基金擬投資3000萬元,占公司15%的股權。 提起通州的人才政策,楊斌讚不絕口:“通州區政府在我們和企業之間充當著橋樑作用,讓我們研究的技術有了用武之地,還給我們解決了生活和工作中的諸多困難,在通州發展省力又省心。 ”

對接上海 築巢引鳳

近年來,通州區委、區政府堅持人才優先發展,圍繞“打造長三角北翼高新技術產業人才集聚示範高地”,先後與國內外15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涵蓋了上海80%以上的高校,尤其是江蘇省第九批科技鎮長團通州團10名團員中,就有5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

據介紹,通州依託科技鎮長團平臺,聯繫上海交通大學等60多名高校專家來通州掛職,著重瞄準校地、校企間戰略合作關係的建立和產學研長效機制的形成,積極走訪企業徵集技術需求,幫助企業與高校達成合作意向,解決企業關鍵技術難題。

在科技鎮長團的牽線搭橋下,南通江海電容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全職引進上海奧威公司技術總監楊恩東博士,出任全資子公司南通江海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全面負責公司超級電容器方面的技術、生產、質檢等工作,並配合超級電容器的市場開拓,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記者 楊霂霏 通訊員 任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