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醫學人文」能夠幫助腫瘤患者,我感到幸福

醫生檔案

馬飛, 男, 41歲,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癌症中心腫瘤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 兼任中國老年學會老年腫瘤分會總幹事長、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健康管理專委會主任委員等職,

主要從事實體腫瘤內科治療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尤其在乳腺癌新藥和精准醫療研究方面頗有建樹。 近年承擔國家級科研專案3項, 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2篇, 編譯腫瘤學專著10部, 3項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8次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作為腫瘤科醫生, 有時候會覺得無奈, 腫瘤發病率逐年升高, 總有治不完的病人;不規範的治療、沒有經濟條件治療等情況時有發生, 晚期腫瘤吞噬了很多病人的生命。 然而當盡我所能幫助了一個又一個病人的時候, 我覺得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 也是幸福的。

按照醫院規定, 每次專家門診限掛15個號, 但總有走投無路的病人來尋求幫助, 我總是無法抵抗那一雙雙求助的眼神, 允許自己為他們加了一個又一個號。 為爭取更多時間看病, 不喝水、不吃飯、不去洗手間, 當半天門診終於幫助了43位病人的時候, 作為腫瘤科醫生, 我感到幸福。

門診來了一位請求加號的母親,

因疼痛不能直立行走而拄著一根撿來的樹枝當拐杖;低保戶、單親家庭、還要照顧快要高考的兒子, 她一直隱瞞病情, 直到實在堅持不住, 擔心無法活著陪兒子參加完高考, 才抱著一線希望求助於我。 通過爭取基金會的慈善捐助, 緩解她的經濟壓力;通過適當的治療措施, 她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也扔掉了拐杖;通過從病友處募集到的假髮, 給她帶來內心的溫暖和外在的美麗……當這位母親非要帶著考上大學的兒子來醫院看望我的時候, 作為腫瘤科醫生, 我感到幸福。

為了幫助更多晚期乳腺癌病人, 在臨床診療的同時, 我和同事們不懈地開展科學研究。 十餘年來, 我們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科研任務,

搭建了國內外多中心臨床研究平臺, 優化了乳腺癌個體化治療方案, 促使10餘種新藥在中國上市, 3項專利技術獲得國家授權指導精准醫療, 8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嘉獎, 研究成果在全國推廣應用……當晚期病人平均生存時間延長了1年以上時, 作為腫瘤科醫生, 我感到幸福。

基於讓更多乳腺癌病人獲得全面康復的初衷, 我們發起並成立了病友會, 邀請各領域專家開展科普講座, 邀請專業聲樂老師長期指導病友合唱團, 邀請腫瘤康復者去幫助開導新病友……

當全國300多名跨學科專家陸續加入到我們的行列, 當上萬名乳腺癌病人組成聯盟攜手抗癌,當越來越多病友把康復的信心與愛接力傳遞,作為腫瘤科醫生,我感到幸福。

轉自:醫學科學報

把手指按到下麵的指紋上,識別圖中二維碼 當上萬名乳腺癌病人組成聯盟攜手抗癌,當越來越多病友把康復的信心與愛接力傳遞,作為腫瘤科醫生,我感到幸福。

轉自:醫學科學報

把手指按到下麵的指紋上,識別圖中二維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