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藥知識必學:苦參

關於苦參, 我有兩件事印象比較深刻。

第一件事是剛參加工作時, 問老師傅, 十八反中苦參反不反藜蘆, 老師傅說所有帶參的藥名都儘量避開, 當然幹了這麼長時間了, 藜蘆這個藥好像在方子裡一次也沒有見過。

第二件事是記得是一個顧客手寫的藥方, 好像就三味藥, 其中一味是苦參子, 當時是夜班, 我給顧客說我們只有苦參的根, 沒有苦參的種子, 顧客說上次抓的時候有。

我立即給老師傅打電話方知是鴉膽子。

寫到這裡, 我突然想起了我朋友給我講的一個笑話:那是他剛參加工作時, 某天下午一大爺來買三七個子, 問我友三七為多少猴頭?我友錯愕之餘, 老老實實的從袋子裡倒出來一個一個三七數起來, 左手拿著三七右手在三七個子上數起來。 這個大的頭上一共9個頭, 這個是12個, 這個是7個••••••, 旁邊是更加錯愕的大爺。 然後問大爺要哪一個?大爺此時的心情估計是很酸爽啊!言歸正傳, 本期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苦參。

苦參

苦參其根黃色, 長五七寸許, 兩指粗細。 三五莖並生, 苗高三二尺。 葉碎, 青色, 極似槐葉, 故名水槐。 春生冬凋, 其花黃白, 七八月結角如蘿蔔子, 角內有子二三粒, 如小豆而堅。

本品為豆科植物苦參的乾燥根。 通常春、秋兩季採挖, 切去根頭, 除去細根、泥土, 趁鮮切片曬乾。 別名川參, 牛參, 水槐根, 地槐根, 地骨, 地參。

處方中寫苦參指生苦參。 為原藥材去雜質及蘆頭和鬚根, 洗淨曬乾, 切片入藥者。 炒苦參為苦參片用麩炒至微黃入藥者。

苦參炭為苦參片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 裡面焦黃, 存性, 而後入藥者。 生品苦寒之性甚強, 炒制後苦寒作用減弱, 炒炭之後收澀止血作用加強。

苦參味苦, 性寒。 歸心經、肝經、胃經、大腸經、膀胱經。 可清熱燥濕, 殺蟲利尿。 用於熱痢, 便血, 黃疸尿閉, 赤白帶下, 陰腫陰癢,

濕疹, 濕瘡, 皮膚瘙癢, 疥癬麻風。

苦參, 味苦性寒, 苦能燥濕, 寒能清熱, 為純陰純降之品, 達心脾而及腎, 三經濕熱盡蠲除。 苦以燥脾胃之濕, 兼洩氣分之熱, 寒以除血分之熱。 其退熱泄降蕩滌濕火之功苦愈甚燥尤烈, 較之黃連力量益烈。 故清熱燥濕是苦參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可燥濕止帶, 如用苦參配入二妙散。 可清腸止痢, 濕熱蘊結大腸, 傳導失司, 氣血壅滯, 腸間血絡受損化為膿血下痢。 臨床常與黃連配伍, 兩藥合用更增清熱燥濕之功, 治療濕熱所致之下痢或泄瀉。 可除濕退黃, 苦參具有良好的除濕熱退黃疸之功, 臨床常與梔子、龍膽草等同用治療濕熱蘊蒸黃疸尿赤。 另苦參能利尿、清利膀胱濕熱以司氣化而通淋澀。 常與公英、石韋、萹蓄、瞿麥等配伍以清熱利尿, 治療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灼熱澀痛。臨床用當歸貝母苦參丸治療妊娠小便不利,加琥珀治療老年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利均取得滿意療效。

苦參外用可祛風殺蟲。苦燥濕,寒除熱,故有袪風止癢燥濕殺蟲之功。正如李時珍所雲:“熱生風,濕生蟲,故能治風殺蟲”。臨床常用來治療濕熱風毒所致的疥癬、陰癢、麻風、皮膚瘙癢等證。苦參燥濕殺蟲之藥也,濕熱生蟲者苦參湯洗之。若內服,苦參常與荊芥配伍以治心肺積熱,腎臟風毒攻於皮膚、疥癩、瘙癢難忍等一切風疾。

常用外用方法有:

煎煮泡浴法:苦參放入到水中煎煮30分鐘,待水溫降至適宜溫度時浸浴全身。

苦參熏洗法:苦參放入到水中煎煮30分鐘,趁熱熏洗患處,並用毛巾蘸水熱敷。

現在已經逐漸入夏,當然我們這裡現在氣溫還是比較舒適的,以後氣溫也會逐漸升高。春暖花開,於是就有了各種昆蟲叮咬。這裡針對這些皮膚問題我給大家推薦苦參湯。苦參湯出自清代名醫高秉鈞所著《瘍科心得集》,由野菊花、銀花、苦參、石菖蒲、黃柏、白芷等組成,能清熱除濕,祛風止癢。外用則具有抗炎、抗菌、消腫、抗過敏等多種藥理作用,其止癢效果顯著,對於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一般使用一次可止癢。本品可煮液塗擦、清洗。苦參湯為中藥外用製劑,雖然療效較外用激素藥膏差,但其副作用少,能避免激素因長期使用導致皮膚萎縮、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以及停用激素類藥膏後出現病情復發、加重等。

苦參脾胃虛寒者忌服,反藜蘆,不宜與藜蘆同用。沉寒敗腎必有五更泄利之病,苦寒瀉腎必有少腹作痛之。苦參味苦而寒,氣沉而降,敗腎而瀉腎。而五更泄利,小腹作痛必不能免矣。

苦參鑒別要點如下:

