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嘉士伯的心思

經濟觀察網 溫淑萍/文 丹麥人帶著135年前的酵母新做的啤酒來到了中國。

據瞭解, 這些135年前的酵母, 還未與今天的大批量生產技術相融和。

也就是說, 還不能大批量生產, 既然如此, 丹麥人是什麼心思?

探路!或許, 在中國啤酒銷量下滑的趨勢下, 能從另外一種角度為這個市場帶來一些新鮮感。 同時, 擁有135年前酵母的啤酒商——嘉士伯尋求另一種口味的增長點。

關於135年的酵母, 還有一段故事。 2015年, 嘉士伯的科學家們, 在舊酒窖裡發現了距今已有135年歷史的啤酒。 科學家門開始研究, 並成功從中取出純種的活性酵母。 而這種活性酵母就是曾經被命名為的“嘉士伯酵母”。

據說, 1883年, 嘉士伯的漢森博士在嘉士伯實驗室中分離出純粹培養酵母菌株:貯藏酵母菌。 這種酵母菌, 不僅能使啤酒味道爽口清冽, 更加醇美, 而且保證了啤酒口味的穩定一致, 讓生產更高品質的啤酒成為可能。

之後, 嘉士伯的創始人JC・雅各森將這項發現, 免費分享給了其他啤酒製造商。 業界, 為了感激嘉士伯的無私, 稱為“嘉士伯酵母”。

135年後, 酵母還具活性。 嘉士伯的科學家們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 重新釀造世界上最原始的儲藏啤酒, 讓人們感受135年前啤酒的滋味。 於是, 這個想法落地後叫做重釀計畫。

據嘉士伯的人介紹, 為了讓這批135年前的酵母, 還原135年前的啤酒口味, 科學家們100%根據135年前的配方開始製作。 首先是選區啤酒的主要成分大麥, 科學家們通過科學雜交的方式培育出了135年前的優質大麥種子, 選擇了接近135年前自然環境的地方種植。 並模擬當時哥本哈根當地水的微量元素配方, 終於在2016年, 釀造出了135年前的啤酒。

由於大麥、水等等資源條件的限制, 科學家們此次只釀造出了2.2萬瓶啤酒。 每瓶750毫升。 據說, 去年, 嘉士伯基金會出面贈給了英國著名天文學家霍金一瓶。

而為了讓更多的啤酒愛好者品味到135年前的味道, 嘉士伯決定這2.2萬瓶啤酒不賣, 全球免費品嘗。 近日, 嘉士伯將其中432瓶運進了中國。

6月4日, 北京是嘉士伯選中的第一站品鑒地, 在丹麥大使館。 其後是重慶、成都與廣州。

據瞭解, 嘉士伯1847年創辦, 至今已有170歲。 創辦地在丹麥的哥本哈根。 丹麥的老百姓生活理念是健康融入自然, 也幾乎是一個全面以健康概念為主的國度。

這一國度裡, 人們的生活節奏較慢, 品質優先。 這個國度裡, 除了有國際性啤酒商——嘉士伯外, 還有供應了全球糖尿病市場中一半以上的胰島素生產企業——諾和諾德。

還有高端奶粉企業麥寇奶粉。 還有時尚首飾品牌潘朵拉……

這一地域中的企業, 大都以創新、創造為發展理念。

而嘉士伯創辦之初到之後的幾十年中, 是一家小型啤酒廠。 直到後來, 創始人將啤酒生意定義為研發和創造, 小啤酒廠逐漸成為了全球排名靠前的國際性啤酒釀造集團。 也就是說, 現在的嘉士伯啤酒, 其真正的核心不是生產啤酒, 而是研發啤酒。

研髮型的創新, 能為企業帶來新的機遇, 也能為企業創新更明朗的業績增長點。

啤酒業界猜測, 或許, 嘉士伯通過135年的酵母, 在強化自己優勢地位的同時, 已經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新的增長領域。 而這個增長領域可參與的競爭者非常稀少。

而嘉士伯則認為, 此次重釀更像是向經典致敬。

嘉士伯被喻為西部之王。 1876年, 第一次將啤酒出口到中國。 其首先開發的市場是西部市場, 如新疆、重慶等地。 隨著發展, 西部地區也成為嘉士伯的重要戰略市場, 燕京、青島等等在西部區的份額較小。

發展至2014年, 中國啤酒市場突然呈現銷量下滑趨勢。 關於這一原因, 業界稱, 是新消費需求導致, 如雞尾酒、紅葡萄酒的消費理念興起後的衝擊。 2014年國內啤酒市場產量約4939萬千升, 同比下降約1.8%。 到2016年, 中國啤酒的產量為4506.4萬千升, 同比下降4.4%, 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在普通啤酒銷量下滑的趨勢下, 個性化精釀啤酒卻逆勢增長。 到去年, 精釀啤酒的銷量已經占到中國啤酒總銷量的30%左右。

在新的消費形勢下,嘉士伯、百味、燕京、青島等等啤酒商開始適應新的發展需求。

在各啤酒商細分結構的發展中,事實上啤酒商們也在進行著自身結構的調整。據瞭解,嘉士伯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在中國有40家左右啤酒廠,但近兩年兩家工廠已關閉。

啤酒是一個較為重資產的行業,在一個地區內最好的競爭方式是有一家自己的工廠,因為人工、運輸等等成本加起來後,跨區域長距離運輸,會大幅增加企業成本。在此背景下,啤酒商們不斷在各地投資、買廠。但由於當地區的消費等因素,一些酒廠出現虧損。而一些啤酒商選擇關廠。如百威、雪花等也有關停現象。

在關停,以及重新規劃內部結構的背後,眼下啤酒商們面對中國的啤酒發展趨勢,或許獨特、個性化是新趨勢。在強化自身優勢的同時,找到新的增長點,如嘉士伯。

在新的消費形勢下,嘉士伯、百味、燕京、青島等等啤酒商開始適應新的發展需求。

在各啤酒商細分結構的發展中,事實上啤酒商們也在進行著自身結構的調整。據瞭解,嘉士伯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在中國有40家左右啤酒廠,但近兩年兩家工廠已關閉。

啤酒是一個較為重資產的行業,在一個地區內最好的競爭方式是有一家自己的工廠,因為人工、運輸等等成本加起來後,跨區域長距離運輸,會大幅增加企業成本。在此背景下,啤酒商們不斷在各地投資、買廠。但由於當地區的消費等因素,一些酒廠出現虧損。而一些啤酒商選擇關廠。如百威、雪花等也有關停現象。

在關停,以及重新規劃內部結構的背後,眼下啤酒商們面對中國的啤酒發展趨勢,或許獨特、個性化是新趨勢。在強化自身優勢的同時,找到新的增長點,如嘉士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