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注入強心針!中國北斗突破新技術迎來爆發期,吊打日版GPS

歐界報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發展衛星導航系統已經成為各國戰略焦點。 目前,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裡面只有四個成員: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格納斯和中國北斗。 其中, 美國GPS覆蓋了絕大多數的國家, 島國日本就是一直使用美國的GPS衛星導航, 但這一情況最近發生了變化。

6月1日, 日本政府在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准天頂衛星“引路2號機”, 想要構建日本版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有分析指出, 日本此舉是想讓衛星定位精度進一步提升。 同時, 日本也十分眼紅中國的北斗導航,

向來驕傲的他們認為日本的導航系統應該在中國之上, 但事實卻讓日本不得不服。


目前我國已建成由14顆組網衛星和32個地面站天地協同組網運行的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 即將進入北斗三號衛星工程部署階段。 據瞭解, “北斗三號”衛星計畫在今年7月左右進行首次發射,

共計畫發射6至8顆, 將實施數次一箭雙星發射。 到2020年, 北斗還將實現全球衛星導航功能, 覆蓋全球範圍。

反觀日本, 即便餘下兩顆衛星發射成功, 其“4衛星體系”也只是全天候覆蓋日本境內。 有專家指出, 當前日本的准天頂系統只相當於中國上一代北斗系統, 應對日本的准天頂, 我們的北斗綽綽有餘。


我國北斗起步雖晚, 但發展勢頭最猛。 2000年年底, 我國建成“北斗一號”系統, 向中國提供服務;2012年年底, 建成北斗二號系統, 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2016年, 北斗系統更是進入了米級定位時代, 最新定位精度可達2.5米, 海上北斗增強系統精度則到達3釐米級別;到了2018年, 北斗三號將為亞洲至歐洲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則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據《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 2016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關口, 達到2118億元, 較2015年增長22.06%。 其中, 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晶片、器件、演算法、軟體、導航資料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到808億元,

而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經達到70%。


中國的北斗系統正在不斷完善, 已經逐步打破了美國GPS一統天下的局面。 目前, 大部分智慧手機都“免費”配備了美國GPS,實際上, 美國會對每一個GPS模組進行收費,

而這一部分費用會轉嫁到手機的銷售價格上, 最終由消費者買單。

現在的北斗更多的是在軍用, 但其實它也悄悄的走進了我們生活中。 資料顯示, 2016年國內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已經突破5.3億台, 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慧手機銷售量達到5.1億台, 超過30%都帶有北斗導航。

的確, 北斗系統的完善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但現代化軍事離不開衛星導航, 這關乎國家命脈, 必須踏踏實實, 一步一個腳印自己搞。 讓我們期待更加強大的它吧!

歐界傳媒 | Jie Media

五年專注有深度的互聯網世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