苦參個:根呈圓柱形,下部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有明顯縱皺紋及橫長皮紮,栓皮破裂後向外捲曲,剝落處顯黃色,光滑。質堅韌難折斷,折斷面纖維性,味極苦。以條勻,不帶疙瘩頭,斷面色黃白,皮細無鬚根,味苦者為佳。

苦參片:切斷面皮部與中心有明顯放射狀紋理及裂隙,可見同心性環紋。中間枯朽者藥效降低。以大小均勻,色黃白,味苦者佳。

苦參雖然易儲存但是易蟲易黴,採購時應注意是否生蟲,判斷苦參是否生蟲,可以拿起一包苦參(一般是一公斤),上下蹲蹲,然後看看底部是否密佈細小的粉末,還有就是看看包裝上有沒有蟲卵。另聞一聞是否有黴味。

後記

容易生蟲飲片:黨參,當歸,獨活,白芷,防風,板藍根,澤瀉,全瓜蔞,苡米,杏仁,菊花,金銀花,北沙參,天花粉,桔梗,靈芝,,苦參,大黃,地榆等。

易發黴飲片:天門冬,懷牛膝,獨活,玉竹,白果,全瓜蔞,黨參,當歸,毛知母,紫箢,菊花,紅花,金銀花等。

易泛油飲片:獨活,火麻仁,核桃仁,當歸,懷牛膝,雲木香,前胡,川芎,白術,蒼術等。

易變色飲片:月季花,梅花,玫瑰花,款冬花,紅花,山茶花,金銀花,扁豆花等。

易失去氣味飲片:藿香,香薷,紫蘇,薄荷,佩蘭,荊芥,細辛,肉桂,花椒,月季花,玫瑰花,吳茱萸,八角茴香,丁香,厚撲,獨活,當歸等。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治療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灼熱澀痛。臨床用當歸貝母苦參丸治療妊娠小便不利,加琥珀治療老年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利均取得滿意療效。

苦參外用可祛風殺蟲。苦燥濕,寒除熱,故有袪風止癢燥濕殺蟲之功。正如李時珍所雲:“熱生風,濕生蟲,故能治風殺蟲”。臨床常用來治療濕熱風毒所致的疥癬、陰癢、麻風、皮膚瘙癢等證。苦參燥濕殺蟲之藥也,濕熱生蟲者苦參湯洗之。若內服,苦參常與荊芥配伍以治心肺積熱,腎臟風毒攻於皮膚、疥癩、瘙癢難忍等一切風疾。

常用外用方法有:

煎煮泡浴法:苦參放入到水中煎煮30分鐘,待水溫降至適宜溫度時浸浴全身。

苦參熏洗法:苦參放入到水中煎煮30分鐘,趁熱熏洗患處,並用毛巾蘸水熱敷。

現在已經逐漸入夏,當然我們這裡現在氣溫還是比較舒適的,以後氣溫也會逐漸升高。春暖花開,於是就有了各種昆蟲叮咬。這裡針對這些皮膚問題我給大家推薦苦參湯。苦參湯出自清代名醫高秉鈞所著《瘍科心得集》,由野菊花、銀花、苦參、石菖蒲、黃柏、白芷等組成,能清熱除濕,祛風止癢。外用則具有抗炎、抗菌、消腫、抗過敏等多種藥理作用,其止癢效果顯著,對於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一般使用一次可止癢。本品可煮液塗擦、清洗。苦參湯為中藥外用製劑,雖然療效較外用激素藥膏差,但其副作用少,能避免激素因長期使用導致皮膚萎縮、色素沉著等不良反應,以及停用激素類藥膏後出現病情復發、加重等。

苦參脾胃虛寒者忌服,反藜蘆,不宜與藜蘆同用。沉寒敗腎必有五更泄利之病,苦寒瀉腎必有少腹作痛之。苦參味苦而寒,氣沉而降,敗腎而瀉腎。而五更泄利,小腹作痛必不能免矣。

苦參鑒別要點如下:

苦參個:根呈圓柱形,下部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有明顯縱皺紋及橫長皮紮,栓皮破裂後向外捲曲,剝落處顯黃色,光滑。質堅韌難折斷,折斷面纖維性,味極苦。以條勻,不帶疙瘩頭,斷面色黃白,皮細無鬚根,味苦者為佳。

苦參片:切斷面皮部與中心有明顯放射狀紋理及裂隙,可見同心性環紋。中間枯朽者藥效降低。以大小均勻,色黃白,味苦者佳。

苦參雖然易儲存但是易蟲易黴,採購時應注意是否生蟲,判斷苦參是否生蟲,可以拿起一包苦參(一般是一公斤),上下蹲蹲,然後看看底部是否密佈細小的粉末,還有就是看看包裝上有沒有蟲卵。另聞一聞是否有黴味。

後記

容易生蟲飲片:黨參,當歸,獨活,白芷,防風,板藍根,澤瀉,全瓜蔞,苡米,杏仁,菊花,金銀花,北沙參,天花粉,桔梗,靈芝,,苦參,大黃,地榆等。

易發黴飲片:天門冬,懷牛膝,獨活,玉竹,白果,全瓜蔞,黨參,當歸,毛知母,紫箢,菊花,紅花,金銀花等。

易泛油飲片:獨活,火麻仁,核桃仁,當歸,懷牛膝,雲木香,前胡,川芎,白術,蒼術等。

易變色飲片:月季花,梅花,玫瑰花,款冬花,紅花,山茶花,金銀花,扁豆花等。

易失去氣味飲片:藿香,香薷,紫蘇,薄荷,佩蘭,荊芥,細辛,肉桂,花椒,月季花,玫瑰花,吳茱萸,八角茴香,丁香,厚撲,獨活,當歸等。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